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七宗罪还是十宗罪?》
第31节

作者: 董永飞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25 09:22:54

  白衣人的感觉是准确的。
  正在黑暗的远处盯着他的是成正光凶狠的目光和枫红涛毫无表情的脸。
  对断了线索的刘挺峰案,成正光大队从排除朱长城杀人嫌疑起就开始寻找新的调查途径。他们在团伙活动频繁的地方进行拉网式的调查,从在押团伙成员中进行调查,从大量的破案的团伙案卷中进行调查,仍然没有“冷血”或“瘦仔”的一点儿踪影。

  夏雪花是听杨扬说的。杨扬还曾经约了几个姐妹来看过夏雪花的演唱。除了看到夏雪花缺乏文化底蕴的艳丽之外,她们发现这个带有乡村纯朴气息的女孩有一股执拗的个性。
  成正光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如此潇条冷落的娱乐市场中夏雪花一枝独秀般的火爆与人气。
  这里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谁有这么大能耐捧红一个民间摇滚歌手?
  黑暗中,成正光盯着白衣人的目光如一道一往无前的光芒,似乎要穿过他那身体面的外衣,而看穿他黑暗的历史。
  从成正光凶狠的目光中,枫红涛知道,他正在寻找对这个陌生狂人下手的机会。
  枫红涛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夏雪花。她的歌声是放浪的。但是在那富有金属音质的和声中,他又听到某种女性的委婉和柔情,这女子艳丽的相貌中明显还有一种乡村般的真诚朴实。是因为她目光中毫无遮拦的热情吗?
  而那个撑足了排场的白衣人,用什么打动了她的心?

  白衣人挥手时好象只是浅浅地示意一下。他的身后立即就跟上了五六个随从。
  杨扬轻蔑地说:“这么拿大的人,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枫红涛:“圣经里说,上帝让谁死,就让谁先疯狂。”
  杨扬:“你见过上帝?”
  枫红涛:“何止是见过,她还吻过我呢。”
  枫红涛终于笑出了声,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
  “你不知道,你笑的时候最可爱的,以后,多笑些不好吗?”
  杨扬喃喃地说。

日期:2011-01-25 09:24:07

  23
  全国“打黑除恶”电话会议后,公丨安丨厅长王平提议马上召开带有落实性质的H市黑社会犯罪形势分析会议。会议结束时,已经快要八点了。
  冯凯成深深呼吸了一口迎面吹来的劲风。他没想到,市委书记张浩天居然也赶来参加了会议。他点了刘挺峰案件,说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杀人案。到底是什么性质,你们研究,破了案,就真相大白了。作为省委常委兼市委书记,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形体姿态,都有某种含义。在说到刘挺峰案件时,他温和地问韩光局长“这个案子听说搁浅了,还有希望破吗?”但他的手向前一挥的时候,是一种决心的表示。韩光局长干脆地回答“这个案子是有困难,但我们肯定会拿下,我相信我们的民警。”

  刘挺峰案必须要破!冯凯成相信,市委书记的决心不仅仅是说这是一起未破的案件,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说,这个案件必须破。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关注这起案件?
  天怎么这么黑呢?
  冯凯成不禁向空中望去。大堆大堆的黑云映着城市之光急速地由东向西涌动,遥远的闪电过后是一阵沉沉的闷雷。
  月黑风高,就象要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作家常用这个词来渲染阴谋发生时的气染,是有道理的。
  “支队长”。
  “是正光,你有事吗?”
  “我们在会上给点名了?”
  “没有。”冯凯成淡淡地说:“只是要我们尽快破案。”
  “这天怎么这么黑?”冯凯成又望了望天空。
  “明天早晨台风登陆。”
  “要是罪犯选今天晚上作案,咱们在现场可是什么都捞不着。”
  成正光脸色阴沉,仍就是那副凶狠的目光,“他们也该行动了,已经八个月了,连一起大案都没有,简真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连续摸了几十个团伙和上百名成员,没有一点儿关于刘挺峰案杀手的影子。成正光着实有些着急。

