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晃晃》
第37节

作者: 闹市孤灯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04年冬天那晚当一管发烫的猎丨枪丨顶着我脑袋时,是我最接近死亡的一刻。在那一刹那间,我竟然什么也想,不去想是谁在杀我,也不去想我将去杀了谁,一切的纷争与矛盾在那一刹那间竟然淡化成烟,脑中所出现的全是儿时的一些片段:灰暗的胭脂路口,我一头将高启顶在地上;我和王婷曾继来一起踏着清晨的露水去上学,扎着马尾的王婷清亮的笑声犹在耳畔;我们站成一排在高高的鹤楼上向下撒尿;我们在江边跪成一排对着龙王庙发誓结为兄弟;我考了一次全年级第一,任红霞慈爱地抚摸我的头;坐在前排的祝娟回过头来向我嫣然而笑。。。。。。据说人在临死之前都会想起以前快乐的时光,我在快乐的回忆中等待那致命一枪的响起。然而黑暗中那个枪手竟然放过了我,顶在我头上的枪管缓缓移开,黑暗中那个枪手说:我以前欠你的,这次还给你了,再也没有下次了。

  我抬头看着这个枪手,黑暗中他的眼中是一种我熟悉的冷漠的狼一样的光。这种眼光我只在蒋文武的眼中才见过。他慢慢地转身,皮鞋踩在碎玻璃上的声音尖锐而刺耳。此后我一直做噩梦,梦见自己没有了脑袋在黑暗的城市上空漫无目的地漂荡。
  日期:2007-6-4 08:02:28
  武汉晃晃之《谁在乎你的忧伤》
  一
  武大的樱花是这座城市的耻辱,当然更是武汉大学的耻辱,更是我的耻辱。但是这座城市的人们并不这样认为,武汉大学的领导们也不这样认为,他们都已经忘却了这些艳俗的花其实是60年前侵略这座城市的日本鬼子们所栽,鬼子们能不远万里飘洋过海来搞几棵樱花到武汉大学来栽,并不是什么为了给我们欣赏的,而是一种霸权的象征。当然,当初种下樱花的鬼子们更没有想到的是,宽容的武汉大学领导们后来竟然把樱花当作了“中日友好”的象征,还异想天开地搞出了什么樱花节来,居然还能按每人10块钱一张门票攒取利润。我上学的武汉大学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百年武大了。

  鬼子们在60年前向我输送了大量的炮弹、后来又向我们输送大量的电器,而我们向日本输送最多的则是女人,比如我的女友花蕾就是众多输出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中的一个。
  不要跟我说时代不同了、应该理性看特待历史之类的屁话,我对日本是绝对没有好感的。
  1996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我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为青年,毕业后,我发觉我已经被这所所谓的名校给废了,我变得愤青、偏执、世利和庸俗。
  其实我很早以前对武大的樱花并不是这样的恨,甚至还有些喜欢。最初,校方的SB们因为来看游客的游客过多不好管理,而想出一个用高压水枪将樱花打落的损招。我曾为此为这些樱花愤愤不平。我对这艳俗的花是从个人的家耻上升国恨的层面上来的,1996年的时候,我在学校组织的樱花诗会上认识了花蕾。花蕾是外语系的,却有着比中文系学生更浪漫的诗情。我那日作诗曰:

  《樱花树下的妖精女士》
  蝴蝶停止了吵闹
  樱花树挂满了青涩的果
  最后那一场大雾淋湿了狗尾巴花
  噢,亲爱的妖精女士

  他们说
  男生宿舍边的狗尾巴花喜欢听
  你唱的歌
  噢,亲爱的妖精女士
  今夜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靠着樱花树
  听我唱
  你我熟悉的
  《月亮代表我的心》

  听我的歌
  飞进樱花树林
  飞越珞珈山
  飞向那一轮圆月
  大家可以看到,那时我是多么的纯情,写的诗有多么的美,就是这首诗让花蕾对我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们有时也喜欢把这句词简称为“爱情”,事实证明,这样的简称不科学的。好比我们学新闻的,总是把新闻的五个要素称为“五个W”,这样的简称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关于樱花的诗,我临近毕业的时候又写过一篇,如下:
  《回忆是孤独的表现》

  我那时候很喜欢粉红
  因此她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
  每当我扯开内衣,你却总是说:
  我有些冷。
  于是,你粉红的内衣

  专门出现在被我遗忘
  却被又我记着的回忆里
  毕业前的一个夏天,我穿着一件短裤在
  三楼的宿舍吃泡面,窗外是很多很多的樱花树
  叶子稀稀拉拉

  有人说:今天是情人节啊
  牛郎与织女今晚要偷情了
  我把头伸出窗外
  并没有意识到有一天我会如此怀念
  粉红的内衣
  吃泡面
  或者樱花树

  大家可以看到,此时的我已经没落沉沦了,写的诗格调再也不可能高雅了。而这一切跟这该死的樱花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此时的花蕾已经跟着一个日本鬼子跑了。那个鬼子据说是到中国来留学的家伙,其实是打定注意骗我们中国女人来了。1996年我因为樱花诗会认识了花蕾,然而1998年在校方组织的什么中日友好樱花节上,担任翻译的花蕾跟着一个小日本鬼子好上了。以前日本鬼子操我们的女人用的枪炮刺刀,而现在则用樱花就可以搞定。鬼子对花蕾说:花小姐,你想去我的家乡看樱花吗?我的家乡的樱花比这儿的正宗得多。然后,花蕾就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并很快就随鬼子赴日去了。

  毕业后,我进入武汉本地媒体成为了一名小记者,但是关于武汉大学的樱花争论也再次浮出水面,有一次我的一个新闻系师兄徐亮竟然这样说:“樱花有什么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樱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好看,我们就能去欣赏。更何况,我们国家也是樱花原产地之一,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樱花已经不是当年侵略的残留物,而是中日友好的见证。”把我气得要死,当场酒桌上就差点打起来

  更气人的是,他还发表了一篇我们一位老师的文章,这老师在文章中说草木无辜,樱花多情,还说在文章中吹虚自己在日本求学时的一些不知真假的经历来证明“日本人民伟大的友谊”。开口闭口谈历史,谈着眼未来,谈武大樱花的经济效益,把日本、自己、武汉大学的领导们逐一拍了一遍,就这样一篇狗屎般臭不可闻的文章,竟然在副刊发表了。据说报社还要给他开专栏,我们的教授和报纸还有什么希望?

  (注:以上两首诗系引用我朋友的作品,非在下本人所原创!)
  日期:2007-6-4 21:24:59
  二
  我所在的报纸叫《江城快报》(注:武汉并无此份报纸,一切皆为小说故。)在整个九十年代末期,武汉的报刊市场竞争越来越烈,最先搞自主发行的《楚天都市报》一骑绝尘,专以发布市民爱看的小道消息很快号称发行超过50万份、100万份,成为武汉乃至整个中国的报刊业的一个奇迹,若单以发行量计,当得上一流大报了。
  武汉的报刊竞争主要集中在两大报业集团之间,其一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其二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报纸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发行量的竞争,实质则是对广告客商的竞争上,因此落实我们这些小记者头上的竞争说白了就是能否挖出独家新闻的竞争。上大学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将来肯定会是一个不得了人物,但等到我毕业时,却发现满大街的大学生们都成了发传单的——捧着简历四处散发。幸好我凭借读大学时发的几篇豆腐块文章有幸来到了《江城早报》成了一名记者。

  但做记者做久了就会发现所谓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纯粹是蒙少不更事的青年学子们。新闻实质上是在为经济服务的,因此多为报纸挣来巨额的广告才是上上之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