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称我那旧识为老陈,我俩倒并非同行。我是四处云游施药,为活人奔波;老陈则是掘地挖土,从逝者身上探究。虽然工作内容不同,但地点到是经常在乡野之间,之所以能和他认识,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帮他治愈过某种罕见的旧疾。在那时,我和老陈闲聊时才知道原来他是文物部门的人,而之后,老陈也时不时的给我一些古物的影印。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是很多传统验方珍药都是随着旧主入土的,虽然我对这些有点兴趣,但毕竟不能去挖坟掘墓的找寻,而老张正好是文物考察工作的,知道我对古籍有兴趣,但凡有了相关资料也都会知会我。”
“这次也是同样,老陈告诉我,当地的农民碰巧找到了两幅棺木,虽然一幅外表看来被盗掘过,但是还有一副保存完整。如果我有兴趣,正好可以过来看看,也算是旧友相聚。”
“恰好我已经应过杜生要来这学校里定居店铺,便想在稳定停留之前,最后再在周围和朋友们打过招呼。而当我抵达N地,老陈却没能如约前来。我去电寻了老陈,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说是让我在旅馆里先稍待,有空便会前来寻我。”
“既然老陈要我静候,我倒也不好意思跑去他们单位打搅,又不好走开太远,只觉得百无聊懒。倒是接待所的老板娘,主动来找了我聊天。
‘小哥是你独来的?’老板娘是典型的中年妇女,热情朴实,却也爱闲聊嚼舌。
我告诉她,我是来寻了朋友。老板娘却摇头头,说是这个时节肯来的,必是消息灵通的记者。‘寻常的人来了,若是旅游,必是去那山水秀美的景区附近,若是商谈,又不会像小哥你,神色悠闲两手空空。看你年纪轻轻又有些文化人的样子,必是那知道内幕的灵通人士。不过我倒先要和你说好,我这老太也不图啥名利,就是好知道个事情。你若是知道什么僵尸的详情,可定要说与我听听。’
看到我依然默然不语,她似乎倒是更认定了我是胸有成竹的知情之人。
‘小哥,你也别瞒了。你说这僵尸出土,若是寻常时节也便算了,偏偏是我老家也有亲戚住在附近。自从那僵尸见过天日,再往那片拨去个电话,不是忙音就是不通。后来才知道,都是那僵尸出世,惊扰了现实的磁场,才弄得波段什么都是异常。还有人亲耳听过那僵尸喘气的声音,录下来给法医听了,法医都认定了那就是人声。’
幸得这时我听到窗外有车鸣笛,看来老陈已经驱车过来,我才得以逃离了老板娘那猎奇的目光。甚至到我出了旅馆门,还能看到老板娘热情洋溢的冲我挥手。
坐上老陈的车,果然是他亲自驱车过来。一辆银灰的小捷达,稍微提速就颠簸起伏。而老陈多年在野外工作的性质,也让他看来很像是某个种地为生的乡间老农。但是过早布满了两鬓的白发,和眉宇间忧心忡忡的神色却川人知足常乐的天性不符。
看他如此,我便有心逗他,“僵尸处理的如何?”
没想到,听到这话,老陈竟猛的打了方向盘,急刹在路边,神色紧张地转过脸来问我,‘你知道了多少?’
