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嫁的那些男人(被拐卖的女人——候鸟风情路)》
第3节作者:
忧商河 我们就住在汽车站的旅店里。旅店里真的已经到了四个女孩子,另外有一个带领她们的领导,也说是姓张,他年龄比较轻,长得很惹女孩子喜欢。我在读初中的时候看过露天电影,我觉得他就像是某部电影的男主人公,但是我记不起。他笑呵呵地让我们叫他小张同志就可以。
四个女孩子看起来都比我大,而且长得都很普通,个头大概都在一米五五左右。居然很整齐。有个最胖的嘴巴里在叨叨着什么,很热情,用一口本地腔靠近我说,妹子真水灵。她姓段,叫段青红。另一个长得比较好看,年龄也比较大的,冷着脸,对我有莫名的敌意。小张介绍说她姓赵,赵璇。另外两个真的太普通了,黑一点的叫卢玉凤,白却矮一点的叫孙锦茹。
张同志介绍我叫苗翠竹。除了段青红,没有人理我。但是卢玉凤和孙锦茹都看着我,卢玉凤看的时间又长了一点。
大家都是陌生人,我得用点心。语文老师说,要善于观察人,我还记得。
日期:2010-12-01 17:50:49
15
王领导把我们带到后,说要回家去团聚。两个张同志就一再挽留,一定要请他吃饭喝酒。王领导说自己是领导干部不能破坏工作风气的。但张同志说没有他这个本地的同志出面,他们可能连晚饭都没得吃。
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后来我才明白,如果不是有他去交涉,还真难以让食堂掌勺的人起来给我们开小灶。
我们八个人一起吃饭,饭菜很好。是我平生最好的一顿。吃饭的过程中,两个张同志轮流告诉我们茶场的条件多好多好。除了吃和穿之外,他们甚至告诉我们,洗澡的热水都是用自来水管供应的。
这无疑让我们很向往。我注意到赵璇听到这话的时候,眼睛格外扑闪。
我们几个女孩子各自用家乡话聊聊,都是本县不同乡镇的人,看来这次两个张同志确实花了不少心思的。
不过,时间倒是不长,从最早加入的卢玉凤和孙锦茹到今天我的加入,还不到一个星期。卢玉凤和孙锦茹是同村的。她们俩格外亲近些。
王领导最后给我们敬酒,说,希望我们到了单位后要好好发扬本地人民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作风,不要给家乡父老丢脸,以后给当地人民留下好印象,希望张同志还可以继续来本地招工,为解决本地劳力问题做贡献。什么什么的。
我们都不会喝酒,但我们都很大口地喝了。
一道火焰从嘴巴里烧到胃里。我们都如登仙。
王领导走了。
我们被安排在一个房间睡觉,我和胖乎乎的段青红一张床。
日期:2010-12-01 17:58:29
16
第二天,我们在两个张同志的带领下,踏上了长途车。
之后数天,我们分别转车,先后坐汽车,火车,甚至还坐过运货的敞篷货车。
两个张同志对我们照顾很好,伙食好,睡的地方也好。
他们甚至还给我们添置了每人一身的衣服。
小张同志说,大家以后是同事了,在一口锅里吃饭,不对你们好,对谁好啊。
年关渐渐近了,天气却慢慢暖和,车窗外的绿色越来越多,溪流里的水越来越大。
家乡越来越远。
我们几个女孩子已经颇为熟悉,经常交流着家常。
这一切,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是背井离乡,我们正离开亲人,我们正远离乡音。
我们应该风雨同舟。
我在心里默默想。
日期:2010-12-01 23:45:34
二 梦醒时分
1
这是福建闽南一个叫做清溪县的地方。从名字上看,山清水秀,富有诗情画意。但是真正到达的时候,我们还是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的。
我们是腊月初八到达清溪县城的。这个县城比我们的县城大一点,房子也新一点,可是这天是那么冷,长途汽车吭哧吭哧停下的时候,我们下了车,耳朵一下子寂静下来。
