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者的英雄传奇(蚁族大学生工作生活经历)》
第25节作者:
y星夙 看到这里,我唏嘘万分,同时也为自己孤身出入虎穴安然无恙而感到万分庆幸。不过川西有些地方还是值得一去的,到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一个人去旅游也未尝不可。传销者再大胆,也不会随意找陌生人下手的,毕竟传销者对于一个陌生人还是有点忌惮的,要是那个人和政府和公丨安丨有点关系,那把他拉入伙不是“自找麻烦”,摸老虎屁股吗?
日期:2011-01-13 20:09:56
第一卷:劫后余生,逃出传销窝点
第十一章范鸡鸡和凌胖胖
自控部的范鸡鸡和凌胖胖是09年7月中旬来九江工地的,刚好比我们晚一个月。
记得他们第一天来像小鸡一样叽叽喳喳问了我很多问题。由于我当时在厂区和周边也混得比较熟了,对于他们的提问应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那时候,他们的主要工作还是在老厂,老厂是在九江市区,由于工业窑炉废气排放超标,于是被迫迁往开发区的竹林镇,反正竹林镇的地皮比较便宜,老厂拆了以后,老总准备投资做房地产,这样一举两得的美差何乐而不为呢?不过新厂更是建在闻名天下的庐山脚下,工地上的人们都打趣道,以后游客们来庐山旅游,还能在树梢上捡些玻璃结晶物带回去做个纪念。
由于他们晚上住在九江老厂招待所,早晚都要赶厂里的班车返回,班车早上八点半从市里开出,到了竹林镇都快九点了。晚上4点钟就要开回老厂,如果不坐厂车的话,每天坐城乡公交一来一回要6元。
他们过着朝九晚四的生活大约一个礼拜之后,就有人开始不爽了,当然那些议论是很小声的,后来王二炮公然半开玩笑的说:“你们两个下班这么早,真爽啊。”范鸡鸡只好应道:“没办法,我们得赶车呀。”凌胖胖还辩解似的加一句:“我们回老厂还去一下车间的。”
王二炮当时就无言以对了。当时处于人际关系核心的二炮同志往往能够左右舆论的导向,等他们走了以后,二炮嘀咕道:“谁还不知道他们一回去就躺招待所啊?”不过他们还是经不住“舆论压力”,过了周末,就搬到我们电子厂职工宿舍了。他们暂时住到三室一厅8人间那边。
范鸡鸡刚住了一晚,就发现那边郑大师、王二炮们把房间内的电视开得震天价响,烟蒂胡丢一气,地上也沾满了他们吐的浓痰,他实在住不下去,就商量着和我们这边广州纵德物流项目经理储连怀换房间。
储连怀刚好和郑大师、二炮们臭味相投,可以喝啤酒,嗑瓜子,抽烟,看电视打牌玩通宵的那种人,于是一拍即合。范鸡鸡就正式搬过来,住在我和小朋的那个房间里。
范鸡鸡一住进来,我们宿舍就活跃多了。当时我跟小朋关系一般,而且小朋经常在工地办公室加班加到八九点钟,回来也是匆匆洗洗就睡的那种,我们鲜有一两夜能聊天聊到午夜12点的,大多数是听他扯云玻集团或是九江分公司的前尘往事。
但是他们两个就能聊了,彼此的家庭啊,小孩啊,社会关系啊,领导啊,工资啊什么的。有时候小朋下班回来,范鸡鸡立马冲上去,笑盈盈地向他行个礼,道:“土建部小朋,欢迎回来。”然后那边小朋就笑着和他握手:“谢谢,谢谢,这样隆重的欢迎仪式我怎么受得起?”
在我和小康、小黑、小白等人挤在一张床上看电视的时候,范鸡鸡总是安静地坐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看韩片《My girl》,有时候我们这边电视放得实在精彩的话,他就伸着头过来看几眼,掺和着和我们评论几句。
每当我听他看完一集《my girl》,然后放片尾曲“you never say goodbye”的时候,我就说他幼稚,我说我妹早在两年前就看过这样的肥皂剧了,你一个奔三的人还看这玩意。范鸡鸡一脸傻笑道,我是看美女来着。
日期:2011-01-13 20:19:18
等到坐我床上看电视那一拨人散去,我和小朋差不多洗洗睡觉的时候,范鸡鸡才一本正经地把电视转到他床位的那个角度,等他转过去之后还象征性问我一句,你不看电视了吧?那时候,范鸡鸡几乎一场不落地看完2009快乐女生晋级赛,等到他喜欢的刘惜君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五名的时候,他就不再关心了。
“剩下的四个没花头,她们长得太丑了。”范鸡鸡说。他动身回总部的前一天晚上刚好是快女总决赛,大家想把睡得迷迷糊糊的范鸡鸡同志叫起来看的时候,他呵欠连天地回了我们一句:“都是一群假小子的比赛,还没有我老婆好看呢,哎,明天回去抱老婆去。”
范鸡鸡和凌胖胖的到来也终结了我四处流窜胡乱蹭饭的历史,范煞有介事地跟我说,工程队的大锅饭不卫生,吃多了不好。那天我刚好吃了老赖的菜汤泡饭,到那个臭烘烘的厕所蹲了几次,于是第二天改为和他们两个到九江公司订饭吃。
七八月的时候,随着工程不断深入,老厂派过来的支持援建的工人越来越多,然而因为新工地上食堂等附属设施没有及时跟上,暂时只好由老厂食堂送中饭过来。
那时候,我们就跑到原料仓库送饭点,送饭车到了之后,食堂工作人员从车上抬下几个不锈钢桶,菜桶两只、饭桶和汤桶各一只。等在原料仓库闲聊的工人们一哄而上,我们是不和他们抢的,因为他们有饭票,食堂工作人员先给有饭票的人打。
等到最后人稀稀落落的时候,头戴厨师帽的师傅才开始给我们打饭,我们把现金交给他,一般都是预备好的零钱。
从此我便开始了在工地上自食其力吃中饭的生涯,食堂的饭菜稍有点偏辣,完全是照九江人的口味做的,好在我也是吃辣的。
我们的饭桌也是很随意的,有的时候就坐在液压车上,一手端一个泡沫快餐盒,菜放在身边,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就餐点,就是一个半人高的木制电缆卷。在那张“圆桌”旁边,我们三人各占据一个方位,还没吃到一半,他们就把干辣椒、豆豉、雪菜等不爱吃的东西另外挑出来。
后来看那个打饭的师傅经常给有饭票的人打,我便坐在办公室多玩会电脑,有时他们两个车间里指导完工人安装设备就直接去就餐点了,看见我没去,范鸡鸡就给我发短信,先是“下来吃饭啦”,后来简略成“吃饭”,再后来简化成“饭”。
日期:2011-01-13 20:22:20
晚饭的时候,也是我们三人相约一起吃的,就是电子厂职工宿舍外面那一排饭馆,我们吃不起那些好的餐馆、酒家。但是还是挑了一个卫生各方面都上档次一点的,去得最多的那家是一家没啥深刻印象店名的饭馆,有时候大厅内坐不下,就坐在户外露天场地上,格子台布上面还蒙上一层薄膜塑料纸,最上面再盖上一层玻璃。
庐山脚下的空气还是很好的,尽管旁边有一条大马路,车流来往不息,而且风也很大,但依然没有怎么破坏夜晚的露天聚餐的心境。我们要上几瓶啤酒和三四个小菜,在未上菜的那一段时间里,我们细心观察着周围吃饭的工人们,他们大多数是本地人,听着他们叽里呱啦地说着本地话,九江话是很好懂的,基本上和普通话相差无几,只是音调不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