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黄土满人间》
第23节

作者: 格非山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萧二郎这时才心中一凛,意识到自己做水手时用的是化名,理应无人知晓才对。他的心情忐忑起来,害怕被逮入狱中,然后他安慰自己道:“我也不曾在朝廷沿海抢劫,左近不过是抢了些黑齿、蠡规这样的蛮夷,也从未曾滥杀,应该是不打紧。”
  他正在胡思乱想,鸡人的鸣唱从晓筹阁上传来,官员们一阵骚动,很快排好了队列。裴鸿带着萧二郎站在兵部队列之中,华贵的官服当中夹着一件黑色的麻衣,看起来特别突兀。
  日期:2012-3-5 21:10:00
  连载71.云台
  裴鸿向宫门的宿卫提供了勘合,带着萧二郎进入禁宫。他将萧二郎安顿在升平殿外的兵部书房内,请一个值班的主簿照顾他,自己匆匆地去上朝了。

  值班的主簿是一个勤勉的人,一直埋头于案上的文书。萧二郎无人说话,只好在房中来回踱步。后来他觉得无法容忍,试图离开书房,那个官员立刻跳起来拦住他,说道:“不可随意走动!”
  萧二郎度日如年的等待了近一个时辰,才有一个内监走进来宣他。萧二郎如蒙大赦,兴奋地有些失礼。内监白了他一眼,禁不住地摇头叹气。
  萧二郎跟着内监跨过九孔的卧波桥,来到升平殿下。升平殿是一座汉白玉堆砌的大殿,使用了很多贵金属作为装饰,极尽奢华富贵。萧二郎自认为见多识广,此刻也不禁目瞪口呆。他抬脚走上丹墀,却被太监拉住。太监嗤笑道:“哪里去?今日常朝,在后面云台殿!”
  云台殿规模比升平殿要小,但是坐落在高台上,却比升平殿高出很多。云台殿用剔透的碧玉筑成,充满了精美的雕刻,处处玲珑,代表了人类对天国的想象。这里是整个城市的制高点,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惠风和畅、流云环绕,所以叫做云台殿。
  太监领着萧二郎进入殿中。萧二郎平日自诩胆肥,此刻不自禁地诚惶诚恐。他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殿内的陈设,立刻按照吏部官员所教的礼节拜伏在大殿上,高呼道:
  “伏维我皇帝陛下万寿无疆、龙驭康泰、圣文神武、抚平四海!”
  皇帝简短地说:“起来吧。”声音听起来很年轻,带着一种柔和而威严的语调。

  萧二郎这时才看清了皇帝的容貌。统御万邦的君主是一个消瘦的年轻人,略带一点病容。常年的深宫生活让他的皮肤看起来有些透明。他的目光清澈而有神,却似乎有些不安。
  皇后坐在皇帝的身边,容貌美丽而面色红润,雍容典雅的气度算得上世间女性的典范。在帝后两旁,坐着五六个位高权重的官员。包括平章政事、大司空、长杨大夫和几位不当权的元勋。地位稍低的官员都站立着。
  此时正式的早朝已经结束,但是官员们都对从北莽林中死里逃生的幸存者很感兴趣,除了必须回到衙门里当值的人,剩下的都滞留在云台殿中。
  平章政事周良尧对萧二郎说:“你可把北莽林中之事,原原本本地禀报给圣上!”
  日期:2012-3-5 21:47:00

  连载72.两党制
  萧二郎从山林八虎遭难说起,一直讲到在山口集遇见官军,中间隐去了对自己不利的情节。虽然官员们大多已经看过邸抄,仍然听得屏气凝神,大殿中只有萧二郎一个人的声音回响不已。
  他说完后,皇帝沉默了良久,最后开口说道:“北莽林虽是化外之地,然则一方生灵尽被虎狼吞噬,是亘古未有之事!此皆朕德薄谅恭,以致上干天怒。苍苍蒸民,孰非赤子,一朝罹难爪牙,非朕之罪而何?”
  在这种场合,皇帝的罪己诏是应有之义,群臣的劝解也顺理成章。鸿胪寺上卿寇茂春站起来说道:“陛下何需自责?天下谁人不知,我皇上宵衣旰食、惕厉忧勤,有过于古之明君。今日四海升平,偶有妖邪作祟,岂是失德所致?”
  他这番话说得有些肉麻,群臣都听着别扭。平章政事(宰相)周良尧一拍椅子扶手,声色俱厉地说道:“如今妖魔作乱,寇茂春身为鸿胪寺正堂,统管天下僧道,不能勤劳王事、纾解君忧。反而甘言谀君,希图幸进,其心殊不可问!”

