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灵笔谭》
第2节

作者: 金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华特,你能告诉我‘三界’在哪里吗?我现在就要去看看。”我从来没见过鬼怪,内心并不相信他们的存在。
  华特见我非去不可的模样,他转过头喊道:“沃斯神父,这位中国朋友要去‘三界’,你借十字架给他一用吧。”
  那边一
  日期:2008-5-16 7:49:00

  那边一个身材不高,脸形削瘦的灰发中年男人走了过来,他的白色衬衣上挂着一个足有十公分长的银制十字架,走过来的时候脚步摇晃,显然喝了不少酒。
  桥屋镇的神父喝酒?
  “神父,您好!我是金楠溪。”我伸出手去。
  神父两手都端着酒杯,右手直接把一杯酒塞过来,浓烈酒气随话而出,“金,你要去‘三界’,我陪你去,他……他们都是胆小鬼,有上帝陪伴左右,肮脏的恶灵不敢过来。”
  我把酒杯放下,穿上棉大衣。神父喝完左手有啤酒,晃悠悠地把手往大衣的袖口伸。
  “华特,你能帮我把汽油加满吗?”我将车钥匙和五十加币递过去,华特帮神父穿好衣服,接过车钥匙,没有接钱,又给了我们两个手电筒。“我的兄弟,桥屋镇没有加油站,只有油灌车,我帮你加满油,不用钱的。”华特笑道。
  世界上本没有鬼,但是敢于闯鬼屋的人总是让人佩服。

  沃斯神父被室外的冷风一吹,打了十余个寒颤,清醒了许多。他冲我笑,“这个地方太冷,神父也要喝酒。”
  神父说的没错,喝了几杯啤酒,肚子里的火气可以暂时抵抗寒冷。
  路上,听了神父的介绍,我大体明白了桥屋镇的地形状况。一条名叫“卡来”的河从南向北流过,在小镇的最北端以“U”形调头再向南流去。一来一去的东西两段河道相隔两千米,河道大概二十米宽,每隔一百米的河道上建起一座木桥,木桥上建起两屋木楼,一共有三十幢桥屋。“三界”建在东西两段河道中间的荒地上,从黑猫桥屋走过去大概一千五百米。

  加拿大自称是一个和平、自由和民主的国家,但是一百年来跟着美国的旗帜四处参加战争,二战及朝鲜战争都少不了加拿大军队的身影。
  加拿大曾经派五千多人的军队参加朝鲜战争,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击溃,极其丢人。
  桥屋镇正是战争的产物,1939年作为英联邦国家之一,加拿大跟随英国对邪恶三轴心国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宣战。1939年到1941年,同盟国方面胜少输多,德国和日本在欧洲、亚洲建了无数的战俘集中营,德国和日本利用战俘进行各种人体实验,据说当今世界医学里的许多成就来自纳粹们的残忍实验数据。
  1941年日本人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偷袭珍珠港,靠卖武器、医药及种种军用和民用物资发大财的美国人,半推半就地对德日意宣战。美国地大物博,人口也多,他们的参战扭转了同盟国的颓势,德国和日本开始陷入苦战,大批德军和日军成为盟国战俘。
  加拿大只是象征性地参加二战,但是加拿大这块人烟稀少、寒冷的大陆被美英两强看上,把战俘关在加拿大的大草原上,不会被敌军解救,战俘也不敢逃跑,就算逃出去,还得游过太平洋或者大西洋。
  六十三年前,同盟军在加拿大建起了许多战俘集中营,阿尔伯塔省成为集中营的重点建造省。第一批德国和日本战俘被押送到寒冷的阿尔伯塔和西北地区交界处后,这些战俘被命令在卡来河上建造三十幢桥屋。看守的美军和加拿大军队在桥屋之外竖起九米高的铁丝电网。
  总共有五百多名德国和日本战俘被关押在桥屋集中营,1945年二战结束时,这些战俘可以回本国,也可以选择留在加拿大。选择留在加拿大的战俘被送到阿尔伯塔省的南方,他们与其它集中营的战俘后来成为阿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半个世纪过去,阿省接近一半的人是德国后裔和日本后裔,德国后裔与日本后裔通婚生下的混血也成为阿省的特色之一。

