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负三万米 国家秘密科研任务所揭示的真相》
第57节作者:
猪在天空 2010-12-3 10:49:00
第二十八章 闭合的直线
队员们纷纷起身,我已经有些乱了,在很短的时间里,惊喜接踵而来,但令人沮丧的是,它们只会将科考队带入更深的疑惑中,天知道方小玲此刻又发现了什么,我似乎对新发现有些抗拒了。
“什么错误?”我还是追问了一句。
她移开望远镜,扭头看着我:“当我们第一次在望远镜中看到自己时,因为过分激动而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
“低级错误?”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错误?”
“你再看看就知道了。”她将望远镜递向我,“我们照镜子的时候,能够看到自己的后背么?”
在她说完这句话后,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同时决定不再去看了,我已经知道自己犯下了什么错误。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原先在望远镜里看到的,其实都是我们的背面,而这种情况在照镜子时根本就不可能发生!在面对突兀的发现时,我们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能力。
与此同时,科考队已经炸开了锅,丁大海从我手中抢过望远镜,我很快就听到了他的骂娘声。
“难道说……我们看到的不是镜子?”丁大海将望远镜递给了杨教授,并用力抹了一下脸,“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不会是见鬼了吧?”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杨教授将望远镜递给了李团长,“也许,我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杨教授,被他的话惊呆了。此时此刻,我的脑子已经变成一团面糊,他竟然说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下一秒钟,队员们围拢到了队长面前。
杨教授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示意我们先坐下,我用仰视的目光看着他,希望他能够给句痛快话,这个灰白色的世界已经快把我逼疯了。
“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明白了。”杨教授终于开口了,他看着我们,“首先,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背部?”
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突然间产生了一种幻觉,我们此刻正坐在一间教室里,杨教授是老师,而我们是学生,学生正在等待老师解答疑惑。
这种开场白我经历的实在是太多了,从小学一年级直到研究生毕业,讲台上的老师在为他的学生解答难题时,都会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科考队正等着救命啊!于是,我一直都死盯着杨教授,希望他不要把我们当成了小学生。
2010-12-3 10:50:00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丁大海倒是挺配合,第一个举起了手,“只要我们背对镜子,然后回头看就可以了。”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杨教授笑了,“但我要更正一下刚才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看到自己的后脑勺?”丁大海摸着后脑勺,不停转动脑袋,似乎在寻找想象中的镜子,“这个问题我好像从来没有考虑过。”
“大海,不用去找镜子了。”我有点急了,“因为这根本就不可能!杨教授,请您继续。”
杨教授看着我,点了点头:“对,这根本就不可能。现在,我们正面对一个悖论,我们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但这是不可能的。悖论的产生告诉了我们一个结论,我们一定是被事情的表象所误导了,我们所做出的判断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的。”
“错误的前提?”方小玲立刻举起了手,她的思路依然十分清晰,“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看到的根本就不是镜子?”
“不是镜子?”李团长立刻道,“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只有镜子才会反射出我们的影像啊,不过,但是,这好像也不对啊,照镜子应该看到的是自己的正面。”
我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仍然死盯着杨教授,我心里十分明白,他正在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但我依然不知道他的底牌是什么,我希望他不要拖泥带水。
接下来,杨教授笑了,我知道高丨潮丨部分就要到了,不由地直了直身体。
“让我们抛弃掉镜子这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吧。”杨教授看着我们,“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问题上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我的身体一下子疲软了,他还真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出于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我耐住了性子,只希望一切不要太过漫长。
“这回我终于知道了!”丁大海一拍后脑勺,还真把自己当成小学生了,“如果我们会分身术,走到自己后面,就可以看到了。”
“不要胡扯!”我忍不住了,“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杨教授却摆了摆手,抬头环顾四周:“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丁连长离真相已经很近了,我们应该去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地方了。”
我立刻做了一个请说的手势,目光一直都没有离开过他的眼睛。
2010-12-3 13:43:00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猜想。”杨教授面带微笑,“首先,我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你们可以更容易理解我的这个猜想。”
我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出去,开始用另一种人生观去面对杨教授了。在另一个方面,我也十分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感觉,从未知到已知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
看着杨教授,我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他陪我坐在书桌前,教我如何去解答一道道数学难题,教我如何去思考,去思考身边的一切,同时去思考未来。这些蹦出来的回忆,让我感到杨教授是那么的亲切。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