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者的英雄传奇(蚁族大学生工作生活经历)》
第3节作者:
y星夙 工地上的配套设施实在是太差了,我们之所以要在辉宏公司的简易棚里蹭饭吃也是因为从工地回宿舍路程比较远,走回去要15分钟,到了职工宿舍周边的饭馆吃完了出一身大汗还要顶着烈日回到工地办公室。这一来一回得折腾个四五十分钟,那时已经是炎炎夏日了,职工宿舍周边的小饭馆也没有空调,所以我们还是将就着在一楼蹭他们的大锅菜吃。
还有一件配套设施没有完善的就是厕所,男人们小便还是很容易解决的,可要是突然闹了肚子,或是吃饭稍微吃多了一点有拉屎的欲望就苦不堪言了。
简易工棚旁边就有一个简易厕所,那个厕所说白了就是一个小粪坑,没有任何冲水净化设施,尽管每天早上有清洁工打扫一遍,但是一到中午又被大家弄得臭烘烘了。
所以一般中午以后,我们有尿就找个偏僻无人处解决,有屎就憋到晚上下班后回宿舍解决。由于饮水机已经坏了,大家喝水跑到隔壁土建办公室蹭他们的热得快烧的水喝。
要是想洗个脸只能跑到工地上临时接的自来水管路上取水,要是哪天运气不好停水了,只能跑到那些沉满石灰、泥沙、钢筋铁锈的沉淀池那里鞠捧一些水来洗脸。
日期:2011-01-09 19:53:06
领导之所以决定让我和小赵急匆匆赶来九江是因为那天有一车货要卸,那是我们玻璃窑炉上的金属换热器的筒体,金属换热器实质上是玻璃窑炉两侧的钢烟囱,由于窑炉高温气体排放到大气会造成热能损失,于是采用金属换热器装置,进行余热回收。
我们到的那个早上,四辆大货车运送的八个筒体已经在大门口严阵以待,最长的筒体9米有余,卸车的时候叉车肯定是不行,估计要用汽吊。合同上是写着安装单位卸的,于是我们几经周折找到广州银桥钢构的黄包,那家伙是个胖子,傻×一样的人物,无论是工程指挥部的人,还是他们广州银桥钢构内部的人,到后来连半仙那样的圆滑型人物也不惜和他闹翻脸。黄包找了一下午汽吊,也没找到一个汽吊的影子。
那边运货司机不断催促我们卸货,我们好言相劝说找不到吊车,司机最后说得有点哽咽了,他说:“哥们,我四辆货车已经在你们厂门口停了两天了,先不说我们晚上睡觉,白天吃饭,就连这大热天的暑气也熬不过呀。你们不卸货,我们就无法把车开回去,物流公司接到发货单,向我们要车,你说我们能不着急吗?”于是我们只好打电话找黄包。黄包像个傻子一样站在汽吊旁边,看着司机把一卷一卷的钢材吊到顶楼,回过头来跟我们说,快了快了,等司机吊完就给我们吊。
等黄包叫了大汽吊过来的时候,已经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晚饭也是在简易工棚一楼胡吃了一通。
那时候工地上大部分民工也下班回到工棚了,看到他们脱得只剩一条裤衩,站在水龙头边上一桶一桶地往身上冲水,他们的裤衩有点劣质而且很薄,被水浸透以后可以看到里面凹凸有致的内容。
个别民工还在工棚上唱起家乡的民歌,有几个已经到吃饭的地方打好一大碗汤浇饭端到自己睡的小屋里看电视,远处还能听到他们用四川话或是贵州话吆喝着。
日期:2011-01-09 19:55:37
这时停在厂门外的四辆货车也开到了厂区里面我们指定的位置,然后我们站在旁边指挥汽吊司机大概卸在什么地方,大小头朝向,以便将来可以直接以那样的朝向运进厂房。刚开始我还有点忌惮自己没戴安全帽而不敢直接站到汽吊的伸缩臂下面,可是后来吊车司机实在听不到我们指挥,就只好冒死往前冲了。
