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 混江湖》
第14节

作者: 细菌蘑菇
收藏本书TXT下载
  银梦歌舞厅的小姐全部穿黑衣服;你看着两眼一抹黑,人家却是有讲究的。黑衣黑裤、扎大红色宽腰带的是服务员,她们手上端着托盘,脚下如踩了风火轮一样,嗖嗖地跑得飞快。黑西装套裙的是小头目,她们手拿对讲机,小高跟鞋一路踩出鼓点。银梦歌舞厅最惹眼的是游走在门前大厅、长廊和包厢的坐台小姐们,她们同样清一色的黑衣,颜色高度一致,款式高度杂乱,露出白的大腿、细腰、香肩和酥胸,款款移步,摇曳生辉。

  “请问小姐,丁总在吗?”张晓蓉拦住一位穿西装套裙的小姐。
  “请问什么事?小姐怎么称呼?”
  “我姓张,是电台记者。”
  “请稍等。”小姐把她带到大厅一个空位坐下,然后去柜台打电话。
  张晓蓉发现,这里的人走路全都飘来飘去,似乎脚不沾地。这种联想让她脊梁起了一丝寒意。
  一会儿,打电话的小姐来了。
  “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丁总说让您把资料交给我,他很快就到。”

  张晓蓉把一个信封袋交给了小姐。信封内是电台盖章签字过的格式合同。
  小姐给她上了一杯柠檬冰水,随后消失在若有若无的灯光里。
  张晓蓉陷在软软的沙发里,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也有些失重,周局长始终不出现,对她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他不来,这个丁总会买账吗?他来了,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她是应该高兴,还是不高兴?她是应该希望他来,还是不希望他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人影飘到跟前:“你好,张小姐。”
  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身材高挑,穿一件低胸的黑色晚礼服,露出精巧质感的锁骨。她递过一张名片,张晓蓉一看吃了一惊,这就是丁总,丁总原来是个女人!
  “你好,丁总。”张晓蓉站起身,先把周局长亮出来壮胆,“本来是周局长带我来的,他今天临时开会,所以我就自己先来了……”
  丁总嘴角挑了一下,似乎是个边缘模糊的笑容,张晓蓉一时辨不清这个笑容的含义,但是她马上就明白了,因为丁总在她手上放了一张卡片,这是一张酒店的房卡。

  “合同签了,在周局长那里,去拿吧。”丁总说完,转身而去,如来时那样无声无息。
  原来周局长早就到了,他在楼下的房间等她!
  日期:2011-01-23 15:19:30
  张晓蓉不敢迟疑,她握着那张沉重的房卡,从银梦歌舞厅走出来。
  观光电梯往下坠落时,蓝岛稀落的灯光迎上来,带着怯怯的温柔。蓝岛很多条马路还没有路灯,成片的楼群蹲在黑暗中,还没有修成就一副被遗弃的样子,不知谁给它们取了个一说就伤心的名字,叫烂尾楼。这栋二十八层的大楼不光有头有尾体面完成,而且层层租赁,夜夜灯火通明,是蓝岛少有的风水宝地。

  张晓蓉打开客房门时,周局长已经像一艘巨轮泊在床上了,他把烟头碾灭在床头柜上的烟灰缸里,拍拍身边的床,声若洪钟地说:“快来快来!”
  张晓蓉走过去,清清楚楚看见烟灰缸下压着一张纸:果然是银梦歌舞厅刚刚签完的合同!她刚要伸手去拿,周局长又拍拍床说:“等一下,坐上来嘛,我还有好东西送给你。”
  张晓蓉听话地坐到周局长身边,看着周局长从枕头下拿出一个蓝色缎面的盒子,盒子打开,一条亮闪闪的项链静静地卧在眼前,张晓蓉瞟了一眼标签上的价格:22000元!她眨了眨眼睛,确定自己没有数错后面的零,失声叫起来:“钻石——”
  张晓蓉一头扎进局长怀抱,幸福得天旋地转!
  电台传开了:一辆警车开到门口,来台不到一个月的张晓蓉从车上下来,带着十万元现金直接进了财会室!