  “如果对手不动,恐怕只能等待时机。”冯凯成阴沉地说。
  诸葛明的等待是他教给他的。
  冯凯成刚走进办公室坐了下来,指挥中心就报告,说大约8点钟左右在世贸中路发生一起枪击事件,没有伤亡发生。巡警和刑事技术部门都去看了现场,没有异常情况。
  “枪击?什么枪?有没有目击者?”冯凯成连续问道。

  刑事技术员和巡警说,因为没有伤亡,他们没有详细了解。但是,附近一家杂货店的售货员说,他看到有几个人在一辆车旁边发生争吵。大声说话的是一个本地口音的男人,一会就响了一声,肯定是枪响。之后,几个人乘车一起走了。
  冯凯成又望了望窗外阴云密布的夜空。这是一场什么样的事件?争吵——枪声。冯凯成又想起了那个“冷血”,想起刘挺峰案中奔跑着射击的冷酷的杀手。
  “正光,你派两个中队的人,同刑事技术员再去现场,我也去。”
  冯凯成的目的是查找枪弹壳和询问售货员。售货员说的情况大体一样。他肯定地说,刚才的枪声是军用枪支的声音,因为他原来在部队就是军械所的志愿兵。但就是找不到弹壳。
  “要不,明天再找吧,你看这风太大了。”技术员说。
  “不行,今天必须找到这个弹壳!”冯凯成顿了顿,向现场二十来名刑警大喊道:
  “每人一平方米,用现场勘查灯照明,搜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一支手枪,弹壳弹射的距离不会超过10米,怎么就找不到?”
  “找到了!”刑事技术员惊喜地喊到。
  通过枪弹检验,这个弹壳与杀死刘挺峰的“七七”式军用手枪是同一支枪。
  “同一支枪?这次可不会错?”冯凯成又追问一句。
  “没错,我的鉴定错了,你治我渎职罪。”
  “好,这次你跑不掉了。”冯凯成感到一种无名的兴奋。
  “通知各侦查大队,立即集合,全副武装待命。”
  集合待命,这只是他的直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会不会还有什么事,冯凯成没有把握。但他有一种预感,一定会有大事发生。
  引起冯凯成注意的不是黑夜枪声,也不单是几声争吵,当然也不是他们一起乘车而去。引起他注意的是这个看起来不引人注意的小事件发生的顺序,而最重要的是,这支枪曾经是杀死刘挺峰的杀手使用过的。嗜血的杀手要干什么?

  争吵——枪声——车走。这不仅是今夜事件发生的顺序,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争吵引起了枪声,枪声导致车走。如果是这样,这个事件的目的是要车走。那么,车走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报复杀人是可以就地解决的。对罪犯来说,延长作案的时间就是自杀。或者是抢劫,既抢车,又抢人。然而,抢劫的目的是财物,事件发生已有一个多小时了,还未接到受害人的报警。眼前的事件是有争吵,有枪声,随后又是双方一起乘车离去——有一方是被挟持的!
  拘禁,或是绑架勒索?冯凯成推测着。
  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会提出什么要求?
  钱!可是,这个时候,深更半夜,筹集大额的钱是不容易的——费这么大周折和风险大概不会是为了一个小数目。如果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那个嗜血的杀手会留下活口吗?
  冯凯成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迅速思考着应付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对策。一团团烟雾随着他移来移去。

  而被绑架者的亲友,会不会选择报警?会的,如果他们无法用金钱赎买人质,他们一定会求救于警方。
  一旦得到报警,已集结完备的人马可以马上出击。
  还要让120紧急救护车一起行动,万一被害有抢救的可能,他将是罪犯的第一个证人,也是这次犯罪的第一线索来源。
  还必须准备好一个中队,守着报案人接听罪犯的电话。
  而现在,必须派出大批警力,拉网式巡逻发现被劫持的车辆。

  三十分钟后,冯凯成的考虑结束了。
  “成正光大队留下一个中队,与四、五、六三个大队待命,其余大队马上出发,目的是发现可疑的车辆,一旦有明确目标,随时通知你们!”
  再有半小时就是午夜12时了,仍然没有报警的消息。
  不过,冯凯成相信,他们肯定会接到报警。
  只要一接到报警,目标就明确了——杀人的机器开始了运转。
  而他追踪捕捉杀手的机器将更加高速运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