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大特区的太阳》
第19节

作者: 采菽采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这位副市长半笑不笑地拍着电力公司老总的肩膀说了句:“不错呀,老黄,没想到你还会来这一手。”
  黄总给我解释说,副市长意思是他居然会找记者。

  实际上,副市长冤枉了他,不是他找到我,而是我自己凭着狗一般的嗅觉主动找上门的。我始终记着我们编辑部主任的那番话:
  “要做潮头浪尖上的人物,要写重点热点和焦点”
  最初,当我找到看上去很精干的工程师出身的黄总时,他对我能起的作用也跟高速公路的老总一样,持保留态度。
  但他的焦急感染了我,而且我对自己能起的作用没有丝毫的怀疑。
  电力,是大特区发展的基础动力,我们能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加快建设步伐吗?
  让我高兴的是,关于电力股份公司的报道,同样起到了作用。
  日期:2011-03-19 14:19:16

  2.拉广告的奇遇
  当我拿着进报社后出的第一份报纸,对着陈晓东所说的“有史以来第一次——”,正自我陶醉的时候,报社的一位胖胖的女孩儿,也是一位“老记者”,叫李端的,来到我的座位边上,笑笑地跟我聊了起来。
  “我猜,”她一副老练世故的神态不紧不慢地说:“你一定以为来先锋报是做一名纯粹的记者的。”
  “是呀,难道不是吗?”我惊讶地说。一边打量着她,虽说这位脸上半带着嘲讽,但我看出来她很友善,也是来和我交好的,她年龄也不过二十几岁,虽然有点胖,但不难看,而且显得很聪明,我一眼就对她产生了好感。
  “你呀,太天真了。”她说,“不过也难怪,刚来嘛,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

  我大吃一惊,“我来就是做记者呀,难道还做别的?”其实说到这里,我已经意识到了。
  正如我刚刚意识到的,报社也要生存呀。
  “拉广告!”我脱口而出。
  “对了!”她笑了,“甚至可以这么说,对于老总来说,你能不能拉广告,可能比你能不能写稿还重要。”
  “是吗?”我说,表面上也不太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怎么说还是有一点点失落。我本来想的是中国的“法拉奇”呢,或者,客观一点,海南的“法拉奇”离我更近一点。

  但这种小小的失落并没有影响我的情绪,至少没有影响多久。我很清楚,这就是海南,我那么喜欢的市场经济下的海南,我只能适应它。
  我的脾气是说干就干,立马进入了状态。心想,写稿的能力反正我已经证明了,现在,我要向报社证明我拉广告的能力。
  于是我又拿起了电话,这回是重操旧业——“拉广告”。
  在拉广告的业务中,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酸甜苦辣。其中有一段简直跟做了个好梦似的经历,恰恰就是那天跟李端聊天之后马上打电话碰上的一位老板。
  这人姓甚名谁我早已忘了,但他那略带孩子气的天真爽朗的笑容至今还留在我记忆中。
  跟李端聊过后,我打通了一个电话。

  “喂,潘总吗?你好,我是特区先锋报的,请问潘总需要在我们报上做广告吗?”我那时仍然没什么技巧,干脆就单刀直入,心想你愿意就愿意,不愿意拉到。
  “啊,”对方说,声音听起来很友善,似乎脸上带着笑,“你是先锋报的?”
  “是呀,我还是记者呢。”说心里话,我很为自己的记者身份自豪呢,恨不得逢人便说。
  “是吗,这么巧,我正在看你们的这期报纸呢。”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听起来更友善了,大陆口音,虽然看不见,也能感觉到对方的好心情,“你认识倪虹吗?”
  我连忙说我就是。

  “噢?”他说他对第二条新闻很感兴趣,就是关于长臂猿的那条。
  “是吗?”我一下子来精神了,音量立马提高了三倍,“那是我采写的呀。”
  “真的吗?如果真是你写的,那真不错。”
  “的确是我写的。”我急切地说,“怎么样,在我们报上登条广告吧?”
  对方说,可是可以,不过他马上要飞深圳,两小时以后。
  “还有两个小时?”我觉得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海口完全够了。

  “那我过来一趟?十几分钟就到了。”虽然是在电话里,我也能感觉到对方属于好打交道的人,我便拿出当初为“发行一百多国家和地区”的杂志拉广告的劲头,立即跟进。
  可以啊,不过要快点,他说。
  海口就有这个好处,果真,十几分钟后,我就到了这位姓潘的老板的地方,是在一片小别墅区。
  潘总是一位平头、三十岁左右、戴副深色眼镜的年轻老板,正笑呵呵地站在两个漂亮旅行箱的旁边。
  握手,寒暄,得知他做房地产的,实际上,那会儿,好像没人不做房地产。
  而这一位老板,镜片后面闪烁着一双小而亮的眼睛,看上去显得既聪明又天真,给人以一见如故之感。
  我说看来是真的要走。
  可不是真的要走,他说,所以我们长话短说,你希望我做什么?

  “登广告啊。”我觉得还是直截了当为好,时间有限。
  日期:2011-03-21 09:18:02
  可以,他再次肯定道。
  这么顺利倒让我稍感意外,但也不是太意外,毕竟他知道我为什么去。
  不过不可能登太大的,他说。

  虽然我刚开始还试图说服他做一个大大的宣传,我说潘总,毕竟你已经掘到了第一桶金(是他自己说的),做一个大的宣传也有必要,也有这个实力。他解释道,我们的确赚了很多钱,可是,宣传什么呢?说我们炒楼赚了几百万上千万?他摇摇头,露出自嘲的微笑,说等以后盖了大楼一定登一个大的。他说他的理想是在海南盖一座标志性的大楼。

  “那——”我马上就妥协了,说小的也可以。实际上,连这个广告都让我喜出望外呢。我心不贪,能有广告,可以向报社证明我也有能力为报社创造效益,这就足矣,至于一条广告我能挣多少钱还真没有放在心上。
  我们商量好登一个两千块钱的,他立刻当着我的面就打开旅行箱给我数起现金来——刚从银行取出来的,崭新的,哗啦啦,发出轻脆的响声。
  这在我拉广告的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虽然曾有过当场开支票的。
  我不由欢喜地说,“真是太高兴了!”
  他也笑道,“我喜欢在生活中有时候给人一点惊喜。”
  “生活真的很美好啊!”我情不自禁地发出天真的感叹。
  “我也这么觉得,但这往往需要我们来创造。”

  “是的。”我赞同他的观点。只有具有某种情怀的人,才可能给人给己创造出生活中某些美好的瞬间。
  他将钱递给我,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因为激动,手有些微微颤抖的我,突然说:
  “我突然间冒出来个念头,想给你一个更大的惊喜——”
  我惊愕地瞪大眼睛望着他。
  “还有什么惊喜——?”

  他表示,想为长臂猿捐点钱。
  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啊。
  “好啊好啊!”我高兴的叫了起来,一篇报道能引来这样的社会效应,说真的,这比刚听他说愿意登个小广告更让我欢喜。
  “不过是个小意思啦,我此刻也没有那么多现金,就五千,你看行吗?帮我代交给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同志们,算是给他们一点小补贴,你看如何?”
  我一激动,一时间反应不过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然后我记起了自己的记者身份。
  问他为什么想到要为长臂猿捐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