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李廷德和我的奶奶,被赶到了爷爷家的牛棚里,从此爷爷家的牛棚,成了我父亲的家。两母子相依为命。可以想象得出两母子当时的处境有多么的艰难。时光飞逝,李廷德不停的成长,从少年成为了青年。这时候的李廷德,有用不完的力气。然后自己上山开石,自己和泥,自己动手盖起了房子,还买了瓦。靠着自己一双手,盖起了两间瓦房。不久之后便娶了我家母亲,母亲是个木匠的女儿,木匠本来是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成分不好的父亲的。但是李廷德,有力气,天天去帮着木匠抬木头,还帮木匠修房子,不要工钱,连饭都不吃一顿。逐渐也打动了木匠。
日期:2011-02-22 19:52:57
当父亲娶到母亲的时候,一家人总算像个家了。农忙时期两人成双成对的上山干活,农闲的时候,父亲就出去帮人修房子,赚些小钱,而奶奶便在家里做做饭。本来苦了一辈子的奶奶总算是可以过上一些安享晚年的日子了。但是就在父亲娶了母亲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奶奶就病逝了,对于病逝的原因至今不清楚。父亲说那一半年奶奶过得很幸福,时常是笑着个脸的。
我的出生也是在一个寒冬腊月,竟然和自己将来的儿子李杰是同一天的生日,这一点几十年后我觉得十分的蹊跷,觉得李杰这小子特别像我,也相当的聪明,所以也特别喜爱他。在我出生的时候,家中已经有个大我一岁的哥哥了。母亲蒋美芬是个好女人,几乎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和兄长,在家里任劳任怨,以宽厚的心包容一切。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村子里,还算是幸福的。父亲时常外出去修房子,一出去便是一到两个月,回来总会带上些好吃的。
日期:2011-02-22 20:10:37
过年的时候村子里面还组织一个龙灯队伍,用竹子编织的龙,外面再套上五颜六色的纸,一节一节的,然后连接起来便是一条长龙。然后除了舞龙身体的十来个青年之外,还有几个敲锣打鼓的,还有舞前面龙珠的。其中龙头是最大,最重的,舞龙头的人必须是村子中有一定地位的人,而且体格要强壮,队长舞的是龙珠,父亲便是舞龙头。龙灯做好之后,父亲他们先在我们村子表演了一次,敲鼓的一阵的敲,或急或缓,或快或慢。舞龙的就要根据鼓声舞动龙珠,然后龙珠怎样动,龙头便怎样移动,身体也跟着移动。听着那鼓声,一会儿像是在打雷,一会儿像是狂风暴雨,一会儿又想是风起云涌,一会儿又像是雨过天晴了。龙便在空地上上下腾飞,左右翻转。所有的舞龙的人都赤裸着上身,虽然是在大冬天,他们都一点都不冷。一个个的全是古铜色的皮肤,在黝黑的皮肤上汗珠不停的滚落下来。当鼓声终于停止的时候,龙终于静在了空中,先微微的颤抖着身子,然后逐渐归于平静。我,兄长以及母亲不停的鼓掌,手掌都拍痛了。当他们停止了下来,母亲急忙拿着毛巾去给父亲擦汗,擦干了汗水,急忙把衣服给他递上去,让父亲穿上,说当心感冒。旁边的村民们就在一旁笑话母亲,说:“美芬啊,李廷德这小子没那么精贵,冻不坏的,我看你对他啊,就想对待一个刚出生的娃娃。”然后许多人就在那儿哈哈哈大笑。父亲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舞龙队伍组成了之后,他们便从一个村子到另外一个村子,还到镇上去舞龙。我和兄长最为好奇,也跟在队伍中,母亲见两个孩子都去了,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也无聊,去了还能照看我们,于是也跟去了。我们去了很多的村庄,许多人家听说有舞龙的进村子了,大老远就来迎接,然后要求一家一家的舞龙。村子里的小孩儿些就跟着,看了一场又一场,从村头看到村尾。有些村子中有文化人,他们便会在家门口挂上灯谜,舞龙的人都可以去猜,猜中了就要红包拿。我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是一个老工人,当舞龙灯的父亲他们来到他家门口的时候,他先拦住了队伍,然后喊了一句口令,我是记不清内容是什么了。龙灯队伍中的队长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什么都知道,然后站了出来,也答了一句口令。然后那老工人便哈哈一笑,双手抱拳,说:“请了!”队长也双手抱拳:“恭喜发财!”然后老工人便拉开嗓门喊道:“入门第一关,猜谜,看地上的布置,猜一件事。猜中者奖励红包二十元!”于是所有的舞龙灯的人便围着了那个圈在研究。我和兄长母亲也好奇的上去看了,可是根本看不出所以然来。地上放了一个大竹圈。圆圈中间放了四颗海椒和五颗胡豆,所有人都在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想,猜中了就有20块钱啊,这可比舞一场龙灯还强。这时父亲站了出来说到:“我猜出来了!”老工人看着父亲说:“请讲!”父亲地下头,指着竹圈说:“这个圈,代表圆,那四颗海椒,代表海,五颗胡豆,代表湖。连起来就是‘五湖四海过元宵’对不对?”老工人也是一脸激动,又作揖又拍手,仿佛自己送出了这二十元钱十分高兴一样,一边给父亲红包一边说:“好,猜的好,现在的年轻人不简单!”父亲才出了谜底,也很是高兴,母亲也是满脸通红。我和兄长那更是比吃了糖果还高兴。父亲便把红包交给母亲,让她保管。
日期:2011-02-22 22:19:17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