看到他的脸色竟然瞬间苍白,我才知道刚刚老板娘所言非虚。看到老陈如此紧张,我也没有兴趣再逗弄他玩,便把刚刚听来的传言转述过去。
‘已经传的这么厉害了?’老陈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神色紧张的喃喃自语。过了一会,才慢慢的转向我,‘老沈,咱们认识这么久了,你之前又救过我一命,说来也算是知心知底的相识了。这件事,说起来,我本来不该现在说的。但是,’老沈掏出手帕擦了擦汗,‘但是,与其让你在街头相传的片断里拼凑,倒不如,我现在就从头讲出来,也省了你的误解。’
日期:2011-7-28 10:23:00
‘我们,找到了一具僵尸。’老沈讲出这句话时的神情,倒仿佛是有人用枪指着他的太阳穴一般,‘准确的来说,我们找到了一具,弄丢了一具。开始的时候,是一位警官打来的电话,说是有人发现本地某镇的工地里挖除了一具很像入睡的‘木乃伊’。’这在平时的文物发掘工作里也算常有的事情。你也知道,现在各地都在大建设,很多原本古人作为墓葬区和乱葬岗子的地带,都被作为居民区开发出来。挖几个棺材,遇几具骷髅的,不要说我们了,就连施工队的人也是见怪不怪。但是这次挖出来的东西,还真有些不一样。’
‘这次挖出来的棺材,有两副,但是其中一副是已经开启的,里面空无一物。官方报告上写的是这具棺木已经被盗,但是实际上……唉,你去看一眼就明白了。’
没过多久,车子就开进了某个山区。老陈带我下车,这时还是有不少人围在前面议论纷纷,老陈另我进了人群,走入现场。果然,我看到实物的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老陈一脸焦虑。
这个地区,被人称为“老乱坟岗”。可以看到古墓已经被开掘机器掘开,内室里有两口棺材。这棺材也与众不同,老陈提及过,这是清朝的墓葬,棺材却是用石料磨制。右侧的一口,已经开启,老陈已经组织入手在整片墓葬区都已经找过,没有发现可能的尸骸。而剩余的一具是由老陈手下的专业队伍开启,能看到一具干尸。而这墓穴之内也无打斗乱翻的痕迹,想必是前来盗取的人事前是胸有成竹,有备而来。既然是这种充分准备的老手出马,时间自然也是提前算计精准,装备收取精良。
‘这,太奇怪了,太奇怪了。’老陈应该是对这片区域了如指掌,但是还是呐呐自语这几句话。这倒也有情可原,这个墓室内的陪葬品依然完好无损,连百年来积攒尘灰都依然覆盖在远处,丝毫没有移动过的迹象。唯独是缺少了一具尸体。‘老沈,你这么多年,也算是有所见识。你来说说,怎么会有人肯翘了墓穴,却对一旁的殉葬品,丝毫不感兴趣?’
这话也问到我无言,一般说来,肯做这种偷坟掘墓之事,无非是为了所寻。大部分人是为了寻财,这也是盗墓伙计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开来的原因之一,那下葬物品必然是价值不菲,更别说是后世之人将其作为古物所得手的价值;其二便是为了寻宝,这宝的范围可以使书画工艺,也可以是音书药铺,这群人为的是那些失传已久的宝物。而第二种的寻宝比第一种的寻财更为困难,首先是要确定了宝物的位置,中国几千年历史,各种臻品如恒河之沙,经转手的主人也是不胜枚举,若是要想得到某种特定的宝物,必须要知道,这宝物这后一次出现时的物主,才有可能寻得这宝贝的位置,这边是对中国史话的要求。然后便是要找到这物主的墓穴位置,大江南北,又要根据龙脉风水,乡间话语得知这详细的地址,这又是要对风水民情的了解。再来,即使寻的这墓,却也要看这运气如何,若是不好的,墓穴已被他人捷足先取了,便又是无用之功;即便是寻得这墓穴,这种内拥宝藏的墓主也往往是费尽心思去维护自己死后安眠,各种技巧暗毒遍布,这又是要详细的调查清楚,还要依赖寻墓者的随机应变。在此之后,才是那些现代故事里飞檐走壁,惊心动魄的精彩故事。现在人人都知道所谓盗墓故事的精彩炫目,又有几人明白其后前期搜寻之路的漫漫而修远?
话说回这个墓穴,若是为了寻财而来,放置殉品不动,而只取古尸,便是疑问之一。自然,也有买主花了大价格偏偏要的是那尸体,若是如此那又为何只取了一具尸体,而将另一具弃置至此?如果是寻宝,为何只开了一部石棺,而对另一石棺毫无兴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