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那些事儿》
第25节

作者: 琼大零余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表演龙灯不只是拿钱那么容易,还有一些很危险的事情。当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在表演龙灯的时候,观看的人可以用烟花去烧龙,还可以扔鞭炮去炸龙,只是许多农村人家买不起烟花,而且这个习俗特别的残酷,舞龙灯的人都是赤裸着上身,烟花烫着是十分痛苦的。于是这个习俗渐渐的便没落了,但是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那一次父亲他们也遇到了,我们一行人一路数着今天表演了多少场,得了多少红包,大家有说有笑的很是高兴。然后走进了一个大院。进去之后,便有为老者来迎接,表示了欢迎,这个院子住着有二三十人,他们都枕戈待旦跃跃欲试的手里拿着烟花,虎视眈眈的看着舞龙的人。队长见了这架势,便转身对身后的青年们说,“你们要注意了,等会他们会用烟花烧我们,大家要咬紧牙关撑过去,队伍不能乱,打鼓的可以将节奏放快一些,我们动作快一些,跑动积极点,要烧不到我们的。撑一撑就过了。”很多小伙子,看着这架势有些怕了,就建议说:“队长,要不咱们不舞这个院子了,吃这么多苦,还不知道会给多少红包呢,我们也不少这一家。”队长立刻严肃了脸对着那小伙子:“不行,我们舞龙灯的,进了别人的门就不能退出,除非舞完了之后,拿到红包才能退场,这是规矩。”于是在队长的命令之下,所有的队员脱掉了上衣,一个个精神抖擞的,看着队长,听着队长的指挥。队长开始抖动着龙珠,于是整个龙的身体开始抖动,鼓声也开始响起。然后龙珠突然跃起,龙头也突然跃起,龙的身体便像一条波浪一样跃起。鼓声越来越快。龙珠开始绕着场子转圈,龙也紧跟着龙珠。突然龙珠向上一升,然后猛的一降,父亲他们自然一个个的跟着升降,龙身就像一条波浪荡漾着,龙珠突然加快了速度,漫天飞奔,闪躲不定,龙自然也紧跟在后面,追逐着龙珠,仿佛也将其一口吞下。鼓声越来越大。这是那些准备烟花的人也点燃了烟花,追逐着龙身,然后将烟花拿在手里,对着龙喷射,滚烫的火花不停的落在龙身,再滚落在赤裸上身的队员们身上,他们咬着牙,跟着队伍,上下翻腾。有几个年轻一点的小伙子,被烫得哇哇大叫起来,队长在前面一声大吼:“给我撑住!集中精力!”,看着无数的火花落在父亲黝黑的身体之上,然后滚落在地上。我和兄长吓得哇哇大哭,母亲急忙抱住我们蒙住了我们的眼睛。这一场表演,我感觉特别的漫长,许久之后鼓声才停止了。这时父亲来到母亲身边,满头大汗,身上许多地方都被烫红了,还有许多地方被火药喷成了黑色。母亲心痛的一边给父亲穿衣服,一边问,疼不疼?”父亲依然一副笑脸,跟孩子似的,擦着我和哥哥的泪水说:“本以为会很痛的,结果跑起来后,他们根本伤不着我们,一点都不痛,可惜就是龙的身体被烧坏了几个洞,明天得修补修补!”那场表演收入也是比较高,拿着红包,舞龙队便收工了,要回去修补了再出来表演了。然后大家便将今天的收入,分给每一个队员。队长自然是最多的,父亲的也不少,其他的队员也都差不多。大家拿着钱把刚才的疼痛都抛在了脑后。

  日期:2011-02-22 22:25:29
  然后母亲背着我,父亲背着兄长,我们一家四口乐呵呵的回家。一路上我们讨论着晚上吃些什么。父亲就问我们想不想吃水煮鱼,我们没有听过,便问父亲什么是水煮鱼,于是父亲便介绍了水煮鱼的做法:做鱼的时候,要那种肉质比较细嫩的鱼,然后将骨头和鱼刺,鱼尾,鱼头都剔除来,放在锅里,加上一些老坛酸菜,熬汤。味道要放得正好,还要加上盐和姜片。鱼的肉,要切成一片一片的,要尽量的薄,尽量的面积要大一些。然后将鱼肉用芡粉,鸡蛋,少许的盐搅拌。等到锅里的鱼汤熬成了乳白色的时候。用漏瓢将酸菜和鱼骨头盛起来放到鱼钵里(鱼钵是那时候一种比较大的器皿)。锅里面这时的鱼汤都是乳白色的,然后将鱼肉片装在漏瓢里,放进去一烫,立马弄起来。鱼片只能有三分熟,还能见到血色。然后将鱼片一块一块的铺到酸菜和鱼骨头的上面,此时锅里的汤经过煎熬之后已经很少了,也弄起来,从鱼钵周围倒进去,尽量不要烫到鱼片。此时的汤正好只能淹到下面的酸菜。然后锅里面将清油(是用油菜籽煎熬而成的,四川油菜比较多,炒菜喜欢用菜籽油,异常的清香)烧开。一边锅里烧着菜籽油,一边将胡椒,干辣椒,花椒,磨成粉,密密麻麻的撒一层盖在鱼片上面。然后再将葱细细的切成葱花,也是密密的撒上一层盖在上面。这时的清油烧开了,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慢慢浇灌在肉片上,要保证每片肉都要浇上。此时的耳边能听到“呲呲”之声,能看到所有的鱼片受热之后,一片片的翻卷起来,将上层的那些料卷在其中。然后满屋子都飘着香气。鱼片咬着口中松软适中,口感极好,还微微带着弹性……父亲一边说一边吞着口水,母亲也是,而我早就流得母亲满背都是口水了。当然父亲并没有做水煮鱼给我们吃,那时的家里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料。为了补偿,那天下午一回到家里父亲就给我们做了回锅肉吃,吃得我们满嘴都是油。

