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微者的英雄传奇(蚁族大学生工作生活经历)》
第59节

作者: y星夙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一段时间是甲型流感全球肆虐的日子,我们几乎天天窝在庐山脚下的竹林镇,连九江市区也很少去,所以也对那样的出行心存忧虑。在那个逐渐转冷的秋冬之交,冷空气不断南下,偶尔有次我不幸中招,感冒了。
  偏偏在那样关键的时刻,我还一个劲地看网上的那些确诊数据,看完了一次,我就会忧心忡忡地跟po说,我会不会也的甲流啊,我怎么跟网上的症状越对越相似啊?并且很严肃地跟他说,我感冒的时候,他们不要跟我说话,也不要到我房间里,可是po却哈哈一笑置之。
  11月30 日那晚,我和po长聊到凌晨3点多钟,那时候由于王二炮他们已经住到九江市区的招待所去了,为了给别人腾出位置,我们搬到8人间。
  我和po两人住一个3人间,他玩植物大战僵尸,我看电影或是写点东西。一直到最后一晚,po长叹一声,生活无聊啊,然后我们就开始谈梦想。po说他早就看出了,我们彼此都是不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对于工作敷衍,对于周围的人事也敷衍了事。

  我们同样不会喝酒,不太会应承,不过po的应变能力比我强多了。我某天还在他的上铺发现《如何成为金牌销售员?》这样的书,后来po就跟我透露说想去搞销售,做生意,这样给人打工太没有前途了。
日期:2011-01-29 19:46:00

  11月以后下了两场雪,那个过早来临的冬天让意志不甚坚强的po消极怠工了个把星期,反正他们处于三不管状态,总部的领导不常过来,九江公司的领导不管,成都公司的领导更加不管。
  Po几乎一周都呆在暖和的空调房宿舍里,到了吃饭的时间下去吃个饭,又回到宿舍开着空调玩一下午游戏。我后来听到公用的老吕和小钟在背后说po不像话,连班都不去上了。
  我想那时候,只有我能够了解po的心情,老吕只是用他几十年固有的思维模式来了解我们这些年轻而又迷茫的一代,他的思想早已经落伍了。

  老吕不明白我们心中的无奈,我们辛苦恣睢干着那样一份绝望的工作,看不到任何生活的希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生活目标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奢侈而又遥远的。
  想起一首歌里面唱的那样“和你手舞足蹈聊梦想”,那个晚上不知不觉讲到3点,后来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去工地上,po就听说公用部长老何要开车回总部了(当时po和liu还有些行李在总部),就跟车回去了。
  那个和po畅聊的晚上实际上成为我们分别前最后一次思想交汇的盛宴。可以说liu和po是我在九江相处得最好的两个人,我和那些工艺部的二炮,大师,张韩瑾,小朋他们是绝对谈不到这样一块儿去的。
  12月2日清晨,我起来洗漱的时候,看见拎着大包小包走出电子厂宿舍的po和liu,很机械很僵硬地与他们道了别,不管感情有多么深厚,我们最终还是要奔向不同的宿命。
  我忽然想起8个月以前在总部,同是从成都过来的实习大学生小顾来还我一本书,他说他马上就要回成都了。我木然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玻璃窗前的大马路上,我不知道那样分别以后是否还有机会见面。
日期:2011-01-29 19:47:12

