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蓉笑道:“是啊,真说不出来。一眨眼就过去了。”
“电台记者就不同了,采访、写稿、剪辑,一个人就搞定。弄完了,最多主任看看,如果是你张晓蓉,你普通话这么好,还可以兼主持人,一件事自己从头干到尾,啧,过瘾!”
“我不行,我哪能当主持人啊?我的普通话不标准。”
“怎么不行?”小曹说,“你没听过港台电台吧,他们的国语很差劲,但是听起来反而很亲切,有很放松的感觉,现在我们正在提倡说新闻,而不是读新闻。”
“是啊,听你这么一说,电台还真不错,一个人就可以打天下!”张晓蓉说,“难怪他们说电台的记者最能干呢!”
看张晓蓉的表情,又神往,又沮丧,小曹觉得可以收竿了,就说:“能干不能干最后也要看悟性,我们这几天招聘记者,一个顺眼的都没有。昨天我们招聘委员会开会,我还跟他们开玩笑:电台名气太小,素质高的都去晚报了!”
张晓蓉叹了口气说:“唉,现在去哪里都要大学本科!”
小曹说:“是啊,这个规定太不合理,我们这次招聘就没有强调文凭。”
“真的?”张晓蓉眼睛亮了一下。
“当然啦,招聘启事上还是要写大本,不然其它媒体会说我们制造混乱。我们内部掌握,主要看个人素质。”
“那,曹大哥——”张晓蓉试探道:“我去你们那里行吗?”
“那太好了,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你天生是块当记者的材料!”小曹停了一下,说:“可是你不都去了《蓝岛晚报》了吗?我挖小万的人,他还不跟我拼命?”
“没有没有,曹大哥!”张晓蓉急忙解释:“万老师说让我先熟悉蓝岛广告行情,写一份市场分析报告再作决定。曹大哥你帮帮忙吧,我本来就不想拉什么广告的!是我妈非让我去,说一步步来,我最终还是要当记者的!”
“哦——”小曹点点头,认真起来:“这样,你的事包在我身上。我们招聘委员会连我七个人,两个是我铁哥们,还有一个台长是我认的大哥,这就超过半数了,剩下几个全是看台长眼色的,台长投票他们一准跟着投。不过,这事一定不能反悔,如果反悔,我在电台就无法交待了。你不去没关系,我可是一辈子都要呆在电台的。你想好没有?”
“这还要想吗?”张晓蓉急了,“我一千个不反悔!一万个不反悔!曹大哥,你帮了我这个忙,我会报答你的!”
“是吗?”小曹盯住张晓蓉的眼睛,说:“一言为定。”
小曹做了这么多铺垫,接下来的事情却很简单,小曹照小万的话去找电台台长,台长是晚报谢坤的战友,两人早已私下说妥,用张晓蓉换他的一个亲戚来周末部。
于是,张晓蓉称心如意当了记者,小曹顺水推舟落下人情,周末部拔掉一颗钉子,谢坤又多了一个嫡系,真是皆大欢喜。
小曹从咖啡厅出来就把张晓蓉带到了自己的住处,他说的“搞定”这层含义连小万也没有听出来。
日期:2011-01-19 21:59:16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周末部成立后出第一份报纸。这张报是老范亲自坐镇画的版,除了报头变成竖排,内容上多了一些家庭生活方面的文摘,与平时没有大的分别。周末版就这样在人们的无动于衷中诞生了。老范很激动,捧着报纸爱不释手,整整一天他都在办公室逐条逐字地品味。老范当编辑的时候,他的版就曾是大家的范本,经得起最苛刻的挑剔,工整规范,不会有一个病句和错别字。老范办的报纸连章总都挑不出毛病,章总说了一句“不错”就不再有话。
尽管看过版样,小万打开报纸,还是心情复杂地叹了一声。没有毛病,也没有彩,老范办报,也就如此了。小万心里清楚,为什么报纸不好看,但是别人又挑不出毛病,说到底是大家都在习惯性看报,在固定的轨道上跑火车,火车还能跑到天上去?用老范的标准来看老范的报纸怎么能看出破绽呢?要想报纸好看,最先要打破的就是老范的坛坛罐罐!
问题是,谁来打破?小万无职无权,小日子过得安安逸逸,他才犯不着惹火烧身。
他找到自己写的那篇《东北饺子千里寻亲》,匆匆浏览一遍,便叠起来插在裤兜里。小万带一张报纸给小曹,算是对饺子店的交代。
小曹接过报纸,脸上笑嘻嘻地,嘴里却在埋怨他:“今天的报纸我看了,饺子店买了五十份。你这小子光顾自己编得痛快,搞得我那哥们叫苦连天,你说人家有三十多种饺子,还瞎编什么地皮馅饺子,今天来了好几拨客人,专门点名要吃。”
老王说:“好事啊!将错就错,就拿这地皮馅饺子做招牌,不怕饺子店不火!”
小万眨巴两下眼睛,笑道:“我小时候是好像吃过一种叫地皮的什么东西,不知怎么就写上去了,可能是潜意识吧。”
小夏说:“食品嘛,你说它叫什么它就是什么,江西饭庄那个什么‘炒随便’、‘味道香’,光看菜谱,天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叫你的哥们弄点木耳香菇之类,配点奇奇怪怪的调料,就叫它地皮馅饺子,有什么不可以?”
小万今晚情绪很高,手气也顺,但是,他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鬼都不来的地方竟有一桩意想不到的事情落到头上。
日期:2011-01-20 10:55:54
老王上完厕所回来,一脸诡秘的笑:“哎哎,小万,你什么时候干了好事没买单?对面有个小姐认识你。”
小万不理他的碴,说:“扯什么蛋,摸牌。”
老王说:“真事。我刚才出去,那个小姐问我:那个戴眼镜的是不是小万?这里就你戴眼镜,不是你是谁?”
小万说:“你们天天在这里大呼小叫,听也听熟了。”
“小姐生意不好,拉客拉到家门口来了。”小曹笑笑,也说去上厕所。
一会儿,小曹回来了,对大家挥挥手说:“错了错了,她要找的人叫万小红。”
小夏说:“就是啊,谁都可能干这事,就是小万不会,他家里有美女嘛。”
几双手在桌上又稀里哗啦开始洗牌,小万不动,愣了一会,他站了起来。“没错,万小红是我。”他说。
小红,一个六十年代中国最常见的名字。小万被人叫了近三十年,直到来蓝岛迁户口,他才有机会改了名,在蓝岛已经没有人知道万小红这个名字。
小万在对面的门口见到了那个瘦高的黑衣女子,黑衣女子软软地倚着门,好像在这里站了很长时间,她就保持着那样的姿势,坚决地等小万出来。
小万仔细看了看她,确信跟她不认识。“你找我?”小万朝她走过去。
黑衣女子也仔细地辨认他,有些犹豫,但还是点了点头。
“你看清楚啊,你认识我吗?”
黑衣女子下意识地摇头,一会儿又点点头。
“到底认识还是不认识?”小万把眼镜摘下让她看,“你从哪儿知道我的名字?”
黑衣女子慢慢抬起手,递过来一样东西。小万一看,顿时瞪大了眼:这是他从前的身份证!
“你在哪儿捡到的?”小万问。
黑衣女子摇摇头。
“不是捡的?不是捡的那是——”小万忽然明白了,拽过女子的胳膊往老王房间走。“来来,来这里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