《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
第31节作者:
暗黑山老妖 这种野蛮的疗法在大名府被果断弃用。
这里的唯一疗法是把病人组织起来,一天到晚轮班唱歌,唱的自然是据说能净化思想的坊乐。
据院长说,唱教坊歌曲有利于病情稳定。
这话有一定可信性。
据那里的工作人员回忆,在十二个时辰不断的嘹亮歌声中,病人里本来疑似的全都确诊了,治疗起来省事多了。
对于这种治疗手段,大部分病人是欢迎的。
因为院长动员他们说:只要大声唱,一直唱,晚上就有肉包子吃。
但是也有些人不积极:他们有的不知道什么叫包子,有的不知道什么叫晚上。
杨志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类,但是他从不开口——他在病院里连话都没说过。
一开始,在前面指挥的院长还曾点名批评:你,杨志,你怎么不唱?
后来院长就不敢管了,因为每次说完都有病人上来给自己一个嘴巴:你丫不想吃包子了?!
杨志当时还沉浸在极度的失落和内疚中。
内疚不用解释,自然是觉得对不起牛二。
失落的原因也不奇怪。
就好比我们中大多数人从小被教育要“考大学”,考上了大学就能怎么怎么样;
然而努力了十几年,终于进了大学才发现那是一个怎么样的龌龊地方,因而从此精神崩溃,四年才康复。
杨志就处于这种崩溃当中。
沉默就相当于他的魔兽世界。
他不想清醒。
2012-5-10 17:18: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2
假如不是那次突发事件,杨志恐怕会在精神病院终老。
有一天,全体病人被拉出来洗漱打扮,换上新衣,每人胳膊上拴根绳子,串成蜈蚣一样的队伍朝外边走去。
杨志浑浑噩噩地任人摆布,队伍走他就走,队伍停他就停。
不过到达目的地后他忽然觉得眼前一亮:今天唱歌的场地怎么这么眼熟呢?
“先取山西十二州,别分子将打衙头。
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
低沉雄壮的歌声响起来,惊醒了杨志。
他忽然觉得胸口好像中了一记大锤:
这是西军的军歌!
杨志猛醒过来,一些久违的感觉在他心中复活。
他又想起第一次获得军职时的激动,学会第一招杨家枪时慕容老祖赞许的微笑。
他举目四望,眼前的景物蓦然变得清晰:
他看清了,前边不远的高台上坐满了文武官员,四周无数的士兵排成整齐的方阵,衣甲鲜明,旌旗招展。
这里是校场啊,我又回到了军队?我是在做梦?
还没容他琢磨明白,歌词变成了《老将行》: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杨志露出苦涩的笑容:当年他得到第一把属于自己的佩刀,上面就刻着这首诗。
那时候他只看到了前两句,心里坚信自己能成为绝世名将,流芳千古,完全没料到后两句才是自己一生命运的写照。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听到这些,杨家多桀的命运和京控的一幕幕浮现在杨志的眼前。
他悲从中来,终于发现自己曾经的优越感、使命感和自命不凡有多可笑。
这辈子哪还可能有出头之日?!
当官不行,告状不行,甚至像诗中的老将一样当个平头百姓都不行。
他摸着脸上的金印泪流满面。
杨志忽然推开前面的病友,大步走出队列。
面对呆若木鸡的院长,他用低沉而响亮的声音慢慢开唱:
“他他他!
也曾为俺赵社稷,
甘心儿撞倒在李陵碑,
便死也不将他名节毁。
他也曾斩将夺旗,
耀武扬威,
普天下哪一个不识得他是杨无敌!”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
只有身后的病友对这首新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说的谁啊?谁是杨无敌?
——可能是上礼拜跑出去的那个。
——扯淡,那是梁中书。
——唉,那傻子,不跑明年就能提拔成院长了。
这首歌其实是杨家的家族教育歌曲《李陵碑》。
当初在大院受了侮辱,杨志总是用这首歌鼓励自己。
然而现在,他唱起来感觉到的完全是黑色幽默:
上阵杀敌,血洒疆场,到底为了谁?
为了截状的公人(公务员)?
为了连状纸都不肯看的贪官?
为了差点打死我的禁军?
为了在牛二尸体旁边张着大嘴围观的市民?
还是为了那个连面都没露过一次的皇帝?
想到这里,杨志忽然仰天长呼:
“我有病!我们全家真他妈有病!”
台上的官员们目瞪口呆,唯有梁中书还没反应过来:还有病人代表诗朗诵?
院长出了一身冷汗,心里大骂: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来比武大会做开幕表演的机会,全被这厮搅黄了!
这这这……如何收场?!!
忽然,他急中生智,跪下高声说道:
“病人知道自己有病了!坊乐治愈了失心疯!创造了医学上的奇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