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道:在黄河采金时的诡异经历》
第1节

作者: 菡萏暮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4-27 13:47:18
  特别说明:
  本书讲述的是一段我当年在黄河上淘金的诡异经历,书中讲述的采金技巧、黄河秘史等,均已隐去人物真实性命以及地名,本文作者也没有直接或简介传授任何人相关采金方法、技巧,也没有支持或鼓励任何人去黄河采金,如果有人因阅读此文走上采金之路,本文作者不负任何责任。
  我再次强调一下:黄河以及自然界中的所有矿产都归国家所有,私人采金为违法行为。
  黄河是中国最神秘的一条长河。

  在黄河有记载的二千多年中,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6次,黄河决堤,一泻千里,所到之处,人或成鱼鳖,黄河古道厚厚的淤泥中,包含了太多的禁忌,太多的古怪,诡异得让人简直不敢相信。
  关于黄河古道的怪事太多了,我就随便说一些发生在近代的怪事吧。
  五十年代初期,河工扒开了干涸的黄河古道后,发现了一截锈迹斑斑的铁管,铁管初时只有胳膊粗细,越往下越粗,往下挖了七八米,那铁管有水缸粗细,周身白亮,就像用纱纸打磨过一般。河工们不敢再挖,等专家第二天来了后,却发现那原本干涸的河床一夜水满,浑浊的黄河水中再也找不到那截铁管了。
  在六十年代,清理黄河古道时在淤泥下发现了一个十几米高的铜钟,钟口用铁汁给封住了,打开一看,铜钟里全是密密麻麻的骷髅头,骷髅头里盘着各种黄橙橙的小蛇,怎么也不肯出来。专家考察了一番,怎么也想不通这口大钟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蛇怎么能在封闭的大钟里存活那么多年,还有就是自从那大钟挖出来之后,黄河边上每家每户都会听到铜钟彻夜敲响,弄得大家都睡不着觉,最后迫于压力,只能将大钟原样沉在了河底。

  在大钟沉到水底之后,家家户户都再也没有听到那口铜钟敲响的声音。
  七十年代,黄河大堤上号召家家门前通马路,河堤上修了一条笔直的柏油路,路修到半截,前面是一片黄河古道,河滩上东倒西歪地横着几棵枯死的老树。修到这个河滩处,地基就怎么也打不下去了,手腕粗的钢钎一打进去,就断掉,怎么也不行。后来没办法,请来了当地的风水师,风水师让他们把道路绕开那处黄河古道,这样才堪堪过了这个坎。

  在八十年代,黄河边上的某座老城开始折腾城市建设,老城区拆了又建,建了又拆,最后在金水桥边修建了一条盲道,盲道却接到了金水桥中,不仅如此,在郑州还有许多古怪的斑马线,斑马线竟然修建在了草坪上,又在黄河边招募了许多河工,穿着清朝时期的河兵装,在黄河沿岸喊着口号来回行走。
  其实,大家都错了,这些盲道和斑马线并不是给人走的,这些路,是留给老黄河古道里的物件走的。几千年的古城,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古训,一草一木都有来历,老城里的一块古砖,一条石碑,要放在哪,又要怎么放,那都是有说法的,不是一句两句科学就能解释清楚的。
  说完了黄河,再说说采金。其实黄河和采金本来就是一体,黄河上的山水精华凝结成了玉脉,采金中分水定金说的就是在黄河上寻找金脉的过程。
  好多人以为采金就是电视上说的淘金,用一个平底锅里面装些沙子,放在水里连续淘,淘到最后剩下的金灿灿的沙粒就是金子。其实大家理解的这种淘金,是外行人的做法,就像是发丘盗墓,凭着摸金卸岭技术进去的才叫盗墓,靠一把铁锨就将古墓掘开的,那只能叫挖坟。
  我说的,是中国古代最神秘的金门一派,流传了几千年的“分水”、“观山” 、“探渊” 、“凌云”,他们采的不是河水中的金沙,而是隐藏在深山大水中的金脉。

  古人云:“金玉藏于深山大水”,金玉乃山水凝结的精华,据说金玉刚生出来的时候,像棉花一般柔软,见风后才慢慢变硬,这些生出黄金美玉的地方,一般深藏在深山大水中,被称为金脉、玉根,一旦找到金脉,玉根,黄金美玉便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俗话说,人生在世,只为名利二字,金玉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所以从商周时期,古人就开始了对于金脉、玉根的寻找。
  古代有“和阗 之玉,多在于水”的说法,说的就是美玉多出自水中,玉性阴,所以在古代寻找玉根的是几个处子,赤身裸体,后面背着一个背篓,并排在大水中行走,以赤足感知水下的玉根,如果遇到美玉,就捡到背篓里。水边设有监工,手执铜锣,每见采玉人采到一块玉石,便敲一下铜锣为记,负责记录的官员便会在玉册上画一个红点,最后按照红点向采玉人索取玉料。

  这说的是美玉,至于黄金就更复杂了。
  日期:2011-4-27 13:48:00
  算起来,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有三十六类七十二行,还有金点、乞丐、响马、贼偷、倒斗、走山、领火、采水的外八门。其实大家都不知道,除了这些外,还有一门非常古老神秘的手艺一直流传在民间,那就是采金门。
  说起这采金一门,话就长了。
  金门最早为政府招募的民间高手,古代以金银为货币,对采金之事慎之再慎,所以从民间招募了大批高手入山采金,为防止采金人私藏黄金,采金人在采金时要赤身裸体,出来后还要被反复检查,头发、口腔、脚趾甲,甚至连丨肛丨门都要一一检查过。所以金门虽日采斗金,可是到头来却连一粒金沙也留不住,最后穷困交加,含恨而亡。

  金门之人长年在山水中奔波,历经千辛万苦采得金沙,又被官府盘剥尽了,无不想尽方法私藏黄金,有人打掉槽牙,在牙缝处镶嵌进一颗金瓜子进去;也有人用一根极细的牛毛绳栓住一块狗头金上,一头系在牙上,将狗头金吞咽到肚子里。狗头金是原金,重量颇大,一旦牛毛绳断掉,坠到肠子里,不消一时三刻,肠子就坠断了,人也会历尽千万痛苦而死。

  久而久之,金民便秘密集合起来,大家各自拿出一辈子的采金经验,经过一代代人的增补,竟然留下了一部寻金定脉之法,秘密传给后人,希望后世子孙可以自行寻金,再不受官府压榨。久而久之,这金门在民间分为了四脉,分别是“分水”、“观山”、“探渊”、“凌云”,有道是“分水定金”、“观山寻脉”、“潜渊夺金”、“凌云淘金”。

  这寻金定脉之法可谓能能点石成金,一旦泄露,必然引起江湖上的纷争,所以金门一派行事低调而神秘,外人多不得知。
  这金门之说,无非就是观山,分水,寻金线,最后找到隐藏在大山深水中的金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