小赵指挥他们卸下一节最长的筒体以后,回过头跟我说:“九江公司真是啥ji巴也没有,连个安全帽都不给,可别像当初去成都公司出差的钟殷富那样被打中腹部,肠子哗哗流出来了,我可连个娃都没生啊!”接着他又细心地叫我站远点,毕竟是第一天来,工地上啥都不熟悉,懵懵懂懂出危险的可能性更大。
等吊车把八节筒体从车上卸下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了,由于我跟在小赵后面往返奔走于黄包、货车司机、吊车司机各方周旋了一天,嗓子也喊哑了,工地上的泥土灰尘也吃了不少,关键是两腿都快要散架似的。
回到电子厂那个两室一厅6人间宿舍的时候,其他四个人已经洗完澡穿个大裤衩在房间里悠闲地看电视了,空调温度打到16度,反正不是自己出电费。
我和小赵住在基建部小朋的那间房子里,另外一间住的是三个云玻集团成都公司的大学生员工,他们于08年10月被派往总部实习一年,到了09年夏天恰好九江有新工程,领导们又把他们调过来了。
其中一个长得又黑又壮实康巴汉子叫康东升,也是搞土建的,是小朋的徒弟。另外两个一个长得黑黑又高又瘦,一个长得又白又胖,干脆就叫他们,小黑、小白好了,他们两个是搞空调的。
第一天晚上我和那三位成都仔几乎没有什么交往,等到洗漱完毕,小朋叽叽喳喳和赵半仙聊到11点才睡着。我刚有一阵很强烈的睡意的时候,就听见小朋雷鸣般的呼噜声打响了。
日期:2011-01-09 20:05:33
第一卷劫后余生,逃出传销窝点
第二章土建技术员小朋
土建技术员小朋绝对是无冕之王,他就是云玻集团九江分公司偌大一个工地土建甲方的技术总管,从画图,改图,到要求施工队现场整改,乙方提出意见联系设计院都是他一个人包办的。
九江工厂原来有一个管土建的科长老陈和一个技术员小莫,可是老陈绝对是拍马搞关系那一类的,专业知识一概不懂。那个小莫倒是养的白白胖胖,1977年出生也没结婚,据说胃口很大,九江分公司总经理的女儿看上他他也不鸟人家,于是落得个这样的下场,这也是个游手好闲的公子,来办公室混混工资而已。
于是小朋就像一个背水一战的英雄开始了他孤单的九江出差生涯。
08年11月,那时候九江工程已经破土动工了,尽管面临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恶化,但是集团公司依旧没有停止这个工程的土建项目,毕竟主厂房建好以后,放在那里不立即投入使用也是可以的。
公司那时候已经改制为国有控股,反正国家也能注资进来。可以说,小朋和他徒弟小康两人是总部过来支援九江工程建设的最早一批长期出差者。
从08年11月开始,他们就住在那个两室一厅的套房,熬过了08年底的那个寒冬,那时候还没有装空调,他们睡电热毯,用热得快烧水装热水袋暖脚。等到我们09年夏天来工地的时候,他们已经坚守近八个月了。
日期:2011-01-09 20:09:10
云玻集团广东总部过来的各个援建小组都起了名字,比如我和赵半仙属于窑炉组,王二炮和张韩瑾属于工艺组,小朋和小康属于土建组,当然还有后来的公用组和自控组,基本上技术部门就分这六个组。
刚来那一段时间,由于没有领导管束,我基本天天上网玩电脑。由于工地环境恶劣,尘土飞扬,烈日暴晒,而且进施工现场没有安全帽,也懒得跑现场,关键问题是黄包把那几个换热器金属筒体从车上卸下来之后。就再也不管了,既然安装队进展缓慢,那我们只好混日子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