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荡气回肠的情爱纪实》
第32节

作者: 拍岸A
收藏本书TXT下载
  久而久之,倒不记得他的真名了。许大麻子也不是特别坏,不象有些电影电视描写的,专干坏事的恶霸,他只是有点好色,见了漂亮女人就挪不开步。其实许大麻子有一对双胞胎女儿,那时候才十来岁,像对布娃娃。在许大麻子办丧事时,那种披头散发、那种悲天抢地,旁人无不动容,两姐妹后来出落得像电影明星,到现在恐怕嫁个富人,傍个大款,过上天上人间的日子,也未必不可能,有这么漂亮的女儿,可见他老婆也还是有点姿色的,许大麻子自然也不是头上长包,脚底流浓坏透了的人。

  从什么时候起,许大麻子跟兰嫂好上的,没有确切解释,有一个版本说:兰嫂的丈夫自知无能,便对兰嫂放一马,让她有个相好的,许大麻子胆大心细脸皮厚,没有等到别人知道这个信息,他就捷足先登抢了先,成了兰嫂的第一个相好。
  这个版本有不实之处,如果说丈夫放兰嫂一马,那就是有言在先,不至于发生以后的人命案。第二个版本说:许大麻子贪色成性,兰桥镇的漂亮媳妇,他都有染指之心,兰嫂生性懦弱,丈夫也不强悍,许大麻子霸王硬上弓,那一夜丈夫到县里采购,许大麻子摸进兰嫂卧室,先是捂住她的嘴,继而脱衣下裤,是强力占有。但是,他们这种关系维持了大半年,为什么兰嫂没有告发?
日期:2011-01-28 12:36:20

  八十年代在中国有一本畅销一时的翻译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市场堪称洛阳纸贵。不知楼内可有人看过?
  这本书写的是贵族丈夫性无能,妻子与自家守园仆人偷情的故事。
  其中对性的描写,美仑美涣,余韵无穷,引起许多共呜!
  当时我做局办主任,打字员小妹向我推荐此书,我甚为困惑,她怎如此大胆!
  若干年后,该小妹与高大英俊性无能的老公离婚,与大她二十岁的技朮科长公开同丨居丨了!
日期:2011-01-28 15:22:26

  四.
  “男人像把凿,凿后到处说,女人像个坑,凿了不吭声”。这是我们家乡的土话,虽然难听一点,到也符合事实,那时候没有什么文化娱乐,这种偷鸡摸狗就成了镇上人茶余饭后乐之不疲的话题。许大麻子心直口快,经不住狐朋狗党的挑弄,便一五一十将他们的事讲了出来,以饱众人耳福。
  许大麻子说兰嫂是黄花闺女倒也不是,但男女方面的事幼稚得很,未开窍;说她丈夫不是个男人,可能只说对了一半,他丈夫算半个男人,弱得很。许大麻子说,第一次上床,兰嫂将他身上抓得左一道痕右一道痕,双腿夹得紧紧的。几个月后开窍了,疯狂死了,一上床就把他的手抓住往那里按,叫起来像猫一样。
  一群听故事的狗男人听得眼发绿,血脉奋涨。尤其哪个叫树的男人,竞然双手捂住自己突然不雅的下身,生怕别人看出来,岂不是掩耳盗铃。许大麻子最后的结语是:上了这样的女人,死了也甘心。
  丈夫瘦高的个子,背本来就有点驼。打镇上流言蜚语出来后,丈夫的头更低了,背也更弓了。久而久之,镇里就有好事的编出儿歌,让小孩子唱:
  “红兜兜,绿顶顶,床上睡了个野鬼子!”
  ------
日期:2011-01-28 20:00:10

  五

  凶案发生在一九七二年冬天,那是政治年代中相对平静的一个时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湘南的冬天冻得人直发抖,不象北方,再穷也还烧个暖炕,南方顶多拿个火笼子,捂捂手。
  丈夫像往常一样,到县城去采购,说是第二天才回来,许大麻子等到天黑,就乐颠颠的跑到兰嫂家,从后门溜进了兰嫂的卧室,但是,兰嫂闩门没有,是约好的还是硬闯进去的,就不得而知了。
  许大麻子进去后,两个人肯定是缠绵一番,筋疲力尽后,居然睡过去了。半夜时分,丈夫从阁楼天窗爬了进去,摸到床边,从床头拿出早就藏好的一块砖头,照着许大麻子脑门砸下去,一下、两下、三下……丈夫惊恐慌张,用力过度,一下子瘫在地下。兰嫂一阵尖叫,又紧紧捂住了嘴,许大麻子不愧是个强人,被砸得头破血流,还从被窝翻身而起,继而夺门而出。
  兰嫂浑身发抖,跪在丈夫面前,丈夫撑起身子,连说:“你别管,这是我的事!”
  第二天凌晨,有人在兰嫂家的后山水渠边,发现许大麻子倒卧在那里,双手捂着砸破了的头,估计当时未致命,但又不敢声援求救,冰天雪地,流血过多而死。
  丈夫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许大麻子和兰嫂的事,无从考证,可以肯定是,他绝不是被蒙在鼓里,突然发现顿起杀人之心的这种情况;那他又是什么时候觉得不能容忍,继而采取疯狂砸人的手段,并且行事诡秘,马到成功,也不得而知;
  兰嫂肯定没有参与策划,许大麻子的家人不这样认为、兰桥镇的父老乡亲也不这样认为,公丨安丨法院的反复调查都证实,确实与兰嫂无关。
  ------
日期:2011-01-29 15:53:39

  六,
  兰桥镇二百年历史,素以民风淳朴闻名,方圆十几里出了不少读书人,父亲下放的时候,还考证出附近有“城墙脚”、“核心庙”和“铺子岭”等地名,判定此地曾为县郡所在,父亲后来任县志总编辑,将此考证写进了县志,成为定论。兰桥镇几百年历史未曾发生如此惊天大事,四方八面,轰动一时,公丨安丨和法院来了一拨又一拨人。
  事情的高丨潮丨出在公丨安丨将兰嫂丈夫带走的那天午后,那是赶圩的日子,人头攒动,公丨安丨十几个人拦都拦不住,突然几十个老年镇民突破公丨安丨人墙,举着一张几百号人签名的联合呼吁,要求予兰嫂丈夫免罪,理由是许大麻子破坏别人家庭,死有余辜。
  兰嫂的丈夫在县看守所关了一个月,被免刑释放。镇上人欢呼雀跃,民俗民风万寿无疆,家庭伦理万岁万岁!
  十几年后,我回了一次兰桥,偶然来到兰嫂的那个饮食店,又见到了风韵犹存的兰嫂,兰嫂依然谦恭卑微,依然迎来送往,兰桥镇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问起当年的树门,他们都说有人看见兰嫂几乎每年清明,都偷偷到许大麻子的葬地上坟。镇上人对兰嫂给许大麻子上坟的事,也未予批评,未加评论,就当什么也没发生。

  如今多年过去了,兰桥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民风古朴,早巳荡然无存。古香古色的吊脚楼也改成砖砌的楼房,外墙贴着清一色的马赛克,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感觉了。圩镇的主街道也搬迁到了山上面通县城的公路旁。兰嫂和许大麻子当年的事情可能也早被人忘记了。
  一段男女的私情,一条生命的陨落,兰桥,你留下了什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