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6节

作者: 当朝七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出国考察团成员一共五人,由欧阳书记亲自带队,计委出一位主任和一名专业人员,电子工业局出一位局长和一名外事翻译,目的地是欧洲。
  同时,欧阳书记指令市计委,必须在三天之内,为电子元器件厂补办好引进项目的全部申报材料;指令市外事办,必须在十天之内,办好考察组的出国手续。

  有机会陪同欧阳书记去欧洲考察,王主任自然要亲自去了。还有一个名额,几位副主任谁都不肯放弃,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官场中人都明白,这是一次和欧阳书记亲近的绝佳机会,也许蕴藏着巨大的升迁机遇,谁能不动心,哪个愿放弃?!
  “我看,大家姿态都高一点,副主任就都别去了,把机会让给项目计划科吧。他们对项目情况多了解,对以后的项目管理有利。”几位副主任明争暗斗,矛盾尖锐,实在无法平衡,王主任索性决定道。
  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正是王主任处世的高明之处。他心里明明白白,权力是把双刃剑,能交下人,也能得罪人,所以,并没有直接指定具体的出国人选,还是把权力和矛盾下放吧。
  计委出国的机会不少,但到欧洲考察的机会确实不多。勿庸讳言,这次出国考察,可以借机游览一下人杰地灵、群雄叠起,具有英雄主义传奇历史,充满浪漫主义动人故事的欧罗巴圣地。
  这件事传到了科里,大家嘴上没有议论,但都在心里暗自衡量着。一来有名可争,二来有利可取,谁不想争着去呀?!

  孙科长原以为陈科长出国多次,这回怎么也该轮到自己了。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陈科长这次开口又是当仁不让,自告奋勇了。
  “你陈科长真是贪得无厌,今年都出国三趟了,还要机会独占,也太霸道了,根本不给别人机会,简直是厚颜无耻!”孙科长在心里恨恨地暗骂,但他也只能是私下发发怨气,敢怒而不敢言。谁教自己是副科长,比人家低半级呢,还是从长计议吧!
  除了孙科长,惦记这件事的还有科里的科员阎庆华。倚仗有个当官的岳父大人,阎庆华就以为自己神通了得,不知深浅,竟然也通过其岳父做王主任的工作,暗暗争取。
  结果,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阎庆华的小动作败露,把两位科长都给得罪了不说,还落了个争名夺利之名。
  我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无论从职位上,从门路上,还是从资历上,都没有竞争力,也就没做那非分之想。

  出国考察的名单,经欧阳书记过目后敲定。这回,陈科长来了精神,引进项目的申报材料由他亲自操办。该报批的报批,该签字的签字,该盖章的盖章,只用了两天多的时间,陈科长就把全部的项目申报手续都办齐了。
  黄厂长自然很高兴,和陈科长约定晚上在市里最好的昆仑饭店安排一桌“满汉全席”,专题宴请计委的领导和项目计划科的全体,王主任他要亲自去请……
  (待续)
  日期:2011-04-17 10:53:47
  (接上)

  第五章文以载酒
  晚上,王主任领着我们一行六人,准时来到昆仑饭店。黄厂长和电子工业局长,还有其它单位几个不认识的人已经先到了。
  “这黄厂长说话确实有水分,哪是说的什么专题宴请啊?!这么多外单位的人……”我心里想着,对这位黄厂长又多了一分反感。
  主任和局长两位领导同殿称臣,是官场上的老朋友了,相互拍打着对方的肩膀,坐在沙发上亲热地聊起最近市里发生的新闻事件,我和科里的几个人知趣地躲到了一边儿。
  宽敞豪华的大包间正中,摆放着一张可以自由旋转、足足能坐下二十人的大桌,门边的酒柜上已经摆好一排茅台酒。我数了数,正好十瓶,这场面我还是头一次见到,真是开眼了。
  过去,我只是听说这位黄厂长酒量很大,是全市赫赫有名的“上八仙” 之一,而且“酒文化”渊博,劝酒行令一套一套的,但只闻其声,未见其人,这回,在酒桌之上果然领略到了这位“上八仙”的风采。
  满汉全席上齐了,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确有帝王御宴的气势。
  酒还没喝,黄厂长已是红光满面,加之有王主任的女秘书坐在身边陪酒,更是兴奋异常。无论从语言、酒风,还是举杯的潇洒动作上,都能够看得出是我党一位“酒精”考验的领导干部。

  作为东道主,黄厂长酒权在握,开局就提议为圆满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先敬各位领导三杯,名曰:三生万物。
  接着,和桌上的每一个人单喝了一杯,名曰:一心一意;随后,又开始和王主任个别交流。
  王主任是行伍出身,喝酒也是豪爽,三杯、六杯、九杯……你来我往,煞是神勇,真是棋逢对手、酒逢知己,把我们都看傻了。
  在黄厂长花样百出的煽情下,桌上的人多数被他给灌多了,桌面秩序有点乱套。
  不知不觉之中,我也已半斤下肚,虽然有些头晕脑胀,但不上脸,不走板,不多话,神态自若,越喝越深沉。

  桌上的一切,没有逃过黄厂长精明的眼睛,他见我表面文弱书生,酒后却定力过人,提议和我单独喝三杯。
  “这是我们委里新来的大学生,名牌大学,前途无量,你们应该多喝几杯。”王主任此时酒已半醉,听黄厂长说罢连声叫好,并夸张地介绍道。
  “不敢,不敢,主任过奖了,黄厂长是前辈,应当晚生敬前辈,还望领导今后多多栽培,多多关照。”我连忙站起身,顺水推舟地说道。
  “大学生就是有文化,够四化,前途无量,后生可畏呀!”黄厂长边说连举起酒杯。
  我在黄厂长的杯底碰了一下,举杯就干。

  “好,好,懂酒桌规矩,举杯潇潇洒洒,喝酒干干净净,好酒量,象我年轻的时候!”黄厂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眯着红红的醉眼说道,说完,哈哈大笑。
  接着,黄厂长又指点着我,说了一段酒桌上流行的酒词——
  “一两二两脸不红,这是干部的基本功;三两四两话不长,这样的干部要培养;五两六两坐如钟,这样的干部要重用;七两八两不张狂;立马就提副局长;喝酒要能喝一斤,市委对你才放心……”
  黄厂长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我只记得这几句,后面的记不清了。
  “官场真有高人哪!酒词编得如此精妙绝伦、准确到位,想必是领导们步步高升的秘诀吧!果然是“功夫在诗外”,看来酒桌是个大社会,今后自己可要多多深入“社会”啊!”我暗想到。

  (待续)
  日期:2011-04-18 13:42:12
  (接上)
  黄厂长确是海量,在酒桌上单打了一圈之后,又盯上了王主任的女秘书。和王主任调侃说他的女秘书年轻漂亮……当听说女秘书单身一个,还没结婚时,眼睛立刻放出红光,非要连喝三杯。
  女秘书不会喝酒,再三推辞;黄厂长借着酒劲,一再坚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