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池的秃头老板看他太脏,身上还往外弥漫着很多负面的味道,闻起来像个移动垃圾堆,死活不让他进,他好说歹说,最后勉强同意收2块钱让他在储物间对付一夜。
尽管身下的木板又冷又硬,旁边是拖把和水桶,张卫东还是睡着了。比起刘老汉四面透风的棚子,这里至少暖和,四个烧饼搪塞了一下,没让饥饿感太找他的麻烦。
日期:2010-3-21 2:50:00
第二天张卫东先问清楚了路,沿着郑开大道一直走过去就能到郑州,不用再担心迷路。37公里他又走了一天,终于看到郑州的路牌时,已经将近傍晚。
麻烦的是他又搞不清道路了。眼前好几条道路纵横交错,高楼林立鳞次榭比,灯火辉煌的晃眼。
无数汽车从张卫东身边穿梭而过,行人却比熊猫还稀少,问路都找不到人。好不容易看到个清洁工阿姨,他跑过去问管城区怎么走,阿姨操着不知哪里的口音很诚恳的说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她也是外地人,只知道这里是郑东新区。
又勉强走了一会,他筋疲力尽饿的要死,只好在路边坐下休息。身边有群人经过,听说话是刚吃过饭回家,商量着过年都要干什么。
该过年了……
张卫东觉得有些凄凉,大过年的别人都高高兴兴的团聚,就连民工都知道返乡,自己却还得到处转着去找不知道在哪里的家。
突然一个小姑娘朝他跑过来,把一个袋子放在地上,“给你吃。”
张卫东有些莫名其妙,过了一会才意识到自己被当成了流浪的乞丐,被侮辱的感觉和气愤油然升起。可在他来得及生气或者有所表示之前,小姑娘已经跑回了家长身边。
他的愤怒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只能狠狠地瞪着那个袋子,很想一脚把它踢飞。
一股香味透出来,瞬间绑架了他的意识,身体对食物的渴望无法抗拒。犹豫了一下,他颤抖着打开了袋子,是两块厚厚的油饼,温温的。
咬下第一口的时候,刻骨铭心的屈辱感让泪水潸然而下。
油饼很好吃,炸的恰到好处,还有粉皮和肉末,香味浓的几乎让人窒息。他狠狠地咬着,狠狠地做了决定,无论如何,想方设法,一定要找到想杀自己的人,给他十倍的报复。
又往前走了一段,绕过一座大楼,眼前豁然开朗,两个椭圆形的黄色建筑遥相呼应的站在面前,好像是什么场馆。
接下来他就陷入了奇怪的世界。
眼前的路不管怎么走,他始终在围着这两个建筑转圈,不管往哪个方向走,结局都是一样。
难道是遇到了传说中的鬼打墙?人在山里不管怎么走都会回到原地。可这是城市,又不是荒郊野外。
张卫东又转了几圈,直到累得再也走不动,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盲目的行动。他坐下来回忆走过的路线和建筑,试图在地上画张地图,却始终无法成功。这些大楼长的都差不多。
下面该怎么办?
他感到有个影子闪过,抬头看到一个人正从对面的花坛后走着,他像看到救星一样跳起来,正要跑过去,忽然楞住了。
那是个穿白色衣服的女人。现在是冬天,可她穿的居然是……裙子?她前进的时候身体竟然不动,披肩的长发也丝毫不乱,看上去像是在诡异的滑行。
一丝冷气从张卫东脚下曲折着升起,把他定在那里,半张着嘴没敢出声,直到那个人影消失在一棵树后,才来得及害怕。
他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甚至不能肯定有没有真的看到,已经是深夜,周围寂静无声。
他找了一个最亮的路灯,坐在下面,一晚上都没敢闭眼,也不敢左顾右盼。
直到路灯熄灭,天色大亮,一个环卫工骑着三轮车晃晃悠悠的经过,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
张卫东也看着他经过,好半天才意识过来这是个能问路的人,连滚带爬的追过去。坐了一晚上,他的腿已经麻木。
环卫工很快解答了他的疑惑。
因为这里的路是个圈。几条路构成了好几个同心圆,圆心是那两个大蛋一样的建筑,第一次来的人如果方向感不好,很多都会在里面转晕。
张卫东被超自然的恐惧刺激了一夜的神经几乎崩溃,吃惊和愤怒的情绪各占一半。哪有这样设计道路的,简直脑残到了极点。他想骂人,又不知道该骂谁。
环卫工很理解的耸耸肩,“听说是个日本人设计的,姓黑什么川的,骂他。”
日期:2010-3-21 2:51:00
幸好这个环卫工是本地人,知道管城区怎么走,还热心的骑车带他了一段,直到走出这几个环道诡异的势力范围,告诉他顺未来路一直向南就是管城区,具体地址可以到那里再打听。
看着平坦宽阔的道路,张卫东松了口气,接下来应该不难了。已经到了市区,距离不会太远,到处都是人,随时可以拉一个来问路。
事实证明他判断错了。
连续两天的徒步行进后,他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走起来再也没有前几天的劲头,在寒风里冻了一夜,他的头也开始有些晕,有发烧的症状,只好走一会停一停。
边走边问终于到了管城区以后,居然没有人知道豫丰街在什么地方,甚至都没人听说过。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有一个老太太想了很久,不怎么肯定的说好像是在布厂街那边,让他过去试试。
那是条很窄的街道,两边的建筑也很陈旧,跟他走到市区以后的环境大相径庭,同把他困了一夜的郑东新区迷宫相比,在城市建设方面,至少相差20年的时间,简直像是贫民窟。想不到同样一个城市里面,居然会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别。
虽然街道很差,振奋人心的消息是有个匆匆回家的路人非常肯定的说他要找的豫丰街就在前面,一直走经过一座桥后左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鞭炮声接连不断的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爆炸后的味道,也增加了张卫东急躁的情绪,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过桥左拐好像是个很大的家属院,他向周围仔细的看着,这里应该是他生活的地方,却没有一点熟悉的感觉。难道搞错了?
他正在犹豫的时候,迎面有个人过来,漫不经心的跟他打招呼,“吃饭了没?”
他浑身一震,抓住对方的胳膊,“你认识我?”
那是个瘦小的中年男人,脸颊细长,头发蓬乱,吃惊的瞪着他,“说什么呢?你又喝多了?”
“没喝……嗯,是喝多了……我家……我家在哪?”张卫东激动的语无伦次。
男人把手臂挣脱出来,不耐烦的朝远处指了指,“那边的平房,第二排,快回去吧”,然后快步离去,边走边回头看他,好像还说了声“有病。”
站在那排房子前面,张卫东的心不断下沉。
从自己简单的衣着,他已经猜测到家里不会富裕,走进这个破烂的街区以后,进一步证实了他的想法,可他实在没想到会住在这个地方。
那是一排低矮的平房,传统的砖砌结构,建筑手法应该是20世纪50年代,明显具有私搭乱建的特征,与旁边的高层建筑们显得极不和谐。在楼房的映衬下,看上去的破败程度跟垃圾场里刘老汉的临时房有一拼。只有狭小的窗户里透出的灯光,证明着这些寒酸到极点的建筑还在行使着住房的职能。
张卫东没有勇气去敲其中哪一扇门,他不能想像门后会是什么样子。
在他身边有扇门吱吱的打开,灯光有些刺眼,他下意识的抬手去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