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事——地质勘探中的诡异事件》
第6节作者:
陈广言 我这个人很小心,所以下来前我专门去检查过绳子,由于树到我们要降下去的位置比较远,所以我们的绳子是有接头的,但是接头处被队员们打了牢固的天蚕结,我拉过,确实很结实。
可现在这本来应该很结实的绳结不知道怎么滑开了,于涛就倒吊在我下面,我手里抓着他的一只脚,被他的重量拉的也往下坠。
这时候我们离老邢他们最多十米,我清晰的听见老邢骂了句粗话,上面的慌乱在他的指挥下很快平息,拉住我的绳子又开始一点点往上升。
我拽着于涛几乎脱力才被拉到平地上,掏出那根几乎要了于涛命的人参放在地上给大家参观,于涛的脸色也有点发白。
老邢没过来看人参,他仍在仔细的检查绳结。那个绳结确实不是断开的,而是滑开的,刘觉正怯怯的等着老邢骂他,绳结是他打的。
于涛爬起来,拍拍刘觉:“连根绳结都给我打根滑头的,真以为我是猴子啊。”
刘觉一脸快哭出来的表情:“没有,我真没有,我检查过的,不可能有问题的。”
老邢摇摇头道:“接头应该没问题的,你们下去前我也检查过的,只是不知道回事,居然滑开了。”
我撑起身子,拿着水壶走过去递给于涛:“我也检查过,确实是绑结实了的。”
于涛抓抓头发,也一脸不明白的开始研究绳结,老邢看看了还在互相传递着观看人参的队员们,悄声问我:“那玩意儿值钱嘛。”
我点点头:“应该吧。”自几千年前开始,野山参的身价就从来没下来过。
“这个东西你采来的,你收着吧。”老邢的声音很小,大概是听许老师说过我的家境。
我摇摇头,望着差点把命搭进去的于涛:“这是大家的,出去再说吧。”
“那你先收起来吧。”老邢沉吟一下:“出去以后再说,反正给其他人也都不知道怎么保存。”
“行。那玩意儿还得处理一下,要不会坏的。“我回答老刑,眼角瞟到本来和我们站在一起的于涛和刘觉已经走到树那边去了。
刘觉依然是一副快哭出来的表情,因为自己失误差点害死革命战友的罪名确实不小,想没有心理负担都办不到。
于涛反而是在安慰他了,两个人站在树旁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们站的地方是在一个较缓的山坡下,那片山坡上的树木不是很多,稀疏的长满了灌木,我正想招呼他们回来,就看到一个三人合抱的巨大黑球呼啸着从山坡上滚下,往于涛他们头上砸去……
日期:2011-6-22 22:46:00
我眼见巨大的黑色圆球沿山坡滚下,直直砸向于涛和刘觉,这黑球来的很突然。我想出声提醒他们躲避,但是喊声却象被堵在了嗓子眼,只发出半个短促的音节。
还好那东西动静不小,正和刘觉说话的于涛听见声音不对,抬头一看有东西砸来,电光火石之间往前猛扑出去,顺道蹬了还在发呆的刘觉一脚,把他往后踹了出去。
那个圆球重重的砸在于涛和刘觉逃开后中间留出的空地上,我还没来的及喘口气,7、8个同样巨大的黑球再次从山坡上砸下来。
于涛刚从地上站起来,立刻被这阵势惊呆了,连咒骂都只骂出半句,半蹲着就地一滚,姿势虽然不好看,但很有实际效果,滚出的这几米堪堪让他躲过第2轮的连续黑色巨球。
相比之下,刘觉的反应就比于涛差多了,他本来被于涛踹的离黑色巨球要远些,但是也不知道是被那脚踹蒙了还是怎么,完全呆在了原地,第2轮的巨大黑球有个擦上了他身体,带的他整个人往前冲了一步才歪歪扭扭倒在了地上。
营地那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本来在传看人参的队员们全冲了过去,几个拉于涛,几个拖刘觉,也来不及看人怎么样了,拼命的往营地那边拉。
那7、8个巨大的黑色圆球冲到山坡下,狠狠的撞在离我们营地稍远点的树上,滚动好一阵才慢慢停下来,一股浓烈的鱼腥味随之传了过来。
张老头在营地那里跳着脚也不知道在骂什么,我和老邢也冲了过去,牛牧正在查看于涛的情况,钉子在查看刘觉的情况。
于涛看起来还不错,就是脸色有点发白,换成任何人一天之内在鬼门关前转两次,脸色恐怕都不会太好看。刘觉的状况就不太妙了,被黑色巨球擦到的半边身子已经开始红肿发烫,也不知道只是皮外伤还是伤到了内脏,不过好在神智还算清楚,一叠连声的在喊着疼。
张映发、高焕成、孟祥国那几个胆大的已经跑到黑色巨球那边去了,我远远的瞧见他们还没走到黑色巨球跟前就开始呕吐,估计是被那浓烈的鱼腥味熏的。
老邢看着钉子检查完刘觉,抬眼找到了张老头:“张大爷,这是怎么回事?”
张老头的脸色看起来居然比于涛还白几分,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抱歉还是尴尬:“邢队长,我也没想到会出这种事。”
老邢皱了皱眉头,现在那股鱼腥味已经传到营地这边来了,他指了下那些黑色巨大球:“那些是什么东西。”
“唉!”张老头长叹一口气:“都是队上那些女娃子太懒,搞些莫名堂的东西,才伤到了你们这些上面来的工作人员。”
“啥?”老邢听天书一样望着我:“莫名堂是啥玩意?”
我撇嘴,问张老头:“究竟怎么回事?”
张老头裂了下嘴,扯出半个笑容后又觉得不妥当,毕竟伤了上面来的革命同志不是小事情,于是只好尴尬的指着那堆黑色巨球对我说:“那是折耳根的嘛,陈同志你该认的啊。”
“啊?!”这回换我惊讶了:“折耳根?!”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是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鱼腥草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名医别录》。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鱼腥草是惟一在原子丨弹丨爆炸点能颃强再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用于肺脓疡,痰热咳嗽,白带,尿路感染,痈疖等。
四川这边喜欢把鱼腥草凉拌着吃,无论是土外面的嫩芽叶还是土里的根都可以吃,我家里也吃过,不过那都是一小束一小束被早起进城的农民挑着沿街叫卖的小野菜,哪有这种磅礴的气势。
听了张老头的解释我们才明白,原来现在实行公共食堂,生产队的人都在一起吃饭,吃饭的人多了,下饭的菜自然缺乏。好在靠着大山,野菜还是不缺的,就把队里的妇女们组织起来上山打野菜,一天算几个工分。
这大山里日精月华,空气又潮湿温润,正是鱼腥草喜欢生长的环境,所以它们的地下根系相当发达,长度可达十数米,而且一长就是一大片。
生产队里的妇女们把鱼腥草连根挖起来,因为没有壮劳力往山下运,所以就想了个省力的办法,由于鱼腥草长的象一根一根的细绳子,柔韧性很好,可以很容易的团起来,她们便把这些十数米的鱼腥草团成一个个几人合抱的大球,找个相对平缓的山坡推下来。
这样一路从山上滚落下来的鱼腥草,外面那几层虽然会被碰撞的稀烂,并沾上泥土草屑变的漆黑,但里面却是完好的,到了平坦的地方把外面的那几层扒去不要就可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