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负三万米 国家秘密科研任务所揭示的真相》
第56节

作者: 猪在天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2-2 8:54:00
  第二十七章 镜像
  “你说什么?”我上前一步,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望远镜,其他队员很快都围拢到我身边,目光全部指向了丁大海刚才所看的方向。
  我先是低头看了一眼望远镜,然后再将它放到了眼前,这玩意总会让我看到不可思议的一幕。
  正如丁大海所说的那样,我在镜片里看到了五个人,他们身穿军服、背着背包,此刻正背对着对我们,其中四人围拢在一人身边,而中前方那个人正将双手放在头部,他们全部都向前瞧着,似乎被什么有趣的东西吸引住了。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帮人怎么这么面熟啊?接下来,我开始挥动手臂,以确认自己的判断。
  0.1秒钟后,我的判断就得到了验证,中前方那位也在挥动手臂,我和他之间的动作是同步的。
  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扭头望向队员们:“真的是我们自己!”
  话音刚落,我就被人用力推开了,杨教授霸占了望远镜。
  而在杨教授得出同样的结论后,剩下的队员依次使用了望远镜,很快,我们得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我们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空间里看到了我们自己!

  “前头有一面镜子!”丁大海立刻说出了一个最为合理的解释,他已经蠢蠢欲动了,“我们赶紧过去瞧瞧。”
  突然间,我感到了一种抓到救命稻草的狂喜,没有片刻犹豫,队员们向前飞奔而去,我已经开始去想象了,前方应该是一面怎样的镜子,它为何会出现在这个无聊的灰白色世界里?不过,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重要的是奇迹发生了,我的身体早已被兴奋充盈了。
  不过,大约五分钟后,丁大海却突然喊停了我们。
  我们莫名其妙地看着他,这家伙不会是犯病了吧?可是,我们很快就知道原因了,他并没有犯病,而是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

  他喘着气告诉我们,当他在望远镜中看到我们自己时,光学测距仪的读数为2912米,因为要考虑到镜面反射因素,我们与镜面之间的实际距离应该为1456米,而我们已经向前奔跑了超过1500米,但为什么没有见到镜子呢?
2010-12-2 8:56:00
  所有人都呆住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摆到了科考队面前,镜子到哪里去了呢?
  紧接着,丁大海再次拿出了望远镜,这次他只看了几秒钟,便扭头对我们说:“我靠!不是吧?我又看到我们自己了,光学测距仪的读数依然是2912米!”
  听他这样说,我们先是面面相觑,然后依次通过望远镜进行了观测,他说的一点没错!

  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在我们向镜面移动了1500多米后,我们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依然是1456米,换句话说,我们白跑了1500多米。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科考队立刻陷入了混乱,大家七嘴八舌,但始终未能得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最终讨论在队长的一句话后结束了。
  “我们应该再仔细观察一下,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些重要线索。”他是这样说的。
  接下来,队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眼睛尖的用眼睛看,耳朵灵的用耳朵听,鼻子贼的用鼻子闻,而在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一番仔细观察后,我们依然未能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
  于是,我们不得不坐在原地进行休息,刚跑了1500米,已是口干舌燥,我接过方小玲递来的水壶,大口地喝着。而丁大海似乎有些不甘心,喝了二口水后就拿着望远镜站起身,继续开始观测。
  丁大海的样子挺有趣,不仅仅是端着望远镜向前看,还在原地打转,而在他的身体转动了360度后,说了一句让我们立刻跳起来的话。
  “杨教授说得非常对!我们刚才的确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线索,因为,我们仅仅只看了一个方向,而当我向四周各个方向看时,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冲着我们喊道。
  “什么现象?”杨教授是第一个跳起来。
  “我们四周全部都是镜子。”丁大海看着他,“我们被镜子包围了!”
2010-12-2 14:34:00
  杨教授上前一步,夺下了丁大海手中的望远镜,而在他自转一周后,整个人就愣住了。于是,队员们纷纷冲向了他,而我是最后一个拿到望远镜的。
  我所看到的景象异常诡异,不论我向哪个方向看去,我在望远镜里都会看到我们自己!这种感觉十分奇妙,就像是自己正身处在一个圆形房间里,而房间的墙壁是用镜子做的,因此不论我从哪个方向望向墙壁,都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镜像。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但依然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而我们的结论是:我们被一个圆形镜面包围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不论我们如何改变自身位置,都会处于圆形镜面所勾画出的圆形区域的中心点上,望远镜光学测距仪的度数永远都是2912米,分毫不差。
  “活见鬼了!”丁大海道,“难道镜子在与我们同步移动?”
  “一定是有人在控制着镜子。”杨教授道。
  “太平州人!”我脱口而出。
  我们相视并点头,队员们默认了我的判断。
  “但是,它们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李团长接着提出了一个让人感到无法理解的问题,“难道是想用镜子困住我们?”
  “我看应该不是。”丁大海摇头道,“如果想困住我们,直接砌四堵墙就可以了,折腾出一圈镜子干嘛?”
  “那么,会不会是想用镜子挡住我们的视线?”李团长继续猜测,“它们不想让我们看到镜子后面的东西?”
  “这绝对不可能!”杨教授立刻否定了李团长的想法,“镜子与我们同步移动,这就会产生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镜子后面的东西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眼前。打个比方说,如果你在一张纸上挖一个圆洞,然后将这张纸放在一张报纸上移动,那么,你必定可以看到报纸上的所有文字,因此,企图使用镜子阻挡我们视线的猜想并不成立。”

