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10节

作者: 当朝七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多年以来,上到中央,下到地方,“秘书帮”从来都是社会公认的大黑马池。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秘书时刻侍候在领导左右,随时为领导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国事还是家事,无论公事还是私事,日以继夜、夜以继日。
  在殷勤的贴身服侍中,虽然辛苦多多,但利益收获更多,一来能够充分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能;二来日久天长能够与领导建立感情。这可是人生中最最妙不可言的东西,官场中的第一生产力啊!
  在官场中,只要与领导建立起这种特殊感情,成为领导的圈内人,就像为自己重塑了金身,能够保佑你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仕途坦荡,一路顺风,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政府机关是人才济济之地,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人才都网罗在政府门下。因为落后地区有限的社会资源都掌握在政府官员的手里,在稀缺经济的大环境下,权力自然有设租的冲动和寻租的必然。
  因此,地方官员是社会地位最高的权贵,自认有才能的人,首选的职业就是国家公务员。
  这里,不乏有学识、有眼光、有胸怀、有抱负的有志之士,但积习千年的弊政和论资排辈的陋习,让龙变成了虫,凤变成了鸡。
  有了王主任的信任,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的材料越写越多,越写越大,越来越上手,越写层次越高,功夫日见长进,终于成了计委的首席“笔杆子”。
  这次参加全省计划工作会议,从孙市长的讲话到全市年度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从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到下年度省级和国家级重点项目申报材料,几乎所有重要会议材料都出自我的手。

  有了上次孙市长检查失误的教训,这次王主任亲自部署,亲自操刀。计委上下总动员,打字的、印刷的、合订的、装袋的,全委干部忙作一团。一份报告跟着一份报告,一个报表接着一个报表,整层机关大楼简直成了材料流水生产线。
  这种壮观的文字游戏场面,也许只有在中国的政府才能观赏到。
  (待续)
日期:2011-04-25 09:26:00

  (接上)
  第八章  一字一狱
  我负责文字报告的起草,阎庆华负责打印校对,二位科长负责审阅,分工明确,有条不紊。这样一条文字流水线不停地运转了三天。
  忙中出错,但不可饶恕的是——错误是有预谋的。在校对上报省政府的“全市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时,阎庆华故意把“全市重点项目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数字中间的小数点去掉,变成了“38亿元”,把数值放大了十倍!
  一般情况下,象这种以数字说话的报告中,各种数据量较多,一组接一组,让人眼花缭乱。除了起草人,校对的人一般对文字错误很敏感,对数字不太在意,准确地说也不大懂。二位科长也是材料看多了,审核时,没有发现这一数字上的错误。

  报告、报表,装袋、装车,一切准备停当,只待孙市长令下出发。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大项目,孙市长决定亲自带队参加全省计划工作会议。孙市长就是省里派来的那位代市长,政绩和口碑还不错,一个月前转正的。
  孙市长原来就是省财政厅的副厅长,省直厅局的人熟、路子更熟。这次想利用计划会议的机会,和省厅几位关键人物热络一番,疏通关系,打通关节,为市里多要钱,为自己铺好路。
  按照惯例,每年计委参加全省计划工作会议的人员都是主任、主管副主任、科长“三人行”。这次王主任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点名要我一同前往,俨然成了主任的文字秘书,让我有点受宠若惊。重用也好,利用也罢,能够被领导“破格”使用,我自然是满心欢喜了。

  莫非机会又来了?我暗暗思忖。
  不,这次不是一个机会,而是一个厄运!
  王主任的车是原苏联产的伏尔加轿车,车况不好,主任请示孙市长同意后,我们提前出发,在路上会合。
  孙市长的车是从省里专门调拨过来的日本丰田大吉普,被誉为陆地巡洋舰,性能一流,特别是在沙石路面上,真如巡洋舰般舒适高速,不到一个小时就赶了上来。两台车一前一后,中午之前到达了省城长春。
  按照全省计划工作会议日程,第一天上午召开大会;下午分组讨论,各地市主管领导汇报上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上报下一年度省级重点项目计划。会议第二天,组织参观长春市二个国家级重点项目。

  按照往年的安排,上午,省长参加大会并讲话;下午主管省长听取各地市的汇报。
  中午,省计委安排了超标准的“十菜一汤”午餐,理由很充分,各地市的同志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只有全省会议时才能聚齐一回,作为上级对下级的犒赏和慰劳,平均一人一菜的标准可以理解,当然,还要喝一点酒的,免得下午发言不够热烈。
  午餐还没结束,省政府办公厅一处通知:下午省长要亲自参加各地市的分组讨论,请各地市与会的主要领导亲自汇报。
  会议的规格提高了,要求自然也就更高了,看来中午是别想休息了,我连忙放下酒杯,抓紧吃饭。
  听说下午由孙市长亲自汇报,王主任长长地舒了口气。中午喝了不少酒,美美地睡了一个安稳觉儿。
  我和陈科长就甭想睡觉了,把各种会议材料交到大会会务组,又按照上午省长的讲话精神,给孙市长准备了一个发言提纲,交孙市长过目。

  忙完这一切,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反正领导开会多是老生“长”谈,超时的可能性极大,再补一觉儿不迟。
  两点,孙市长和王主任夹着材料袋,按照大会分组,到地市讨论组开会。陈科长倒头便睡,只一会儿的功夫就鼾声如雷了。我看了一会电视,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吓了我一跳,连忙抓起电话。电话里传来王主任气急败坏的声音,让我和陈科长马上到会议室!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严重事件,这么一惊,困意立刻烟消云散,紧张得有点心率过速。我和陈科长急急忙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去。
  地市讨论组会议室的走廊上,王主任胀红着脸,狠狠地看着我们俩,把汇报材料重重地摔给我们。
  “你们是怎么搞的,怎么连个数都数不明白?!把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写成38亿元?!”王主任厉声地呵斥陈科长和我。
  原来,孙市长中午和省厅的老朋友们喝了很多酒,材料也没时间细看。下午,酒还没醒就开会,等汇报完了才发觉数字有问题,但为时已晚。
  省长和各地市的领导手里拿着松江市的汇报材料,狐疑地注视着我们的孙市长,以为他在放“卫星”。
  孙市长尴尬了片刻,马上反映过来,急忙修正说是数字打错了,可错误的卫星已经放出去了。
  在省长和同僚们面前出错,对凡事一向要面子的孙市长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刚刚上任,就留下这么个大笑柄,在省长面前丢了面子,在同僚面前掉了身价,这个糊涂主任!”孙市长愤愤地想。联想起上次检查工作中王主任的拙劣表现,动了调整计委班子的念头。
  孙市长扭过头来,冷冷地看了一眼坐在身后的王主任。这一眼包含了责问、怀疑和不信任等等太多的含义,让本来就惶恐不安的王主任汗毛倒竖,连忙向前探了探身,差点从椅子上掉下来。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