  他站起身,持笏向皇帝俯首道:“陛下!北莽林之事,惨绝人寰。其间种种,有不忍言者。此必天象示警!然陛下贤明圣主,原无失德之事。臣今为陛下计之,惟愿陛下亲贤臣而远小人!”
  他话音甫落,长杨大夫立刻跳起来说:“臣亦愿陛下亲贤臣而远小人!然则自古忠奸难辨,臣愿陛下不仅听其言,亦要观其行!”
  他这话针对性很强,老相国面色一沉,几乎就要发作。然而立刻有懂事的挺身而出,说道:“长杨大夫风格高古,令人佩服。然则下官听说令甥在酒肆中与人斗殴,伤了人命,如今还被监在京兆府狱中。不知此行观得观不得?”
  随后官员们分别表明立场,加入舌战。他们努力地制造了很多噪音,令龙颜渐渐阴沉。
  裴鸿和胡钧文是官员中的另类,他们都没有发言。裴鸿静静地站在一片嘈杂之中,面容平静,然而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郁。胡钧文紧紧地盯着皇帝的表情,锐利的目光如鹰隼一般。
  皇帝的表情越来越难看,皇后几次偷偷握住他的手腕,想要化解他的怒气。这种努力自然指标不治本,皇帝终于勃然大怒。万乘之君突然暴起,抓起手边的如意奋力一挥,将坐前的玉香炉击打地片片粉碎。

  撞击和碎裂的声音刺耳惊心,群臣立刻安静了下来。众多的目光汇聚在皇帝身上,其中有些诚惶诚恐,有些不过是慑于气氛,还有一些则暗藏不屑。皇帝面孔血红,对着满朝文武说出不得体的侮辱性语言:
  “混帐!”
  然后他咬牙切齿地说:
  “个个可杀!”
  大殿上鸦雀无声,群臣都在尴尬中沉默着。皇帝气犹未平,身躯微微有些颤抖。皇后趁机将他拉回了宝座上,他的两肘支在膝盖上,身躯前倾,垂首不言,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眼圈一红,几乎落泪。

  这时候一个沉厚而嘶哑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有事上奏!”
  日期:2012-3-6 19:58:00
  连载73.观之以应对
  上奏者是胡钧文,他环视了一眼衮衮诸公,一丝轻蔑悠忽而逝。他说道:“陛下,北莽林之难,殒身者近千,而萧氏独完,此必有过人之处。”
  萧二郎听了这话还不明所以,裴鸿却不禁皱了皱眉头。胡钧文继续说道:
  “陛下既然今日招此人问对,何不加意留心,观之以应对。若果有大才,也可备异日之用。”

  皇帝不知道胡钧文是什么用意,但是自然想看他表演下去,于是点点头道:“甚好!卿便为朕试之。”
  胡钧文领了上谕,踱到萧二郎面前,说道:“萧英雄,本官奉圣谕来与你讲话,你可仔细留心着。若是应对敏捷,说不定就有恩旨超擢任用。”
  萧二郎没见过这阵势,一时语塞。胡钧文笑着安慰他:“亦不必紧张,不过就是寻常说话。”
  萧二郎总算反应了过来,说道:“胡大人请问,草民言无不尽。”
  胡钧文点了点头,道:“甚好。”然后他开始提问:“我看萧英雄器宇轩昂、谈吐不凡,不似寻常贩夫走卒之辈,可曾念过书。”
  萧二郎恭敬答道:“胡大人谬赞,草民亦曾启蒙。”
  胡钧文又问:“可曾进学?”
  萧二郎立刻迟疑了起来,因为这必然会牵扯到他殴打教谕的罪行。然而迟疑的表情本身就欲盖弥彰,他只好硬着头皮说:“也曾是县学的生员。”

  “哪一年中的秀才?”
  “正平二十七年。”
  听到这个回答,胡钧文装作思索了一阵,问道:“正平二十八年,云山县学曾发生过一起生员殴打教谕之事,你可曾听说?”
  萧二郎发挥了他冒失的美德,直接说道:“便是草民!事隔多年却被胡大人缉拿归案了。”
  朝臣们一阵喧嚣,议论纷纷。裴鸿却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有刑部官员站出来要治萧二郎的罪,被皇帝直接制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