  日期:2011-02-22 23:02:05
  饭后父亲和母亲便躲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关上了门,母亲说要给父亲擦药酒,要我们自己出去玩。我和兄长就在外面的坝子里跑了几圈之后,觉得甚是无聊,于是又跑回家。见父母还在屋内没有出来,我就想擦药怎么会擦那么久。还不是的听到母亲在里面痛苦而兴奋的呻吟声。我就跑到门缝贴着往里看,相看看为什么这么久他们都还没有出来,到底在干些什么。通过门缝,我看到父亲大冬天居然光着个身子压在母亲的身上,显得很费劲的样子,嘴还不停的在母亲身上啃,母亲也紧紧的抱着父亲,身体不停的蠕动。我便告诉兄长,让他也来看。他看了后,一脸不屑的说:“这你都不知道,这叫亲热!”我于是就问兄长什么叫亲热,兄长吱吱呜呜半天解释不清楚,然后要我自己去问父母。我在外面等啊等啊,听着母亲一声比一声大的呻吟声,父亲越来越重的喘气声,最后一下子终于重归平静。然后父母才一起从屋子里面出来了,母亲脸上像喝了酒一样,满面桃红。我就一脸天真的去问父亲李廷德:“爸爸,什么是亲热啊?”李廷德觉得很奇怪我为何突然问起这个问题。便问我:“这个问题不是你们小孩该知道的,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啊?”我便回答他:“刚才我看到你压在母亲身上,母亲在很痛苦的喊叫,我问哥哥你们在干吗,哥哥说你们这是亲热。”李廷德立刻脸红到脖子上了,而母亲蒋美芬也低着头不说话了。李廷德便一脸严肃的说:“嗯,这是大人的事儿,小孩子不该问,等将来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今后爸爸妈妈在屋子里的时候不准偷看哈,记住了?”我认真的回答道:“记住了!”然后我看到父亲对母亲神秘的一笑,母亲的脸更红了。

  日期:2011-02-22 23:48:24
  那是一段幸福的时光,多少年来回忆起来仍觉得甜蜜无比。
  后来不久便开始了文丨革丨,这场文丨革丨葬送了无数个幸福的家庭,包括我们一家。那时候的我到了9岁,兄长10岁。我上小学2年纪,兄长上了3年纪。到文丨革丨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不用上课了,这是我们最为高兴的,然后村子里三天两头的有哪些带着红色袖章的人出现。第一次就来把李升平老太爷给抓去了,说他是臭老九,孔老二,脖子上挂了一块牌子之后就抓走了。那时在我们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尊敬李升平老太爷,人人见到他都要叫一声老太爷,然后恭恭敬敬的鞠上一个躬。然而这些带红色袖章的人居然敢押着李升平老太爷,当他们从我们身边走过的时候,我还是像以前一样恭敬的叫了一声老太爷。然后李升平停了下来,回过头来准备认清我是谁。他刚想回头,脸上就被带着红色袖章的人猛地一拳打在脸上,于是他低着头,继续往前走,再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了。看着李老太爷佝偻的背影,我一下子觉得这些带红色袖章的人太厉害了!连李升平都敢打!于是我急忙回去跟父亲说。父亲告诉我,这些人叫着“红卫兵”,然后他问我:“国强啊,你觉得李升平老太爷好不好啊?”

  日期:2011-02-23 07:29:31
  我回答父亲说:“好啊,他有好多的故事,我可喜欢听了。”
  父亲立马一脸严肃的对我说:“孩子啊,今后别人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说李升平时臭老九,孔老二,一定要打倒他。”
  我问父亲:“什么是孔老二啊?”
  父亲说:“这个你不用知道,今后你这样回答就是了,千万不能说李升平对我们好,就算我们心里知道,但是我们也不能说出来,知道吗?”
  我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点了点头。

  当时我觉得父亲奇怪极了,平时总是教导我和兄长不能撒谎,而这次却教我撒谎……如今想来真是世事弄人啊!
  日期:2011-02-23 07:30:57
  过后几天便有人闯进我们家里,我和兄长立即吓得躲进父亲的怀里,父亲却把我和兄长推到母亲的怀里。他们一进来,二话不说,便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推倒,然后翻箱倒柜,能砸碎的东西全都砸碎。我和兄长吓得不停的发抖,哇哇大哭,母亲用力的抱紧我们,躲在屋子的一角。我心想父亲一定会出手教训他们的,然而父亲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们将所有的东西都砸碎,将所有的角落都搜查了一遍之后,终于说话了。

  “谁是李廷德?”一个红卫兵问道,看样子像是这群红卫兵的头儿。
  父亲站了过去,抬头挺胸的回答道:“我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