  和po迥然不同的是,liu是一个文艺青年,所以他在心灵上和我更为贴近。我至今依然记得liu曾经和我唾沫横飞地讨论陈寅恪,王国维还有很多民国时期的文化大师们。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个主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长眠于庐山,就在那个离我们几公里远的颇有人文气息的圣山。
  我向他说起沈从文、徐志摩,而他则向我说起李大钊,陈独秀。我们偶尔也说起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说到心理学家佛洛依德。
  对照现在这个周围的世界,我们都感到无比失望,就拿和我们同龄的这一代年轻人,比如就拿我们的学工科大学同学来说,他们对于这些都是一片空白。我们后来还说到了陈丹青,说起他的叛逆和直率,liu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可惜我们周围平常的人知道得不多。
  那天我们两个人的谈话陷入了一种严重自我想象的危机中,尽管我们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人,可是我们依旧为中国现在的主流文化低俗化商业化感到万分痛心,比如媒体,比如网络。
  现在网络已经非常邪恶了,在这个几乎没有门槛的平台鱼龙混杂,人们通过各种卑下的手段提升自己,艳照,裸模,绯闻,她们用艺术的糖衣粉饰露骨的青春,各种新奇手段无所不有,还有数不清的幕后推手在操控。
  那一天我们说了这个社会的很多不公平和黑暗,从社会制度私有制开始说起,转而说到各种民生问题,人口问题,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还说到了政治,liu不像那些人说得带有诋毁或是怨天尤人的意味,他说得有条有理,头头是道。
  liu当时戴着黑框眼镜,嗓音低沉浑厚,谈吐时直白激动,说到后来我们都急于表达一个意思,而找不到词语,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泽,嘴巴仿佛在关键时刻异常地笨拙起来。那天谈话以后,我基本上觉得liu跟我一样是这个时代的愤青。
日期:2011-01-29 19:48:35

  后来便是分享我们共同看过的一些电影,开始是一些比较纯粹的同性恋电影,比如《断背山》,我们说起那里面两个帅气的小伙子,他们的蓝眼睛,牛仔裤,以及断背山深处那种浑然天成的美景。
  我在他的激情回忆慢慢靠近那个宛如诗歌的仙境,和周围的风景,以及淡淡的伤感,浓烈的爱情。liu说到动情的时候,还不经意向我透露出有那么一点点的BL倾向,他说他有时觉得自己很喜欢看那样的电影,看完了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我后来给他介绍了一部清新得甚至不带任何情色BL电影《暹罗之恋》,那时我们都快要分别了,我是11月下旬把这部电影拷给他的,几天之后,他便和po离开了这个原本不属于他的地方。
  我在分别前夕无意介绍给他的那部电影,仿佛成为我们之间友谊的伤感别离的隐喻,就像《暹罗之恋》里面的两个男主人公Mew和Tong,他们最终还是分开了。每当我重复看到这部电影的这个结局的时候,就会想到liu,以及我们共同度过的略略孤独的九江岁月,回忆总是使我泪湿眼眶。
  我们后来又讨论苏菲玛索,莫妮卡贝鲁奇以及她们演过的艺术电影,还有越南陈英雄的《青木瓜之恋》,蒂姆伯顿的《大鱼》,《剪刀手爱德华》,还有著名的《教父》系列和《黑客帝国》系列,因为那样的电影总是包含了太多的内涵。

  当然还有一些高深莫测的晦涩电影,什么《第七封印》,《乡愁》,《雾中风景》之类的。我们交流对这些电影的看法是基本要看影片赏析才能明白影片深刻的主题,在这方面我们似乎也很急功近利。
  Liu还看过很多我叫不上名惊悚悬疑片,比如希区柯克系列。随着谈论的深入,我们竟然发现彼此的兴趣爱好如此惊人的一致,可以说,直到我辞职的时候,我在这个公司都没发现第二个在文艺方面和我有如此多共同话题的人,只是他跟我相处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仅3个月而已。
日期:2011-01-29 19:49:49

  Liu在工作上和po是很不一样的,工科出身的他是一个对工作也很严谨的人,比如他负责的给排水那块,他天天蹲守工地,跟在安装公司后面严格监督。而且liu还是和我们部门Robert宋工是同一个大学毕业的。他和po也有一些工作是重合的,所以在po偷懒不上班的那一段日子里,都是liu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在那里顶着。
  Po和liu两人是云玻集团里面为数不多的知道我是文学青年的人,因为我把这个想法压抑得很深,甚至没有对自己部门任何一个人说过。
  很多时候po和liu两人仿佛是我大学同学关系的延续,和他们在一起就恍然回到自由奔放的大学生活,我们彼此所坚持的爱好,音乐、文艺、电影都是沟通我们心灵的桥梁。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在九江的半年最大收获就是认识了po和liu。他们回成都之后,我麻木地应承着周围的人际关系,基本觉得兴趣索然,一直熬到1月中旬返回总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