  “那么,情况会不会正好反过来?”李团长开始瞎掰了,“镜子的作用是不让外面的人看见我们?”
  “这也太离谱了!”听到他的话,我差点就笑喷了,“难道说我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的确是离谱了点。”李团长看着我,自嘲道,“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讨论在这之后就停止了,队员们开始了冥思苦想,虽然奇迹已经发生了,但我们却依然停滞不前,这无疑会让人感到郁闷。
  我坐在地上,啃着牛肉干,心里除了郁闷,还觉得可笑,太平洲人的做法简直就是不可理喻,不过我却想起了杨教授说过的话,之所以我们会感到奇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我抬头仰望灰白色的天空,心中竖起了中指,也许太平洲人正在上头瞧着我们乐呢!
  我想想就笑了,在一千二百万年前就已经远远超越我们的太平洲人面前,人类无疑就是孩子,不过现在,我们必须去做一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小孩子去挑战大人的智慧。
  但是,我们的胜算会有多大呢?我笑过之后却很想哭。
  不过,就在几分钟后,李团长提出来了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想法,瞬间为科考队注入了活力。
2010-12-2 14:35:00

  “既然镜子会跟着我们移动……”他突然站起身,低头看着我们,并且面带微笑,“那么,我们就来个分头击破的方法,从不同的方向上去靠近镜子,看看太平州人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纷纷起身,并连声叫绝,李团长竟然将战术灵活运用于实际了。接下来,我们摩拳擦掌、拭目以待,我倒要看看太平州人将如何去解决这个首尾难顾的问题。李团长的计谋实在是高。
  半分钟后,科考队分成了二组,方小玲、丁大海和我一组,杨教授和李团长一组,我们背道而行。
  我们这组移动的速度非常快,五分钟过去了,我们没有见到镜子,不过,我们却知道,另一组必定已经有所发现。于是,诱敌任务胜利完成,我们准备立刻返回。
  “等等!”正当我转身迈腿时,身后突然传来了喊声,那竟然是杨教授的声音!
  一刹那间,我就感到事情不对了,但具体是什么却说不清楚,于是立刻转身望去,只见杨教授和李团长正向我们跑来。
  不是吧?我感到脑袋突然间抽筋了,他们怎么会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我们可是背道而行的啊!
  “发生什么事情了?”我急忙迎上前,“你们怎么会出现在我们前面?”
  “我也不清楚。”杨教授一脸疑云,“我们正跑着就看到你们了。”
  所发生的情况不是一般的匪夷所思,我们立刻站在原地展开了讨论。背道而行的二个物体,怎么可能会碰面?我们首先猜测,镜子已经消失了,但丁大海却用事实告诉我们,镜子依然存在,光学测距仪的读数依然是2912米。
  活见鬼了!我抬头看了眼天空,看来太平州人算是跟我们耗上了。

  接下来,队员们纷纷坐到了地上,你看我,我看他,他看你,没有一个人说话。
  兴奋过后,3000米跑带来的疲劳感开始发挥作用了,二只腿就像是灌满了铅水,我大口喘着粗气。
  这时,方小玲又将水壶递了过来,而就在我伸手去接时,她却突然将手撤了回去,同时,口中还念念有词。我感到莫名其妙,正想开口,她竟然站了起来。
  “我们犯下了一个错误!”她看着我们。
  “什么错误?”她的话十分突兀,我跟着其他队员站了起来。
  “丁连长,把望远镜给我。”她对丁大海说。

  在接过望远镜后,她开始向四周看去,而在她的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