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1943-1944):最危难的岁月(40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最真实的记忆)》
第53节作者:
李幺傻 日期:2011-01-27 22:25:37
【4-5】
桂系三巨头多年的苦心经营,让广西全民皆兵。桂林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那些年,广西人人会打枪,又齐心,外省的军阀土匪都不敢进犯,只要听到什么地方打枪了,家家户户的男人提着土枪就赶过去帮忙,没有枪的,就抄砍刀。广西人打架不要命,打仗更不要命,民风太剽悍了,任何一股外来势力进入广西都害怕。
广西民间多藏枪自卫,民国时期也没有在民间禁枪。而且,广西民间能人很多,这些能工巧匠能够仿造出各种手枪、步枪,甚至有的铁匠拿着别人的枪支,拆开再装上,第二天自己就能打造一付,中国民间从来就不缺少智谋之士,缺少的是能够引导他们走上安定富裕的领导者。
奇怪的是,拥有枪支的广西那些年相对安宁,少有战事,而且土匪也很少。广西老人们解释说,因为枪支让独裁者感到恐惧,不敢胡作非为;让土匪感到胆怯,不敢随意劫掠。枪在手中,就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和家园。
三巨头经营的广西,无疑是历史上广西的鼎盛时期。
三巨头在广西的时候,曾经制定了《广西民团条例》,广西有正规军,也就是桂军20个团,20个团也就是有两三万人,两三万人不足以对中央军和其他比较强大的军阀构成威胁,但是桂军有百万民团,百万民团中,每个人的战斗力都不弱于任何一支部队的士兵。这才是桂军最可怕的。
《广西民团条例》规定:所有年龄在18周岁到45周岁之间的男子,都有作战的义务。也就是说,所有的青壮年男子,都要加入民团,保护家园。民团每年农闲的时候,都要进行几个月的军事训练。他们拿起枪支,就是中国最优秀的士兵;放下枪支,就是中国最勤劳的农民。而且这些人身体强壮,吃苦耐劳,机智勇敢,不计报酬,没有怨言,难怪史迪威要说“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不仅仅成年男子,就连未成年男子也被培养成了打仗的好苗子,当别的省份的学校在体育课上教学生练习拔河跑步丢沙包的时候,广西的学校里体育课上老师教学生们怎么打枪怎么投弹怎么劈杀,这样的一群学生放在战场上,都像冲出笼门的老虎一样,谁能不害怕?
抗战一爆发,广西政府就组织民众订立《抗战公约》,公约的内容有:1、不卖粮食及一切物品与敌人;2、不为敌人带路;3、不为敌人做侦探;4、不为敌人筑路;5、不为敌人挑担;6、不买敌人货物;7、不用敌人货币;8、不做敌人官兵;9、不做敌人顺民。这份详尽的《抗战公约》实际上表达了广西人与日军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决心和信心,与日军断绝一切来往,不给日军提供任何服务,让日军陷入孤立无援的沼泽中,读来实在令人振奋。抗战期间,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别的地方也有这样一份慷慨激昂的《抗战公约》,仅凭此公约,当时的广西政府就是受人爱戴的政府,也是会被人们永远铭记的政府。
当地的老人们说,当时,《抗战公约》发放到每家每户,每家每户的户主都要在公约上签字画押,表示全家人坚决执行。然后,各家的户主聚集在村公所,也就是现在的村委会办公室,对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关羽的画像齐声宣誓:“我等各本良心,在总理遗像,关圣帝位前,代表全家发誓,遵守抗战公约,精忠救国,不做汉奸,如有违背,天诛地灭,甘受政府枪毙,谨誓。宣誓人:XXX,中华民国二十八年X月X日”。
宣誓完毕后,每个人都把这份《抗战公约》拿回家,贴在厅堂上,抬头就能看到,要求全家每个人都要照做。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相信誓言,头上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发过誓言后就不能更改,不能反悔,否则会死无葬身之地,会遗臭万年。中国人历来很重视名节,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哪像现在这样,现在的人们不再相信神明,不相信因果报应,只相信现世的享乐,谎话说尽,坏事做绝,背信弃义,卖友求荣,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