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段我外婆年轻时惊心动魄肝肠寸断的爱情故事》
第4节作者:
菲清菲古 但是王以哲的“良苦用心”并不被军内的激进派承认,于是,东北军当中的激进派还是发动了政变,就是当时的“二二事件”,发生在1937年的2月2日。王以哲被乱枪打死,但是没想到王以哲的死大大超出了中共当时对局势的预计和掌控,由于王以哲在东北军当中的威望,他的死激怒了身在前线的数万名东北军的怒火,他们誓言要替王将军报仇,这么一来,东北军无疑要形成内部大屠杀的惨面。。然而趁此局面,蒋介石更加有理由瓦解东北军,彻底瓦解张学良的军事力量,重组军事力量,西安事变的成果也将荡然无存。
虽然中共对王以哲的死十分震惊,但是还是出面解决了一些善后问题,疏散了参与此次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人,苗剑秋被安排至日本,傅玉彰也参与其中,在中共的安排下,他一路辗转去了上海。
这就是傅玉彰的前史部分。
继续说,当然,这一段的故事当时他并没有说给夏兰听,夏兰只知道他是东北逃亡来的大学生。但是,在傅玉彰的描绘和开导下,夏兰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中国当时的局势,也让她知道了人民所在经历的苦难。在这之前,她的眼里只有上海这片视野,当时的上海,还没有兵临城下,在法租界,舞厅酒吧还依旧歌舞升平,公子小姐每天打情骂俏,小姐们都还在聊脂粉风月。她才意识到,游游行,喊喊口号是多么无力,她需要和傅玉彰一起投身革命,蒋氏的政权一定要被推翻。
听到“革命”“推翻蒋介石”这些话从夏兰嘴里说出来的时候,绍卿觉得幼稚而可笑。他去了南京的姐姐和姐夫家,同时也在和父亲对峙,要求父亲早日放了小武。
唐有年答应唐绍可以释放小武,但是交换条件是他回到上海,继续去法租界当差。唐绍卿同意了。
日期:2011-01-11 02:50:25
就在这个时期,我的舅爷爷,夏兰最小的一个弟弟出生了。这是1937年5月的事了。江老爷有四个女儿,大女儿春棠,三女儿秋梨,四女儿冬梅。但是对江老爷来说,这个迟来的儿子才是他的命根,是江家唯一的香火。大姐春棠嫁给了南京的一个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个军官,妻子惠氏还有三个女儿陪在身边。
儿子出生后,江老爷就在家里大摆酒席,老来得子是他最大的喜事。
这个时候,小武被释放了出来。但是很搞笑的是,夏兰认为救小武出来的人是傅玉彰,而且托傅玉彰的帮忙,她也去狱里探视过小武。所以夏兰和小武都很感激他。而傅玉彰呢,也欣然地接受了夏兰他们的感激,也许他自己也认为是自己管监狱的朋友提供了援助。总之那个乱世年代,小武稀里糊涂的就被释放了。
没几天,唐绍卿从南京回到了上海,重新回到了法租界就职,而且按照当时的说法,绍卿还升职了,当然这也是唐老爷的安排。不过夏兰对他就更加鄙视了。绍卿后来去找过夏兰,见到夏兰和傅玉彰在排话剧,心中一阵强烈的醋意和失落感,但是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又不愿意表露出来,客套地打了个招呼就回去了。
现在想来,绍卿的个性应该是羞涩而压抑的,至少20来岁的他是那样的。对于自己未婚妻的渐渐远离,他既没有表现出男人该有的占有欲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和傅玉彰一绝你我的气势。他心里很喜欢夏兰,但是可能那个时候,他也不懂什么是爱。夏兰就是一个他从小就需要他保护的小姑娘,那个时候,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失去。所以他没有一点行动。
日期:2011-01-11 03:11:05
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上海也危在旦夕,在我舅爷爷刚满一百天的时候,上海遭到了日军的一场大规模空袭,看着嗷嗷待哺的舅爷爷,江老爷心中痛苦万分,儿子刚出世就赶上了战争,能否平平安安的长大,都难以叵测。
就在这个时候,江老爷收到了大女儿春棠从南京寄来的一封信,信里告诉他国民政府将在不久后迁都重庆,让他尽快带领全家迁往重庆,她也会在重庆与父亲汇合。
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年幼的儿子,江老爷一定不会离开上海,他的所有家业都在上海,但是为了让儿子平安长大,现在全家搬去重庆,成了唯一的选择。将来到了重庆借助大女儿和大女婿的力量,他的生意也许还可以东山再起。而上海,已经绝不是可留之地了,轰炸已经来过一轮,再来一轮的话,搞不好家破人亡。
于是,某个晚上,江老爷把妻子和三个女儿叫到一起,开了一场家庭会议。宣布了全家要迁往重庆的事情。
日期:2011-01-11 18:09:17
江老爷的搬迁计划是这样的:他带着妻子还有小儿子,三女儿秋梨,四女儿冬梅坐船赶往重庆,而夏兰就暂且留在上海,托付给她
唐伯伯照料了,反正迟早也会和绍卿结婚。一来是如果拖带家人太多,行动上会很不方便。而且万一有个不测,江家还能留下活口
。二来,唐有年在上海的实力也让他放心,法租界的地盘现在相对还很安全,绍卿对夏兰的感情也让他信得过。
唐有年那边,江老爷已经联系好了,如果上海这边失守,唐有年就带着儿子还有夏兰跟随国民政府军撤退。
江老爷对全家宣布完这个事情后,夏兰什么话也没说。不过,真正的去想象江老爷的内心,也实在是百般无奈,把夏兰独自留在上海,虽说有绍卿一家的照顾,但上海局势动乱,日本鬼子如疯了般失去理智,夏兰也是他的心头肉,这一别能否再见都是个未知数。但是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儿女情长已经容不得多想,三天后他们就要成行。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夏兰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乖顺的女儿,她早就打好了心里的算盘。对,她要和傅玉彰私奔,离开上海,前往延安。她坚信国民党已经无力抗日,傅玉彰给他规划的红色革命蓝图已经在她的心里开出了一朵花,他要带着她去延安,去参加红军,彻底甩掉与资本家的任何干系,而未婚夫绍卿早已被他抛在了脑后。
日期:2011-01-12 03:45:18
是爱情吗?我觉得不是。。。应该是信仰,一种新的思想点燃了夏兰,傅玉彰给她讲述长征的故事,给她展现离开上海这块十里洋场的腐旧之地,中国的江山依旧被红色之火僚燃,国民党将会穷途末路,光明在哪里,希望就在那里,真理在谁的手中,胜利就属于谁。当时的傅玉彰和中共一直保持着联络,作为进步青年,傅玉彰有中共给他的介绍信,他要和夏兰一起去延安投身革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