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宰辅——史上最牛女白领上官婉儿大传》
第9节

作者: 李靖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女儿,妈妈很抱歉已经帮不了你了,以后的事情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你的母亲就只能做这么多了。对不起!”
  婉儿用手掩住她母亲微微抖动的嘴唇,她的神色庄重而平静,“妈妈,我明白,真的明白!您放心……”
  日期:2011-02-28 17:39:10
  韦承庆最近越来越忙。习艺馆里几乎看不到他的人。倒是苏味道悠闲自得,时不时还出来晃晃。但十三个学生每人都知道,想从苏味道的嘴里掏出意见是很难的。他无论什么事都是“都好,都好”,活脱一个好好先生。
  然婉儿却很清楚地知道,苏味道绝不是一个昏庸颟顸的人。他或许表现出昏庸颟顸,只是因为面对的不是那个可以决定他命运的人。在另一个场合或另一个人面前,苏味道很可能比韦承庆见解还犀利透彻。

  “如果要在两个人里选一个,是苏味道吧?”
  婉儿默默地想。她知道苏味道绝不是个简单的人,他和韦承庆的影响力可能超出她们想象。但从性格或者至少表露出来的性格而言,苏味道更近于“政治动物”,虽然韦承庆更得学生们的欢心。他每次拨冗前来讲学,不管讲的是什么,总是获得激烈的回应。连婉儿也不由不暗暗注意他,但韦承庆却没有刻意对她关注过一眼,仿佛之前讲本朝诗文时特意提出上官仪来只是一个巧合。

  这时候她们所学的已经不限于诗歌了。她们学经,学书,学骈,学赋,学汉魏古文,也学六朝小品,学烈马西风,也学杏花烟雨。女孩子们整天忙得团团转,教她们的学士们也像走马灯一般换个不停,有些学士直到已经走人了婉儿还叫不出名目来。唯一一个始终贯彻至尾的学士,就是宋昭华,只是那时候她已经很少亲自讲课了。每当春日晴好的时候,婉儿总能看到她在院中竹榻上酣眠的身影,旁边青铜小炉中檀香冉冉升起,雅致得不像是记忆中那个只会教授《女诫》的人。

  而后,终于到了再度“中正”的日子。
  大家都忐忑不安,不知这一次又会出什么刁钻古怪的题目。学士们照旧都散去了。馆舍里空空荡荡。宋昭华精神饱满的走上堂来,黑袍飘抖,怀里抱着一样用锦缎重重包裹住的东西。
  “一首诗!”她宣布道。馆舍里一阵沸腾。她们毕竟在诗上下的功夫最深,只有婉儿暗暗担心。宋昭华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缓缓解开锦缎。
  “咏物!”
  所有人都愣住了。

  从锦缎里露出来的,是一柄连鞘长刀!
  斑痕累累的刀鞘和刀柄上已经被汗渍得朽烂了的麻线无不预示着这并非一柄普普通通悬挂于厅堂之间的刀。而是真正上过战场斩杀过敌酋的战刀!
  宋昭华微然一笑。她一手握住刀鞘,另一只手握住刀柄,轻轻地将刀从匣中抽出半尺。那露出来的刀身霜雪一般森冷,全然不像刀柄刀鞘一般古旧。
  “有谁想亲自来摸一摸么?”
  她环顾众学生。半晌之后,崔盈第一个站起身来,接着则是婉儿。婉儿深知自己必须透彻的了解这柄刀才可以有的放矢,诗意明确。但当她亲手握住冷硬的刀柄时,才发觉将这柄刀抽出刀鞘并不是那么容易,而宋昭华却行若无事。婉儿下去之后,第三个上来的则是萧璟。这时候,女史们已经悄无声息地将一个个锦盒放在各人的桌案之上,每个锦盒上都有细绢标志着对应的名字。

