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段我外婆年轻时惊心动魄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
第3节作者:
菲清菲古 赶到陈汉奸的家时,家里还是黑灯瞎火。夏兰还是负责放风,她呆在离房子远一点的地方。傅玉彰就躲在房子门口的一颗老树背后,打算等小武进到书房,给出暗号,他就开始炸鞭炮。
第一次做这么伟大的事情,夏兰的心跳从来没有跳的那么快过,她一直控制自己要冷静,要清醒,但是心中“扑通 扑通”的在她耳边狂轰滥炸的。。她有点烦躁,而且,唐绍没有来,她总有点不好的预感。
谁知道,小武刚从窗户爬进屋,不等一会,陈宅就灯火大亮,一阵嘈杂声夹着鸣枪的声音,夏兰突然清醒了,计划失败了。。。陈宅里的黑灯是假的,他们中了埋伏了。。小武。。。那声枪声是不是被他们打死了。。
她失去了判断,冲出来就要往房子里冲,被傅玉彰一把拦下了。而且傅玉彰应该是以“熊抱”的姿势将她揽入怀中,捂住她的嘴,叫她冷静。
很快小武被揪着托了出来,他没中枪,抓他的人正是上海警局的人。夏兰眼睁睁的看着小武被带上车里开走了。她突然觉得很愤怒,她联想起唐绍的失约,想到他一开始就反对他们的计划,所以,其实他一开始就不想参与这场暗杀,但是她和傅玉彰又那么积极,唐绍无奈,只能假装同意,然后告诉陈大汉奸,在他家中布下埋伏。
抓捕小武呢,是虚张声势,杀鸡儆猴,当然,唐绍一定不会伤害到小武,所以把他抓走也就是让她和傅玉彰死心,不要再做这样以卵击石的事情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夏兰得知小武以盗窃的罪名被关押了起来。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唐绍是为了制止她的行为,才想出了这个办法。这个事情,让她对他的感情一落千丈,而且行动失败后,她一直没有去找过他,他也没有来找她。
而当时的傅玉彰呢,傅玉彰积极的表示要把小武救出来。他当时在上海认识“抗日救国后援会”的朋友,其中有朋友表示认识监狱长,傅玉彰想通过这个朋友的关系,看能不能把小武给放了。
日期:2011-01-10 18:39:24
傅玉彰从东北流亡到上海以后,一直和一批上海的先进青年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那还是七七事变之前了,上海还没有沦陷,中国的半壁江山已经火烧眉毛了,但是这边还在敲锣打鼓,傅玉彰和那时候每天都在和同学在一个废旧剧院里排演进步话剧。
他带给了夏兰许多新鲜的,她从来没见过的事情,他身上的革命理想主义热情也点燃了夏兰。她意识到自己和唐绍的婚姻也正包办的封建产物,也许正是那个时候,她打算离开上海,离开父亲的掌控,离开唐绍。
然而,她和唐绍自小青梅竹马,就算谈不上爱情,也有着兄妹般的感情。自从那次失败的行动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她去法租界,得知他已经很多天没有来上班。夏兰有点担心,就去了唐绍家。
唐有年招呼了夏兰,告诉他唐绍临时被调去南京执行任务去了。唐伯伯顺便教育了一番夏兰,让她不要听信那些狂妄无知的反动分子的言论,让她只管好好念书,医学院毕业和她就和唐绍成婚,并且打算把夏兰安排到军医处工作。顺便还教训了她几句,说暗杀完全就是他们不自量力,好在他及时控制住了局面。
夏兰在心里大骂唐绍的无能,懦弱,果然是他伙同他父亲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她心里恨的痒痒的,埋怨他的背叛,于是,在情感上,更加倾向了傅玉彰。
而事实上,这也是夏兰很多年后才知道的真相。唐绍的确在最初求助父亲办了陈汉奸,但是唐父却否认了陈的汉奸身份。唐绍没有将暗杀的计划告诉父亲,但是唐有年这个老狐狸很快就掌握了他们的行动。并且在行动当晚将唐绍软禁在了家里。
陈汉奸家的埋伏,也是唐有年布下的。唐绍当天晚上在家里简直疯了,甚至自残反抗父亲却毫无用处。第二天他得知小武被抓,他一时之下难忍心中的悲愤,就离开上海,去了南京一旧友家中。一来,他想
日期:2011-01-11 00:22:43
于是乎,唐绍就甩手走人了,去了南京。现在看来,他这个行为多少有点不负责任,外加不冷静,公子哥任性的一面就显露出来了。但是我想,唐绍当时的内心一定很痛苦,很纠结……
傅玉彰的突然出现,让原本那个虽然叛逆但是还是很单纯的夏兰,变得有点陌生,在他看来,夏兰的身上突然多了一股邪劲,他不清楚傅玉彰给她灌了什么迷汤药。
而这个傅玉彰的前史到底是什么人?
大致是这样的——当时的局势是,自1936年西安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的相继发生后,西安事变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了1937年初,东北已经沦陷,蒋介石却还在强调“攘外必先安内”的愚蠢论调,消极抗日,积极剿共。
傅玉彰算是当时东北大学生的激进代表,也和当时东北抗日同志会的人员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要说这个东北抗日同志会,其实就国民党东北军当中主战派成立的一个组织,代表人物包括苗剑秋等,他们大多都是东北籍的军官,东北的沦陷让他们身陷水深火热中,而当时东北军当中还有一部分是对蒋介石言听计从的妥协派,反对和中共停止内战,统一抗日。
但是渐渐地,随着西安事变后被关押的一批东北军官包括张学良在内,迟迟没有释放,这批东北军当中的主战派愈发的激进,面对当时东北军上层的妥协派,他们打算采取暴力手段推翻蒋介石在东北的领导权,干掉东北军当中的妥协派,彻底掌权,然后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其实这个事件,中共当时的高层也在其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于是他们就选择了王以哲这个人,王以哲是东北军当中的核心人物,同时他也是主和派的代表,对于蒋介石的命令他是绝对的服从,同时也希望赢得蒋介石对东北军的信任,从而放了张学良。.....
日期:2011-01-11 01:13:1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