  小曹是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从张晓蓉脖子上的钻石项链已经嗅到了这个信息。他早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所以,张晓蓉前脚提走三万回扣,他后脚就去财会室又领了四万元钱回来。
  小曹和广告部有协议,他的广告一律打三折,客户按原价签,钱到账后他可以把折扣外的那部分领回来。广告部这样做是为了鼓励广告单位的经手人,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反正都是公家的钱,打着公家的旗号做广告,暗中自己捞一把。一般情况下,小曹会给老客户五折优惠,这个价在记者中间有绝对优势,尝到一次甜头的人会寻机会找小曹第二次。而小曹还留有二折给自己。所以,小曹的圈子越做越大,他自己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当然,这个折扣是广告部内定的,没有多少人知道。小曹是唯一享受这个待遇的记者。因为电台的广告最难做,所以它的回扣也最高,人们只知道小曹每笔广告会有百分之三十的回扣,不知道真正到他手的最多可以到百分之七十。

  电台都知道他和张晓蓉的关系,所以现在张晓蓉的广告也可以理解成小曹的。
  日期:2011-01-23 15:27:38
  11
  电视台的小夏正在编辑间编片,主任打电话叫他到办公室去一下。小夏今天刚从乡下回来,一气呵成写了个稿,便去编辑间排队等设备,好在新闻部片子都不长,等了没一个小时便轮到小夏。小夏一走,后面的人直乐,说你来了再重新排队。小夏说,你们慢慢编吧,我这稿今天多半发不了了。
  果然,主任开门见山问:“你今天拍公路了?”小夏说是。主任说:“你不是去拍领导检查冬修水利吗?怎么又拍上公路了?”

  小夏说:“水利局说,过几天领导还要接着检查,到时一起发。今天没什么事,我准备发一条路上捡到的新闻。”
  主任说:“公路局来电话了,不要发,把这条稿子撤下来吧。”
  小夏说:“主任,你这个月撤我四条稿了。我平时一个月起码发15条,这个月都月底了才11条,连个平均数都达不到了。”
  主任说:“四条稿怕什么?因不可抗力撤的稿又不少绩效。”
  不可抗力是新闻部记者自己创造的术语,宣传部电话是不可抗力,权威部门命令是不可抗力,领导指示是不可抗力,媒体关系户也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跟暗礁一样平时看不见,你的船撒开一跑就撞上了!
  主任走到门边看看没有人,就凑近小夏说:“你也是老记者了,拍的时候不隐蔽点,搞得镇上惊天动地。你们一走,电话就打到县里,县里打到市里,市里打给台长,台长打到我这儿。尽跟我找麻烦!”
  小夏说:“我多久都不找麻烦了,今天撞上了,是给台里挣面子。”
  小夏刚进台时踌躇满志,他策划了一个现场新闻节目,叫《正在发生》,记者对当日突发事件现场采访,现场解说,省略了后期文案和编辑工作,节目播出时间也不固定,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时候插入。小夏把栏目方案送到主任那里,主任差点没把眼镜跌落下来。

  主任说:“你疯了?我们全台只有一辆转播车,除了应付市里的重大活动,还要兼做四百平米演播室的播控间,你以为它是公共汽车,满街转着玩?不要文案和编辑,想什么时候播就什么时候播,电视台不成了天桥把势,拉场子就开练?小夏呀小夏,这种馊点子你也想得出!”
  小夏受到打击,并不气馁,隔几天又送一个方案给主任。这个节目叫《引车卖浆者说》,是一个市民谈话节目,主持人到街头和市民聊天。
  主任这次没有大惊小怪,他说:“进步了啊,小夏,知道谈话节目还要主持人了。你要的市民是‘一群’,你知不知道拍一群市民要几台单机几个无线麦啊?我们台有没有这么多设备伺候啊?好好,就算我们可以不做别的尽着它,我们能不能在前面的新闻里宣传税收政策,后面的市民聊天就骂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啊?市民口无遮拦,天天都有牢骚,你播它是什么用心啊?——好了好了,小夏,我还想平平安安退休,你就别给我找麻烦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