  “以一炷香为限。写好了就将笺稿放在锦盒里呈上来,一会儿考评结果也装在锦盒里向下发。”宋昭华轻松地宣布。女史们燃起一支轻细的香,香气氤氲起时,宋昭华将那柄刀轻轻放置在堂前桌案上,自己据桌而坐。
  婉儿咬着笔杆凝思,脑子飞转不停。她想:“我写什么呢?侧重,侧重!可是侧重是什么呢?那柄刀!即使再不谙世事的人也看得出那是一柄真正的上过疆场的战刀!宋师范拿这柄刀做题目,究竟是什么用意呢?”
  她十分清楚,在习艺馆里,宋昭华就是那个可以决定她命运的人,也就是母亲所教导她的必须以之对为对,以之错为错的人,自己的思想必须跟着她的思想运转。可什么才是她的思想呢?这个并不美丽的女人是如此令人捉摸不透。这时候她才明白为什么母亲看起来什么都懂,却十多年都走不出一个小小的掖庭。有些事,有些人,要想弄清楚简直太难了!

  “或者就是歌颂武德吧!”她跟自己说,“本朝武功之盛,历代不及。追亡逐北,四夷宾服。难道不值得适当的称颂么?宋老师上一期明明似乎很推崇《女诫》,但她却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崔盈打了高分。就说明她不是个因循守旧的人。但若是如此,歌颂武德到底合不合适呢?”她紧蹙着眉头,第一次觉得咏物的诗居然这么难,突然之间,她眼前一亮!

  其他人大概多少也被这道题弄得很是迷惑。直到一炷香燃尽,也没有人提前交卷。女史们过来收拾锦盒,女孩子们才七手八脚地赶忙将勉强凑成的诗稿誊写好,放进去。女史们随即上前将其取走,宋昭华也点了点头,转身出去。
  这一去就去了大半个时辰。学生们在馆舍里坐立不安。长窗外飞虫嘤嘤低鸣,时光分外难熬。直到她们都错生出寂寞宫墙白发冷一般的哀怨,以为自己被遗忘了,宋昭华才回转来,脸上依旧波澜不惊。
  日期:2011-03-01 12:26:42
  “成绩大致准备好了。”
  于是一群女史纷纷捧着锦盒进来。“打开锦盒!”宋昭华用命令的语气吩咐。婉儿战战兢兢的抖着手打开她面前的锦盒,里面墨绿色的绒缎上只静静摆着一块玉佩。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小心翼翼的向左右打量,隔座的裴青雯似乎收到了一块玉玦。但她随即又从锦盒里拿出一张纸。婉儿看看自己的锦盒里,空空荡荡,一无所有。再向四周望去,不少人手里都多了一张纸,脸上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

  “都认识吧。刑部的公文。”宋昭华淡然说。“那是成绩——收到玉佩的三个人过关,收到玉玦的九个人,被‘中正’掉了。”
  “为什么呢?我们的诗和刑部的公文又有什么联系?”
  “那是成绩。”宋昭华再次解释说,“收到什么样的成绩,不是由我,而是由你们亲自决定的。我命你们以刀为题,作一首咏物诗。”
  “我们作了!”
  “……同时埋伏下十三个刽子手和十三个死囚,与你们一一对应。如果你们谁的诗里出现征战杀伐,或斩杀诛戮的字样,你就会得到玉玦。你的死囚的命运就将被你决断,他们会在内廷慎刑司的刑房里被砍下头颅——之前我们训练男人的时候,人头会被直接装进锦盒里,送给你。你们毕竟是女孩子……如果谁的诗里避开了这些字眼,就会得到玉佩。表明你通过了‘中正’。”

  “这……简直……荒谬!”
  “但你们的老师韦承庆一定向你们讲过,诗要有目的。要明确,直接,简洁。要言之有物,禁止虚比浮词。我知道你们在诗里写下那些诛戮斩杀的时候不见得就真想象诛戮斩杀,也许只是让诗作看起来气势豪壮些。然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必须对自己的文辞,负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