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负三万米 国家秘密科研任务所揭示的真相》
第31节

作者: 猪在天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1-6 20:51:00
  “人类是否能与太平州人和平共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直都存在着争论。”她一脸严肃,“支持战争论的专家认为,在同一个生命圈中,是不允许同时存在二种高级智慧生命的。信仰不同,人生观不同,甚至是体型不同,这些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物种间发生冲突。同时,可用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源,去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物种之间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支持和平论的专家认为,我们应该跳出现状去看待问题。太平州文明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而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太平州人早已摆脱了卑劣的人性,它们具备着高尚的道德品质,绝对不会发动战争。正因为存在争论,所以国家火炬计划和战备工作是同步开展的,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和衡量,必须对全人类负责,绝不轻易排除任何可能性,并时刻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

  我突然间醒悟了,军事训练其实是针对我一个人的。方小玲说这些话的目的很明确,参加国家火炬计划将会面临危险,甚至是面对战争!我猛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看上去十分有趣,但在有趣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可预知的危险,而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新成员,我无疑是最后一个知道这点的。
  “看来,太平州人不一定就是友善的。”我尽量保持轻松状态。
  她点了点头:“在这里共驻扎了三个师,101、102和103师,专门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国家火炬计划由军方管理,725所只是负责相关科研工作。”
  接下来,方小玲要求我在二个方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她说的十分仔细,我听得十分认真。在这里,我将她的话简要写下来,它可以让我受益一生。
  第一,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未知事物?平静的生活状态,让人们习惯于生活在一个恒定不变的世界里,而当我们突然进入到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时,心理上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所固有的世界观将被摧毁,我们会变得不知所措,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地壳气泡是一个崭新的世界,里面充满着我们所无法理解的现象,而在这些现象面前,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心态。无法理解的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够冷静,只有始终保持冷静心态,我们才有可能洞悉现象的本质,并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第二,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战争?战争直接将死亡摆到人们面前,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恐惧感。在和平年代,人们根本就无法去想象那种命悬一线的感觉,而在战争状态下,我们所固有的人生观将会被颠覆,你所考虑的问题不再会是晚饭应该去吃些什么,而是你还能够活多久。在战争状态中保持冷静心态,不仅仅是取得胜利的基础,也是保住性命关键。
  “时刻准备着迎接一切并时刻保持冷静!”我最后来了个总结陈词。
  方小玲只是点了点头,她是一个冷静的人。
  全部训练项目已经完成,我跟着方小玲正要回营房,杨教授却突然闯了进来,他的神色十分焦急。
  “发生什么事了?”方小玲脸色微变。
  “我们现在就去海底基地!”杨教授说的很快,“地壳气泡正在坍陷,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2010-11-6 21:44:00
  第八章 他乡遇故人
  我没听懂他在说什么,于是想立刻问个明白,但二人已向门口走去。我紧跟上去。
  营房外停着一辆吉普车。上车后,二人始终保持沉默,而方小玲偶尔会看我二眼,似乎在考验我的耐心。吉普车很快驶出营地,并径直驶向一架运输直升机。
  直升机升空后,紧张气氛逐渐缓解下来,杨教授这才向我解释一切。

  “地壳气泡的地质结构似乎正在瓦解”他说,“。在军队进驻地壳气泡之后的第三天,那里就发生了地震,而在这之前,在钻探竖井的三年里,从未发生过这种情况。更加奇怪的是,地震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强度也越来越大。为什么在我们进入地壳气泡后,那里就发生了地震呢?这难道是一种巧合么?我们不得不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令人担忧的可能性,会不会是太平州人正在阻止我们的勘探行动呢?它们这样做十分正常,没有人会喜欢不速之客闯入家中。”

  “原来是这样。”我忍不住笑了,“国家火炬计划是一种破门而入的不文明行为?”
  “情况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麻烦了。”杨教授显然认为我的话并不可笑,“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地壳气泡一旦坍陷,一切都将化为乌有,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接下来,杨教授不再说话了,他始终注视着窗外,一双紧握着的拳头放在腿上。我看了一眼方小玲,她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前面的椅背。没有人理会我了,我干脆闭目养神,想象着目的地的样子。
  天色很黑,不知不觉中直升机已经飞翔在一望无垠的海面之上。不多时,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厚重的云层开始在头顶翻滚,狂风、暴雨和诡异的闪电接踵而来,我们被轰隆的雷声包裹着。

  我的心情如同变幻莫测的天气,从兴奋转至担忧,甚至还有一些恐惧。我到底在干什么?我突然间发现,自己根本就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一切都来得太快,也太不可思议,虽然我已经摆脱了无聊的生活,但我却无法预知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我感到有些坐立不安,低头看着身上的军服,看着左边衣袖上的那个鲜红的火炬,它让我确信所发生的一切并不是一场梦,杨教授和方小玲都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将去破解长生不老之谜,这个已经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故事。
  看着身边的方小玲,她让我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又是那样的虚无缥缈,就像是我们曾经在1000年前相遇过。她身上有许多和我相似的地方,她是一个充满梦想的人,也是一个勇敢的人,一定是这个原因让我产生了那种奇妙的感觉。我不由地笑了。
  我想起了她的教导,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冷静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无法预知的未来。想到这里,我突然间坦然了,我正面对着一个崭新的生活,新生活在带给我兴奋的同时还带来了恐惧,而我应该去冷静面对这一切,因为我已经身处在其中了,而我应该去勇敢面对一切。

  “请有关人员准备登艇。”导航员发出指令,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2010-11-6 21:46:00
  我立刻隔着舷窗向下望去。在摇摆不定的海面上,闪烁着几个橘红色的亮点。直升机不断下降,海面逐渐清晰起来,一个巨大的黑色锥型物体漂浮在海面上。那是一艘潜艇!
  还来不及惊讶,直升机已经停靠在潜艇后部的停机坪上。杨教授和方小玲“活”了过来,我们跳下直升机,并在一名战士的指引下,顺着瞭望口内的悬梯进入潜艇内部。
  悬梯的尽头是一条近二米宽的走道,两旁布满粗细不一的管道。在战士的带领下,我们很快进入到一个敞开式空间中,耳边顿时传来讲话声和各种信号声,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喧杂的菜市场。我晃着脑袋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国旗,终于等到你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传来,“穿上军装挺帅的嘛!”
  我愣了一下,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我扭头向那个声音望去,结果是差点蹦起来。
  “大海,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面是一个男人。笔挺的军装,身高中等偏上,体型健壮,肤色黝黑,寸板头,浓眉大眼,脸上带着一丝微笑。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偶遇这种剧情竟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这个男人是我的好兄弟,名叫丁大海。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和丁大海就已经认识了,之后又同窗八年。我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同志”这个词语去形容。也许,只有存在巨大差异的人才能够成为兄弟。丁大海和我正相反,他的学习成绩十分惨淡。自从上了初中,我就开始扮演他老爸的角色,在他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单上签字。
  高中毕业时,丁大海眼巴巴将我送上了开往武汉的火车。临别时,兄弟俩抱头痛哭了一场,一方面是为了比太平洋还深的兄弟情义,另一方面是为了茫茫未知的人生旅途。离别后,我在武汉继续学业,我的好兄弟则去北京保卫祖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我之所以会把丁大海当成兄弟,是因为他除了缺点以外,剩下的就只有优点了。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真正的原因是他的缺点很少,就二样:一是为人大大咧咧,胸无大志;二是考虑问题总抓不住重点。除此之外,他可以算是个完人。
  我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来了个深情拥抱,彼此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而我,不仅激动,一颗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了下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