  对于这段集中营的历史,我读过相关的书籍,只是不知道桥屋镇也是一座集中营。
  “沃斯神父,华特说‘三界’有幽灵,是真的吗?”我问道。
  神父说话的时候还有点不利索,“不怕,我们是上帝的子民,我有十字架保佑。五十八年前,战俘集中营选择留在加拿大的人走后,想回国的三百多名战俘在桥屋里等待运送,可是他们没有等到运输车,等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集合在‘三界’周围的战俘们还没来得及回桥屋取暖,就都被冻死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
  “我们脚下?”我忙用手电四处探照,“啊……”我叫了一声。
  “你看到墓碑了!‘三界’的周围立了三百多块墓碑。这些德国人、日本人回不了国,只能躺在桥屋镇的地下,金,你看‘三界’楼就在前面。”神父的手电筒照向前方,五十米外,一幢孤零零的两层小楼被三百多块墓碑包围着。
  零下五十度的世界似乎连思想都冻结了,口中呼出的暖气缓慢延伸到雪白和暗蓝色组成的空间。墓碑间的雪地整洁无瑕,没有人敢进入这片死亡与灵魂的净地。
  我看到与其它桥屋完全一样的木楼,但是这幢小楼没有建在流水的桥上,而是建在坚实的土地上。
  门上是两个深深刻在木头里的中国字“三界”,下面还有三个小字“天地人”。神父推门进去,两束光在屋内探照。屋里面很干净,似乎五十多年来每天都有人打扫一样。

  “这里太冷,空气都飞不起来,何况灰尘?屋子不用清扫,也不会有虫子在这里织网。”神父说道。
  神父应该想说没有蜘蛛在屋内织网,屋内的结构和其它的桥屋一样,神父带着我一一查看。一层有三间房子,一个小厨房,但是并没有找到小黑盒子。
  “你要找什么?”神父问,他有些紧张,相信鬼神的人总是多一些不理性的念头,那怕是带着十字架的神父。
  “我找一个写着‘晶界’的小黑盒子。”
  “噢,阁楼上有一个黑盒子,一年前我来过一次,见到过,不过那次是白天,不象现在。”神父四处查看。
  我感觉到寒冷慢慢渗透进肉体,逐渐影响着大脑的思维,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在在黑暗冰冷的环境里人们更容易看到幽灵和鬼怪,原来人的身体开始僵硬的时候,神经已经绷紧,会产生幻听和幻想。
  “神父,你见到过上帝或者幽灵吗?”我想让神父放松。
  日期:2008-5-16 7:51:00
  神父开始爬向阁楼,“上帝肯定在看着我们,幽灵不敢出现在上帝的范围。”
  我知道神父既没有见过上帝,也没有见过幽灵,其实没有谁真正见过幽灵,从心理学上讲,幻觉才是幽灵的真相。
  我们弯着腰在阁楼寻找,阁楼很小,神父很快就找到了窗口处地板上放着的黑盒子,我拿在手上,盒子很重,应该是金属打造,表面是粗糙的黑色,我试了试,打不开盒子。

  手电的亮光照过来,这黑呼呼的盒子根本没有刻字。
  “金,你看外面……”神父急切地叫我。
  他将手电筒关掉,眼睛直勾勾在看着窗外的那些墓碑。据说无论是幽灵,还是鬼魂,都会带着渗骨寒气而来。只是这本来天寒的极地,哪里可以感受到幽灵的寒气?
  望向窗外,我怀疑自己的出现了幻觉,在低温下呆了半个多小时,手脚已经麻木,大脑处于麻痹状态。
  “金,那些墓碑会发……光,还在晃动……”神父右手兴起十字架,惊惶失措。

  不仅墓碑发出浅紫色的光,上下随光摇动,仿佛每座墓碑上部聚焦轻烟一样的悸动,这悸动就象夏天暴晒的柏油公路上升起的热源,时隐时现。
  “神父,这是身体极度寒冷而出现的视觉疲劳,我们赶快回酒吧!”我拉着神父下了楼,一步一踉跄地离开了“三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