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委会老河工:讲讲黄河古道中的诡异故事》
第20节作者:
菡萏暮霭 2011-4-15 23:55:00
那金民日采斗金,虽然一辈子采的金能堆成金山,可是到头来却连一粒金沙也留不住,最后只能穷困交加,含恨而亡。久而久之,金民便悄悄集合起来,大家各自拿出一辈子的采金经验,经过一步步补充和增补,口述了一部惊天动地的寻金之法,秘密传给后人,这样一代传给一代,只希望后世子孙可以自行寻金,再不受官府压榨。当然了,这定水分金之法既然能点石成金,当然也引得外人虎视眈眈,所以金门一派行事低调而诡异,非金门后人绝不可能知道其中细节。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金门逐渐在民间分为了四脉,分别是“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有道是“分水定金”、“观山寻脉”、“潜渊夺金”、“凌云淘金”。
这时候黄晓丽傻乎乎地问,这采金就采金呗,为什么还要分成几个不同的门派?
我其实也不大懂,不过从前在祖上的笔记中当故事看过一些,那笔记中写了好多寻找金苗、探金脉的事情,黄河古道,大山断崖,当成探险故事看,却是别有一番风味,至于其中的深意,却是从来没有深思过。
这时候听黄小丽一问,我便胡诌道:“黄小丽同志呀,这次不是我要批评你,你确实要好好补充补充古代文化了。你别看你是正经高小毕业,可是论起来古代文化知识,你可是大大不如前辈我了。你可知道那‘分水’、‘开山’、‘掘洞’是怎么回事,那就让在下给你慢慢道来。”
那“分水”之说,乃是寻金的一脉法书,说的是这一派专门在水中寻金,那“分水”一派传承千年,自有一派规矩和法术。
首先要学会看观山看水,寻找水中的一脉金线。
观山也就是看水边的大山,是不是藏金的山。
什么是藏金的山?
藏金的山有一种特别的形状,是一种倒元宝状,也像一个馒头状,这种山最可能出金脉。
藏山好看,但是辨水就难了,这是一门技术活。
2011-4-16 0:36:00
这辨水是采金的术语,说的是从水中找出金线,最后根据金线的走向一路发现金矿。金子埋在岩石里,经日晒雨淋,风吹霜打,岩石开裂,石头里包的金沙就顺着雨水流到了河里,顺着河水一路往下游走,懂行的人看到一粒金沙,就会顺着水流和河湾的脉络去寻找金线。
金沙就是被雨水冲到河里的小金沙粒,有的地方多点,有的地方少点,混在河底下的黄沙里,白天看不出来,要等晚上举着松明做的火把,人从水中一路照过去,要是火把和水面的角度对,就从看到河底下有一条金线,闪闪发光,这条金线就是混在沙子里的金沙粒,顺着金线走,走到头就有可能找到金脉。
说到这里,给大家讲讲什么是金脉,金脉的成因又是什么。
金脉,就是黄金脉藏。开金矿开采的叫矿脉,老百姓也叫金线。五行中曰“土生金”,这生金之“土”,就是花岗岩。花岗岩是金脉的母岩,焚烧水泥的石灰岩是没有金子的,但是有了花岗岩也不一定就有金子,这个还要有一定的地质条件。
花岗岩能不能成金脉主要看两点,一是看有没有断裂,二看有没有岩浆。中国有一个郯庐大断裂,纵贯渤海外,金脉分布在了次生断裂中,也就是蓬莱地区的潮水、龙山店、徐家集这块,这里也就形成了大量的矿脉。
还能形成金脉的,就是火山岩浆,在生成岩体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能量,这巨大的能量能使金富集,在断裂中形成了富金石英脉,即我们所说的矿脉。
找到金脉之后,就离金矿不远了,但是金脉也需要“观脉定位”,就是根据岩层中金脉的纹路和走向,判断出金层的所在地,然后摸脉定金,就能顺着金纹的脉络找到金层,金层就是金矿石,金层也分成色好坏,有的含金量高一些,有的含金量少一些,然后将金层里的金矿石剥出来,用王水溶解后,磕出来,就是金子了。
2011-4-16 0:55:00
这个“观脉定位”,考验的就是个人的眼力界了,好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哪里是福矿,哪里是死矿,也有人千辛万苦找到金脉,但是凿空了半座山,也找不到金层。也有人辛辛苦苦找到了金层,但是开采不了几天,突然金层断了,血本无归,最后走投入路跳崖自尽的。
这些事情,在寻金路上都太常见,寻金路上,白骨累累,那金山下摞的一层层全是人骨头。
我装模作样感慨了一番,其实这里面的好多话都是从我祖上那本笔记里生剥硬套出来的,虽然有些混乱,但是蒙这小姑娘是绰绰有余了!
黄小丽果然一脸憧憬地看着我,激动地问我:“老白,不是,白大哥!那你懂分水采定金之术吗?”
我随口胡扯道:“那分水定金之术,虽然晦涩,但是本是我白家祖传的本领,在下虽然不才,但是也颇懂得几分。”
这话半真半假,但是倒不全是我自己托大。
我祖上白家,本是黄河八大王之一的白大王。
黄河八大王好多是传说中的人物,但是也有真人演绎上去的,我祖上白公因为治水有功,被黄河两岸百姓称颂,后来被载入到黄河治中,成为了名镇一时的八大王之一。
“白大王”,姓白名英,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在山东江上县颜珠村,明朝初年,因治运河水患有功,被监修官员工部尚书宋礼看好,在清雍正年间,白英被封成了黄河上赫赫有名的白大王。
民间对于白大王的传说很多,在今天山东江上一带,至今流有《白英点泉》的传说,说的是运河皇船因缺水被困,官家命老百姓引水接济运河,白英指地为泉,跺地出水,才救了引水的千万百姓。
不过我也一直有疑惑,在我白家家谱上都明明白白写着,我白家自明朝时候起,累世为治水功臣,为什么却又要留下一本“分水定金”笔记?
难道说我祖上治水只是一个幌子,却是那民间“分水定金”的高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