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我这10多年的失败的外企职业生涯,遇到无数本国或美国极品同事》
第4节作者:
香橙橙2099 现在想想,我都想抽我自己。笨的像猪。如果换做现在,我只会淡定地笑笑,自信满满地说:“我觉得我这样穿还蛮得体的。”
日期:2011-04-23 11:30:43
%13-------------------------------------------------------------------------------------------
吴三后来找聪聪告状我暴打他的事,那时聪聪已自身难保,但因为这件事,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话说当时我们部门摇摇欲坠,都是一些不能上去打仗的新兵,除了我稍具经验。当时新项目很多,美国频频派人过来协助我们。当时经常过来的一个美国人叫Andy,是美国本土销售副总,他手头的客户占 我们50% 的生意额。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我还在协助娇娇,当时我对产品不熟,他们开会时我大半听不懂。
会后,我和他闲聊时我坦白告诉他会议时听不太懂,又瞎聊了好一会儿。
第二次见面已是差不多半年之后了。那时我已经被迫以光速成长,所以和他做项目时合作的非常默契愉快。
后来很久之后,他说当时的我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似乎一夜之间成长起来,了解产品,了解市场价格,善于思考,并且能对产品提出改良,工作认真负责细致,面对供应商谈判时策略虽然有点生硬,但很有效。。。估计当时他回去美国后还帮我大大宣扬一番,后来美国总公司有什么大项目都直接和我联系,我俨然成为部门的主心骨。
其实,可以说那时是我最好的时代,也是我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呢?其实我并没有Andy感受的那么成熟全面,我那时就像一个被过于早催熟的番茄,看起来貌似不错,其实里面没有发育完全,吃起来又苦又涩。但是这个似乎不是我能控制的,他们那时需要推起像我这样的一个人,否则SOURCING部门不知要多久才能正常运作起来。
我当时根本就没有时间好好的学习如何和别的部门协调,合作,沟通,没有时间让我慢慢成长,所以急急运作的项目一个又一个,虽然我没出什么错,但中间得罪的人真是罄竹难书。
以至于几年的管理工作下来,经受锻炼琢磨的我终于比较成熟,真正能作为一个部门经理长袖善舞,但别人已经再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让我有再次成长的机会。
日期:2011-04-23 22:05:53
14------------------------------------------------------------------------------------------------
某天,TONY和JOHN同时来到我们公司,开始清洗聪聪的管理层。这时大C已离职几个月。
即日生效,聪聪职位变成一个新部门的头,我们台湾分公司的沈辞女士新任公司总经理。
其实,当时我根本不想有任何改变。所以对沈辞的到来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那时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脾气特别燥,加班到午夜明天照常上班是常事。
某天,我气匆匆地冲到沈辞办公室,大声控诉因为某部门没有支持我,导致某事我加班到午夜都不能顺利完成等等。。。
现在想起来是一件很挑战沈辞作为一个总经理的尊严的一件事,但她是一个特别大气的人,并没有生气,好言抚慰我。
其实,这又是一个职场错误。你工作很辛苦,你应该向你的上司报告需要支援,而不是耍脾气。其他部门不和你合作,你应该自我检讨,然后找他们沟通协调,自己去解决这种问题而不应该直接就把问题丢给别人。更不应该直接就将事情捅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
日期:2011-04-23 23:42:58
%15------------------------------------------------------------------------------------------------------
中国人有那么多灰色收入,相信采购员的贡献不会少。
各位看这帖子这么久,肯定明白我是那种油盐不进的主。其实,我明白,很多供应商喜欢拿回扣的采购员多过不拿回扣的。像我这种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明示暗示都不表态的人,他们是很惶恐的。要知道,我接手吴青的供应商并没有进行大洗牌,而是尽量沿用原来的供应商。
所以这帮供应商本来每月要拿出一笔回扣,金额或达几万,就是给不出去。心里急得,很惶恐,因为怕被我换掉。
其实,我沟通协调能力真不咋地,每每不平则鸣,不用脑子,口不择言,或过于理直气壮,但一临到工作本身,我确实是一个非常谨慎,喜欢事事深思熟虑的人,否则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新人,能在那个危机重重,陷阱处处的时候不但不犯错地完成所有项目,而且出来的结果还是优+。
对于这帮供应商,每一个都和以前的吴青等旧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吴青一个月不到一万块钱的薪水如何能潇洒地说走就走自己做老板去了?不是没想过将他们连根拔起,自己找供应商替代,但是我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以不变应万变。当时倒没想过这个不变是为了让自己站稳一点再说,说实话,我当时根本没考虑过自身的处境,只是想着公司在这样的时候事事应以稳定为主。
可笑的是,我用这么多时间考虑公司的处境,其实当时最应该考虑的倒是自己的处境。
那时,有一些耗材,公司惯例是行政部采购的,刚好我有几个产品是要用到某些耗材。我就找到采购耗材的负责人刘明,当时和他关系尚可,经常说笑聊天。那时他还是课长。我将资料递过去,告诉他大概这些我一年要用多少,金额大概是几十万元一年。
他脱口而出:“你这么好啊,又给我送钱来了。”我本来和他谈完,已经出去,听到这句话感到非常刺耳,因为那时我已被很多暗示明示我拿回扣的供应商轮流轰炸好几天,一听他这样说话,马上明白他指这些耗材能带给他可观的回扣。我榆木脑子一想,他一拿这些耗材的回扣,岂不是将我这个项目公司本应有的利润拉低了吗?
我冷冰冰地将资料拿回来,告诉他我自己去做这件事,然后就将这些耗材找了一个比他低10%的价格,绕过刘明让采购部去买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