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情爱纪实》
第31节作者:
拍岸A 日期:2011-01-26 11:25:14
九十.
我们这一代,所谓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一直接受的是红色的教育。红旗据说是用烈士的鲜血柒红的,有一首歌就叫血染的风彩。红代表正统,代表革命,代表纯洁。
我们看香港电视剧上海滩,才知道有一种社会颜色叫黑,黑道,黑社会,黑老大,是与红对立的一种暗社会。后來我在深圳认识一个很好的女孩,她说她男朋友是黑道上人,吓了了我一跳。
还有一种社会颜色叫黄,扫黄,黄色娘子军,黄色书刊,黄色歌曲。直白地说,就是淫.色,卖淫嫖娼。以性交易为主体的淫色大多指向女性,指向妓女,指向坐台出台小姐。
在厚街,我生平笫一次与出台小姐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她叫兰兰!后来,在兰兰身上发生的一系事情,让我惊叹,为之唏嘘。
那天晚宴后,黄厂长把我们领到了宾馆一楼的夜总会。这是一家香港人开的场子,里面的音响,灯饰,舞台,据说全从香港进口,眩目的五彩灯光和富丽堂皇的装饰,整个的金碧辉煌,令人眼界大开。
按照他们的方式,领班叫来了七. 八个女孩,一个个衣著暴露,波涛汹涌,老黄说你是客人,你先挑一个。我一时手足无措,这种象商场挑商品一样的挑人家女孩,真有一种王八蛋的感觉。但是老黄不依不饶,说不能扫大家的兴,做朋友就要同荣华,共富贵,同喜同乐。
入乡随俗吧,我挑选了一位不化妆,不艳服,大眼晴的一个邻家小妹式的女孩,她告诉我她叫兰兰,川妹子,二十岁。
而老黄他们则专挑那些袒胸露背,硕大乳胸,塗脂抹粉的妖艳女孩,挑不够又换上一批,直到个个如愿以偿。
进夜总会,叫小姐陪坐,这是我的笫一次,记得我的心在怦怦地加速快跳,象遇上了何种不可预知的风险。然而,在那种环境氛围下,在老黄他们几个东道主左拥右搂的影响下,我也逐渐放松了紧张的心态。
我牵着兰兰的手,让她坐在我的身边,到后来,也不忘揽揽她轻盈的腰肢,大胆贴一下她粉嫩的脸蛋。她似乎有些欲迎还拒,那种胆怯和无奈。
那时候的夜总会不象后来那么喧哗,只是有人点歌,有人跳舞,有乐队伴奏,既有专业歌手演唱,也有客人登台自歌。
我很惊异兰兰这样清纯形象的学生妹,也在这里做起被社会称作三陪的小姐职业。她是如何选择的?以后又如何走下去!
这就是广东,这个被内地人褒贬不一的前沿陈地!是她们改变了社会,还是社会改变了她们?
记得后来在好几个率先开放的城市,都流传一句这样的口号;赶走*省妹,还我老公!
坐了一小阵,趁着老黄他们在声嘶力竭地用粤语唱香港的流行歌曲,我牵着兰兰的手找到一角落暗处,和她聊起了她的家乡,她如何来在厚街,又是如何开始她的坐台生涯。
------
日期:2011-01-28 11:01:27
往事——兰桥兰嫂
一.
兰桥,湘江支流的一座石桥,据说建于明末清初,二百年风雨侵蚀,依然精致结实。兰桥也是镇的名称,家乡的小圩镇,因为小圩镇的主街横跨兰桥东西,人们便习惯管这个镇叫兰桥镇。当年致死一命,轰动一时的兰嫂偷奸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古朴的小镇上。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的时候,镇上居民约三百人,街的东边是依河而建的吊脚楼,南边靠山。街上有几十个铺子,属于供销社系统,就是国有小商店。
农历逢三、六、九,是兰桥赶圩的日子,每逢赶圩,狭窄的街道人山人海,拥挤不开,从上午八、九点钟持续到下午三、四钟,赶圩的人才渐渐散去。
兰桥镇的中心街有一个颇具规模的饮食店,上下两层十几张餐桌,常常人满为患,买一个油炸粑二分钱,一碗米豆腐八分钱,一碗面条二毛四分钱。
至今我仍然喜欢吃面条,应与当年赶圩时,偶而在那个饮食店吃面有关。二两水面浸在飘着油星子和酱油星子的汤里,绿色的葱花撒在碎肉上,老远一股清香飘来,使人垂涎欲滴。
经营饮食店的是对夫妻,大约是二十五、六岁,丈夫清瘦高挑,像一根竹竿,脸颊瘦小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不苟言笑,工作认真负责,镇里上下口碑甚好。妻子就是故事的主角——兰桥兰嫂
日期:2011-01-28 12:04:38
二.
兰嫂不是本地人,据说出身有点问题,是国民党军官从大陆退走台湾时留下来的女儿。由于不是本地生长,也没什么过节恩仇,只是一搞运动,也得接受一些谈话,警告其不要有反攻倒算的痴心妄想。
兰嫂的眉心有一颗美人痣,有看相的人说这是一颗凶痣,日后必然主凶。其实,兰嫂一字眉清秀细长,脸色白里泛红,身材细瘦苗条,凹凸有度,在兰桥镇显得格外的清纯脱俗,小小的饮食店来光顾的客人一为饱口福、二为饱眼福,这样的女人,叫她兰桥西施也不为过。
兰嫂不是阿庆嫂,没有那种八面玲珑。兰嫂不是强势女人,在顾客面前唯唯诺诺。像对所有人都欠了债。街坊邻居不烦她,也不把她当阶级敌人的后代看,即使在红色恐怖的年代,她也能安然自在。
那时候他们没有生育,在当时就是个问题,有传言她丈夫那能力不强,是个假男人云云,有顾客厚着脸皮说:“兰嫂还未开苞吧,要不要人帮忙?”兰嫂立马两腮绯红,骂他们“死鬼!”大家便哄堂大笑。好事的会在夜深人静时到他们窗下偷听,据说“一点动静都没有。”
日期:2011-01-28 12:10:25
三.
许大麻子是社办工厂的业务员,在那个年代就懂得一些生意,能经营善管理,算个能人。许大麻子脸上没有麻子,只是仗着能干,又有点小钱。在镇上行走,就有点横着走,竖着行,旁人看不惯他这些,加之他总是睁着一双色迷迷的眼睛,在小媳妇、大姑娘身上扫来扫去,女人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正人君子都讨厌他,他也不在乎,于是大家便带点憎恶心态叫他许大麻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