我们已经有了十多天的经历,对于适应这种突变已经习惯。在老家,那是一个更静的世界。
我们倒吸一口冷气的不是这种静。而是四周环绕着的山。
是的,这里的山比老家的山更低,更缓和,可是它连连绵绵,根本看不到尽头的样子。张同志——我们已经知道他叫张志国告诉我们的样子不是眼前的景象。小张同志——我们也已经知道他叫张立坡告诉我们可以看见的大海,更加没有出现。
日期:2010-12-01 23:59:37
2
张立坡看见我们的失望,连忙说,这里是县城,当然不在海边,我告诉你们,茶场那座山翻过去就是厦门,厦门就在海边,你们知道的。
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知道,但是我是知道厦门的。我在候车厅的交通图上看了一下,确实这里和厦门好像相隔不远的样子。
我却忘记了,地图上那么一点点距离,不管怎样,在现实中是无法用眼睛穿透的。
张志国下了车后有些心神不宁,他东张西望了一会儿,又看了看表,毅然决然说,先吃午饭,场里的车如果不能来接,我们就搭客车。
他又把张立坡叫到旁边去说话,他们说的是闽南话,我们听不懂什么。不过根据我们一路走来的经验,一般他和张立坡说完闽南话,结果总是不错的,比如说上次给我们买的衣服,再比如说,我们偶尔可以吃上张立坡去买来的零食。
不知道他这次能带来什么。反正他自己先走了。
张志国带我们走了好远的一段路才在县城边上的一家民营饭馆上吃饭。我们这段时间除了在火车上吃的时候比较简单,转坐长途客车的时候一般都会在汽车站的食堂吃饭,高大气派热闹的汽车食堂,很是让我们开眼界和过瘾。突然在这种小地方吃,没几个人,反而局促得很。大家低头匆匆吃饭,连话都不敢多说。虽然饭菜其实一点都不错。
吃完的时候,赵璇忽然喃喃说,今天是初八了。
没等大家回应,又说,今年是哪一年了?
大家看着她不知道她的意思。
她说,今年是一九八四年了。再过几天,就是一九八五年了。
我心里暗笑,就公历来说,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五年了呢。
可是我没点破她,一股惆怅无由地涌上心头。
腊八了呀。爸爸可回家了?
日期:2010-12-02 00:25:01
3
吃完后我们并没有马上走,张志国走过去结账的时候,唧唧呱呱地和老板娘说着什么,我们反正听不懂,看得出他不是很满意老板娘的回答。但还是要了一包烟。
这一次,我发现这不是过滤嘴的烟。
他回来把烟点上,顺手把烟盒扔桌上,我看了看,烟盒上画了一副乒乓球拍,上面写了两个字,友谊。
段青红直接说,治国同志,立坡去了哪里啊?我们是在等他吗?
张志国说,等会你就知道了。
段青红就说,那你能买包瓜子请我们吗?要不你不用请,先借给一块钱,以后用工资了还你。
段青红以前没吃过瓜子,我们五个人中她吃瓜子的本事也最差,她总是没法子顺利把瓜子轻巧地借助牙齿磕开。要嘛就是咬碎了,要嘛就是放在手上直接用手掰。因此她格外不服气,自从第一次坐火车的时候吃到瓜子,她总是会缠着吃瓜子。算起来,她已经借了五块钱了,就这个瓜子的事情。
我也借了十块钱,买了一条手帕和几件女孩子用的东西。我在读书的时候见过学校的女老师用过,当我见到的时候,我就买了。
张志国大口大口吐烟,我再看不到他在老家场上第一次遇到我时候的热情。有了张立坡之后,他更像是一个领导。但这个领导让我感觉过于威严了,我不喜欢他,同时有些怕他。
真的不怕他的人是赵璇,赵璇话不多,但是每次她要求什么,张志国或者张立坡都会满足她。她也买了东西,但是她没说借,她说的是给,我记得。
倒是孙锦茹和卢玉凤没说什么,可是我看见张立坡比照着我和赵璇的东西,也另外给她们买了一份。算不算是借的呢?我不知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