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笔记——一个县长的独白》
第17节

作者: 当朝七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04 11:12:56

  (接上)
  第12章  夸官三日
  自从上次全省计划会议回来后,孙市长就酝酿调整计委的领导班子了,目标直指一把手王甫成。只是还没等和市委欧阳书记沟通,黄厂长就事发东窗,这倒霉的王主任主动落马了,省了孙市长亲自动手。

  在王主任的接任人选问题上,却更让孙市长煞费脑筋。
  计委毕竟是政府机关里公认的肥缺,市直机关有几位局长,县里还有几位急着调回市里的县官,瞄着计委主任的位置志在必得,争得不可开交。
  通过这次的全省计划工作会议,孙市长清楚地认识到,计委主任决定着全市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的多少与成败,因此,始终坚持自己的人选。
  市委的欧阳书记手里,早有几个已内定的人选没有安排。孙市长的坚持,让欧阳书记有点为难,又不好自己武断地决定。
  虽然在任用干部的问题上,欧阳书记占主导地位,但孙市长也非等闲之辈。来松江市之前,就是省领导心目中的红人儿,人情通天,关系八面,欧阳书记也必须给足面子。
  两位一把手在计委具体人选上意见不统一,因此,计委主任迟迟决定不下来。欧阳书记决定先放一放,等下个月调整干部时再议,以静待时局的变化。
  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写了一本异书叫做《论衡》,其中一句话我感触颇深:“志同道合者,志虽同,同中有异;道虽合,合中有离。”这其实就是最早对官场的哲学写照,精典绝伦。
  平衡是官场通用的潜规则,在用人上更是异常微妙。
  一般情况下,书记、市长都有各自的生态圈子,因此,无论任何岗位,领导们其实都有各自心仪的人选。在用人上,谁不喜欢用自己“了解”的人?领导怎么了解你?那只有和领导走得近,才能让领导更多地“了解”你。
  喜欢用自己了解的人,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更何况市一级的大领导呢。
  官场中杀出黑马是常事儿。

  就在县官、局长们私下加紧活动,争得不可开交之时,斜刺里杀出一匹黑马。这可是官场中最黑的黑马,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红人黄厂长——黄凤林。
  自从上次在国家部委要来菲利普彩电项目开始,孙市长就对这位有超强活动能量的“能人”高度关注了。
  从能力角度上讲,黄厂长的确是难得的能人。但能人并不是完人,对待能人,一是要使用,二是要控制,因为能人能够做成大事,也能铸就大错。
  黄厂长在国家电子工业部那位处长同学的极力举荐下,加上这段时间个人的私下运作,已经水到渠成了。
  “我们松江市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部委的人脉资源,跑国家计委、跑国家项目非黄凤林莫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干部要用其所长,把握主流。”孙市长在市委常委会上的这番话,对黄凤林的提拔重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孙市长的这种考虑是完全现实和正确的。试想,没有国家项目投资,松江市哪儿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官员们哪儿来升迁的政绩!
  在用干部问题上,常常并不是最合适的人胜出。有时,两个并列第一的人选无法平衡时,“小三儿”就会脱颖而出,横空出世,一举中的。
  对于黄凤林,这是一场美梦。
  而对我,噩梦才刚刚开始。

  (待续)
日期:2011-05-05 08:57:50

  (接上)
  对于黄凤林,这是一场美梦。
  而对我,噩梦才刚刚开始。
  黄主任走马上任了,雄姿英发,笑容可掬。
  前来送行的有电子工业局的领导,也有电视机总厂的职工,站了半个走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强颜的媚笑,肉麻的吹捧,放肆的喧哗,把往日清静的政府大楼变成了四处充斥着利益之声的市场。
  上午乐,中午喝,下午醉,夸官三日,访客不绝。
  计委的科长们也不失时机地乘势而上,争先恐后地向新主任献忠心。一时间,计委机关上上下下闻风而动,找关系的、找不到关系硬套关系的,忙作一团。
  如果当初自己接过那招亲的橄榄枝,最春风得意的恐怕一定是我。可如今,最落魄难受的也一定就是我了。
  上次乘龙快婿招赘不成,不仅得罪了黄主任,也得罪了李科长。有事实为证:一次,我在走廊上巧遇李科长,连忙立正,满脸陪笑。那李科长,昂首挺胸,视而不见,非但没有还以笑脸,反而白了我一眼。
  这一眼充满了藐视,充满了不屑,还有一丝的怜悯和艾怨。那眼神分明在说:“哎,好好的乘龙快婿你不做,敬酒不吃吃罚酒啊,这回可有你好看的了!”我的心往下一沉,尴尬的媚笑顿时冻结在脸上,本已不安的心,更加惶恐不安起来。
  “曾经翻手为云欲招我为婿,如今覆手为雨必置于死地。从极度赏识到极度鄙视,不过短短的三十天,我的人生瞬间发生了巨大的戏剧性变化。黄主任对我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让趋炎附势的李科长们立刻爱憎分明了,今后怕是没有我的好日子过了!”我似乎预感到自己的仕途末日来临了……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常常是无知的。身处浊浪滔天的宦海之中,我如同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时刻面临着灭顶之灾,所有的挣扎都显得如此无力。

  见面会上,黄主任高视阔步,春风得意地端坐台上,用微笑的眼神问候全体。
  我在祈求上苍般地仰望着天花板,惧怕和那得意的目光相遇,惶惶不安的心,好像半空中悬着的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无法自持。
  “事情只要存在出现最坏结果的可能,它就一定会发生。这是谁的预言了?果然啊!今后我将向何处去?!”我黯然无助地问自己。
  在惶惶不可终日间,第一次打击,终于不期而至……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