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林的诅咒》
第50节

作者: 一剑春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1-10 08:40:50

  第二年的正月,汉奸佟青山被处死的消息,传到了承德这个不起眼的胡同里,本已卧床的母亲闻讯,便不再有活下去的愿望,在临终之际,她违背了丈夫生前的叮嘱,告诉儿子卫营埋藏尊神像和黄金的秘密,然后便饱含着怨毒和愤恨死去了。他悲痛欲绝,觉得这一切一切,都是愚蠢自私的卫营人造成的,发誓将来一定要去卫营复仇。那个时候,他的所见、所闻、所回忆及所想象的一切,在他的头脑中仍然都是白骨,而正因为一切都是白骨,他将来的复仇就不需有半点怜惜和怯懦。

  他将宅子处理掉,开始漂泊,最终定居秦皇岛,整日游荡街头,听书学曲。因仰慕与他年纪相仿的承德少年豪杰文四,他改姓了文。解放后,他深居简出,但也曾回承德一次,那时他听说文四早已被人称为文四爷了,并在解放前不知去向,大抵是死于战乱了,于是他便踏实地将自己称为文四。然后他去了卫营,那时张云昭和老庙祝都健在,他便没有露面,暗暗观察了一番后,返回了秦皇岛。文丨革丨时期,他化装成流民乞丐,再到卫营,当得知张云昭和老庙祝已经去世,他狂喜不已,开始实施酝酿已久的计划,并且最终如愿以偿,以文四爷的身份被卫营人留下。

  他的目标是,挖掘秘密、掌握权力,那样的话,即便无法马上为父亲洗刷汉奸之名,可因为有了尊神代言人的身份,他便能够将自己的理念融入到尊神的信仰之中,从而驾驭整个卫营。届时,再为父亲正名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对卫营人如何报复,也如吃饭睡觉一般简单。
  可孤军奋战胜算太小,他需要进一步了解谁是最大的敌人,谁能成为自己的帮手。
  如果说卫营老一辈的精英人物,佟青山是玩世的,张云昭是入世的,老庙祝真一是避世的,他们的后人在传承方面则有所变化。他自己因父亲由玩世至入世至厌世直至不容于世而仇世,这自不必说;张一凡由于传承父亲品格和作为的心太过迫切,导致一些致命的弱点分外突出,比如心太软、对人过于宽容和迁就;魏子豪的某些性格,看起来像传说中的张云昭,而因为出身等问题,骨子里其实是脆弱、敏感和乖戾的;庙祝由真一抚养长大,却全面地继承了张云昭的功夫和思想,其为人处事,既有真一的至诚、方正和坚韧,又有张云昭的大气、聪慧和果敢。

  所以,通过细致观察,他认定庙祝是最具威胁的人物,魏子豪则可以拉拢。
  令他惊喜的是,观察中,他发现了庙祝与王月玲之间应该有私情,觉得这简直上天护佑,于是给庙祝写了张字条,予以要挟。同时,他不断地向魏子豪渗透自己的思想和修行理念,尤其他所理解的白骨观。
  庙祝果然就范了,后来甚至开始装聋,他因此颇为得意,并且因庙祝与王月玲的私情,想到当年自己一家三口如囚徒一般隐居承德的情景,心中更多了一种复仇的快慰。
  至于魏子豪,因为无法忍受内心的煎熬和村人的讥讽而出走,没有被完全拉拢过来,可通过交流与渗透,彼此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受他影响已经颇深。他知道魏子豪是想躲过风头,如果有朝一日衣锦还乡,会将卫营人踩在脚下。

  这样,他满怀信心和希望地度过了文丨革丨的后几年。但文丨革丨结束之后,形势却出现了变化。他发现,张一凡与庙祝的关系日益密切,似乎张一凡已经接受了庙祝的委托,在打探他的身份,这令他惶恐不安,直到在1979年,张一凡从外地回来后猝死,才令他的心大为安定。
  然而张一凡的死,又让他时常感到悲伤,他觉得如此优秀和善良的一个人,竟然这样死了,实在是苍天无眼。其实,何止是张一凡的死使他难过?文丨革丨结束之后的这几年,随着年纪的增长,随着与卫营人相处得越来越密切,他内心的仇恨已经泯灭了大半,如今他只对一部分卫营人感到可恨,对大部分卫营人的恨其实已是同情,他同情他们的善良,同情他们的愚昧,同情他们的怯懦……如今的他,已经将目光有意无意地转向了父亲生前强调的尊神信仰的核心——自然、无为、宽恕、慈悲。他的灵魂深处已经开始萌动了这样的信号:“在取得权力、为父亲正名之后,让那些自私愚昧的人活在悔恨中就可以了,而对另外的善良的村人,则不予伤害。”只是他不愿相信或承认这些罢了。

  旧梦幽幽,带给人复杂的爱与恨,也带给人意味不同的不安,他从梦中醒来,慢慢地坐起,晃了晃花白的头,父亲惨死的始末、村人的自私与麻木,又开始在他的脑海中放映,他啐了自己一口,再次独白那句说了千百遍的话:“我真是愚蠢,当初为啥要写那张字条要挟庙祝呢?这简直是不打自招!否则,庙祝可能早就与王月玲私奔了,他们私奔了,卫营还有谁能阻止我?!”说完这些,他叹息了一声,暗想,“当初私奔,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可惜……现在却不能让他们私奔了,因为现在的私奔,不是真正的私奔,他是要与我鱼死网破啊……”

  这样叹息着,门外突然响起了脚步声,他不禁一惊,屏息凝神,然而片刻之后,脚步声又远去了。他冷笑道:“量你也没有这个胆子!”说完不禁惭愧,“咳,我不也是一样?”
  庙外之人正是庙祝,他以为自己豁然了,所以才来找文四爷(从此处开始,为方便和习惯起见,我们还是称“他”为文四爷吧)摊牌,但到了门前时,他猛然意识到这还是一时冲动,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烂熟于心的顾虑,竟被自己忽略了。
  不战则已,战则必胜,若不能保证必胜,即便是两败俱伤,那局面也不可收拾。文四爷的不可收拾,是身世将暴露;庙祝的不可收拾,是他与王月玲的私情将大白。他们有着共同的顾虑。
  这种共同的顾虑,使他们都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并使他们产生了各自的期待。
  文四爷的期待是文彬,庙祝的期待是张晓飞。此时,他们都在盘算,如何用尽全身解数指导文彬或张晓飞,至于文彬或张晓飞究竟能帮助他们实现什么,现在还有些模糊。也许,他们是想要文彬或张晓飞反映出不同法门的优劣;也许,他们需要文彬或张晓飞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也许,他们只是想让文彬或张晓飞成为自己理想的延续。

  如今,这两个未来的助手或继承者,即将走入麒山镇,开始他们的初中生涯。卫营人自然做梦也想不到文四爷与庙祝的暗战,以及他们对两个孩子的希冀。
  卫营人的概念,孩子们不过就是读个初中,读就读了吧,读完赶紧回来种地。
  1982年的卫营,历史已有千年,改革已有四年。读书习武的传统已经断绝,但不能走出去的祖训仍被坚守。聪明之士机关算尽,却如古人那般韬光养晦;庸常之辈寂寞烦闷,一如老辈那般无所事事。天空是蔚蓝的,但所有人都在迷蒙之中。
  (第二章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