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无罪》
第25节

作者: 江小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叶明明还是看重自己的事业的,她在这里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的平台,所以轻易不想离开。叶明明不能够想像自己回家当全职太太,一想就会发疯。好,那就再苦再累,也要扛起,所以她就在家、医院和公司三下里跑。 
  叶明明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走得急,双腿带风,与一个人撞了个满怀,正是李信东。他得了个空赶紧往医院跑,此时待看清是叶明明,叶明明却目不斜视地冲到马路上伸手叫车。李信东看着叶明明,无奈地向病房走去。自从出了事,叶明明就直接住回娘家,小保姆也收拾了东西抱了孩子一并前去。李信东又恢复单身汉的状态,吃饭不是粉就是面,有时在医院,有时在家附近,吃得他看见粉面的招牌就想吐。这时节的应酬也不是没有,但是他能推全推了,本来他也不是单位里的主要人物,大部分饭局于他也是可有可无,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改变了看法。

  李信东进到病房,没看到叶父叶母,却见到一个人捧着一束鲜花,提着个果篮,正是叶父早年的弟子,先前送来两万的那位。李信东同来人握了手,那人下意识地掏出一盒苏烟,递李信东一根,李信东摆摆手,指指墙壁上的禁止吸烟。那人笑笑。护士进来,李信东问了情况,护士说可以稍等。那人提议去外面走走,放下花和果篮,两人就向住院部外的花园走去。

  所谓的花园没什么花,只是走廊、小径、假山和青草。李信东心想医院里搞什么假山。那人却说:“老师这病需长期保养,信东兄以后多辛苦了。”李信东叹口气:“那是自然。为人子女的本分么。”心里却在说,辛苦只是身体受累,那是小事,什么时候精神上不再受折磨才是快意人生,身为男人却有这般诸多无奈。心事不可轻易外露,李信东忙抬头望天。突然记起此人好像姓李,便说:“李总真是费心了,事务繁忙还三番四次地前来探望,老泰山有此学生也是欣慰了。”李总笑道:“哪里哪里。”又一次递烟给李信东,李信东看看周围,有好些抽烟的男人,便接了,其实他不喜欢苏烟,感觉太甜,有点像女人家抽的,但是现在抽苏烟的人越来越多,中国人喜欢新鲜,给它贯以“品味、时尚”等词便成了一股潮流。两人抽着烟,李总又说:“您是本地人吗?”李信东说:“是,自小在南城长大的。”李总喜道:“信东兄,那我们算是本家了。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南城人,说起来只是长你几岁而已。”两人细说起来,原来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一所学校里念的,只不过差了十来岁,在学校里没能够碰到面而已。

  地理上的接近仿佛能使人心理距离也迅速地拉近,起码表面上看来如此。中学生选择朋友,邻居、同学概莫能外,年龄、阅历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只能以地理位置的相近作为主要取舍依据。李总、李信东已经是成熟的中年人,已经有着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但是这种很俗套的“套瓷”于表面上的热络仍然很奏效,如果你说中国人民不媚俗那真是不太可能。

  李总又说:“信东兄是堂堂大学生,真让人羡慕。想当年,能考上大学都是学校里的尖子。我也是尖子,不过是捣蛋的尖子,这辈子就这么虚度了。”
  李信东知道人家这是客气的恭维话,但是心里还是很受用,而且主要是人家的表达方式很得体很合适。现在你再说谁是大学生,等于是骂人。谁不知道大学里有些女生当小姐,男的找不到工作泡不到美眉嫉世愤俗全是愤青。
  “李总太过谦了。如今只有李总才可称得上成功人士。我们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噢。”
  两个人互相吹捧着,不知不觉走到假山跟前。李总说:“不过,我一直是很想上大学的,用个时髦的词就是‘大学情结’,这不,我上不了,就把宝全押儿子身上。儿子倒是上了,可是上完出来跟我们那会儿不一样了,连个工作都找不着。”李总说着,不住叹气。这些话说得很是诚恳,李信东也跟着叹气。
  就问:“上的什么学校?学的什么?”
  “就在南大科技人文学院读的,中文专业。今天七月份毕的业。在家里已经呆了几个月了。”
  李信东知道李总说的南大是南城大学,属于省教育厅管理,设在南城,那个科技人文学院李信东也略有耳闻,是二级学院,分数线较低,进门就拿四万学费,(四年,一年一万),这是分数到的学生,分数不到的话暗下里送的钱更多。

  “李总不想子承父业?”
  “唉,这小子对做生意不感兴趣,一心向往的就是当记者,成天做记者梦。可是现在媒体进人都要笔试面试,过几天《南城日报》招聘,我让他去考考试试,这小子却说就算我考上了人家也会把我挤掉。你瞧这是什么话,他不说他不好好学习压根考不上呢。”
  李信东瞧瞧李总,后者皱着眉头,说话的声气完全是恨铁不成钢的慈父形象,李信东看着看着也不由感叹为人父母难,操碎了心孩子还不领情,心里就生出许多同情。
  李总叹完气,又帮李信东点上一根烟,两个人在袅袅的烟雾中沉默了一会儿。
  李总突然说:“信东兄弟能不能帮个忙?”

  李信东看看李总,不明所以。
  李总忙说:“不会为难兄弟的,只要兄弟帮我引见一个人。”见李信东仍面露疑惑,李总便直说:“宣传部徐郡徐部长。”
  李信东恍然大悟。看来这李总也是个明白人,不愧是“成功人士”、“青年企业家”,他已经深深明了其中关系,就是说他知道李信东是不能够帮他儿子进到南城日报的,但是李信东可以帮他认识有这个权力的人,没有李信东的牵针引线,他根本无法接近徐郡,南城市委宣传部部长徐郡。
  李总见李信东沉默不语,便说:“如果兄弟肯帮这个忙,哥哥我是非常感激的。我,我不会亏待兄弟你的。”
  李信东忙说:“不是,不是那个意思。”李信东这才发现自己是非常嘴笨的,他定了定神,这才把心里想的告诉李总,原来那徐郡今年五十有六,是个脾气很怪的人,也可说是一文人,爱好古书画,钓鱼。他很不喜应酬,那年从外地调来一个人任市电视台台长,人来之后请他吃饭,他跑去钓了一下午鱼,硬是把一桌人给撂了四个多钟头。多少人想结交他,请他都很难请到。有的人办事是能绕就绕过,实在不能绕的也只好到办公室里硬着头皮找。要说到他家去,更使不得。他会把你晾在客厅里,自己跑去书房睡觉去了,他说他身体不舒服,你也奈何他不得。东西更不会收,他家里人都是受了严令的,保管会客客气气地送你出去。有送钱的,他没给送纪委都说是留了情面的。

  “那,怎么办呢?”李总发愁道。
  日期:2010-12-28 22:58:21
  “也不是没办法。只是不能走常规的路。”李信东想了想,徐部长其实有好几次都表示出对他欣赏之意,有一次他还拿出他写的字请李信东赏评,李信东照实说了,字的后半幅有些乱,感觉写的时候心不静,谁知道徐部长一听大喜,含笑看着李信东连连点头。最近徐部长常常拉着李信东去钓鱼,当然大多是星期天或者什么节日放假。往前正好是元旦节,趁着这个空儿偷闲出去钓钓鱼徐部长估计会很乐意。于是李信东就说出了他的想法:元旦节的时候,李信东邀请徐部长去钓鱼,到时李总也去,但要先去,装作不认得李信东他们,只管钓鱼,再寻机会接近徐部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