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的不止小白一个,我们的赵王也恶心了。赵王心里肯定把廉颇同学祖宗十八代骂了十八遍了,我擦,这廉颇同学是不是老年痴呆症又犯了,这老糊涂只顾着玩他的军事战争,也不替孤考虑一下政治影响。你拉着四五十万人在那里干吃干喝,又不工作创造基地皮,又没有个时间限度,孤的国家那还不被你吃穷了啊。等这么干耗个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到了开联合国会议时,没准那个恶心的韩王都能拍着孤的肩膀乐呵呵地对孤说,谢了兄弟,这战国时期综合国力倒数第一的宝座就让给你了啊。这他猫咪的就算拖垮了秦国,自己还有什么实力去和其余五国争天下,到时还不是要步秦国的后尘?
赵王还继续恶心廉颇同学,猫咪的,现在要与时俱进了,你个老糊涂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自从俺们赵国军事改革开放后,军事实力倍增了,俺们的轻弩骑兵面对秦国的重装骑兵完全不落下风,战斗力比甚至超过一比一,达到了相当的优势。给你这么好的军队这么好的物资条件你还龟缩浪费孤的粮食消耗孤的国力,我擦,赶紧给我出战,必须要短期内战胜秦国,而且自己不能损失太多兵力,因为还要留着相当兵力与五国对峙,明白不,老糊涂?
廉颇同学:呜呜呜,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太残忍了,做不到。
赵王:做不到就滚吧,别站着茅坑不拉屎!猫咪的,拉不出屎来还怪地球没吸引力!
于是乎我们的廉颇同学就灰溜溜地领便当了,接替担任赵国军事统帅的是个很牛叉的人物,米娜桑,灯光、鲜花、掌声、尖叫,欢迎我们的赵括同学华丽丽地登场。秦赵长平之战转入第二阶段,秦国的白起同学和赵国的赵括同学斗殴过程。
以前小白看封神榜,武王好牛叉啊,把纣王打得满地爬;看三国,曹操同学好牛叉啊,把袁术同学打得满地爬;诸葛亮同学好牛叉啊,把曹真同学打得满地爬;司马懿同学好牛叉啊,把曹爽同学打得满地爬;看现代史,我朝太祖皇帝好牛叉啊,把前朝皇帝打得满地爬…
小白当时总爱弱弱地想,这些被打得满地爬的人怎么那么菜啊,打他们一点都不显得威武,傻子都能打得他们满地爬。后来小白长大了,领悟了一句话,人的实力是由他的对手决定的。三国的曹真、曹爽父子两代同学再不济也是当朝的最高军事统帅;袁术同学是三国前期实力最强的势力(袁绍同学都比不过他),还当过皇帝;纣王更是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开疆天子。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如果你的对手很菜,那么你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如果你很牛叉,那么你的对手必定也相当牛叉。
赵王其它方面不行,但是作为一个领导,用人的眼光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一个领导连用人都不会,那他还配做领导吗?迟早都是替人打工的命。
赵括同学乃是根正苗红的名将之后,而且并不像大多数高干子弟一样飞鹰走犬不学无术,他乃是以各门学科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军事学院毕业的,其在军事运动歼灭战术方面的造诣远超过当时所有包括他父亲在内的赵国名将。年纪轻轻就拜为国家大元帅,是个实实在在的旷世奇才,绝非浪得虚名。
这样的人秦国自然不敢小看,估摸着王龁同学不够看了,悄悄的换上来白起同学。关于这位白起同学的简历,请相关粉丝和真相帝来科普,小白就不多解释了。从秦国密换白起同学为帅就可以初步看出赵括同学的实力档次了。赵括同学真如传说中的那样,王龁同学应该就足够了吧?为什么不让王龁同学继续上?为什么还要密换白起同学?秦国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吗?
根据传说中的史料数据,赵括同学亲帅赵国四十五万主力,秦国方面大概投入了六十万部队,考虑赵军与秦军的战斗力比超过一比一,这样赵军与秦军的战力基本持衡,也就是说,谁也不占多少强弱的优势,双方是基本对等的。
记得小白前面说过吗,当双方兵力基本对等时,战斗的胜负就取决于两军主将自身的素质。白起同学的素质毋庸置疑,那么赵括同学是什么素质呢?
小白就按那些传说中的史料数据来说,秦军打完这战后,死亡过半,传说的数据是秦军六十万人,姑且不论秦国后期是否持续投入部队使参战人数超过一百余万这种可能,即使按照这六十万来讲,那么秦军在这一战中至少阵亡三十万人。
那么赵军的死亡数字呢?关于杀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坑杀了四十万,一种是坑杀了二十万。前者似乎比较离奇,那意味赵括同学仅用五万人的阵亡就换来白起同学至少三十万人的阵亡,这白起同学仗打得也太窝囊了吧?不像他一贯的作风啊?
后者比较贴切一些,也就是说,赵括同学用二十五万赵军拼掉了秦军三十万,实际上秦国到了后来吃不消了,肯定偷偷增援了,所以实际秦军不止阵亡三十万人。但是,基本上这个伤亡比例比较符合双方的战力比。
(讲到这里,小白偷偷插一下我朝和前朝的战力比,我朝禁军和前朝禁军战力比是一比三,也就是说,在不围殴的情况下,前朝禁军每死一人,我朝禁军要死三人;在三倍战力围殴情况下,就是九倍人数围殴下,前朝禁军每死一人,我朝禁军也要死一人。由此,诸位英雄可以自行去判断每场战役我朝禁军的真实伤亡数字。)
赵括同学自拜赵国大元帅后即率全军出击,主动寻找战机与秦军决战,伺求在运动中歼灭秦军主力。秦国自然知道深得运动歼灭战精髓的赵括同学的厉害,那个一般般的王龁同学是绝对顶不住了,立马派出了白起同学。当然,名义上还是王龁同学做统率,实际上是白起同学指挥整场战役。这是头号机密,泄露了白起同学实为主帅的人一律杀无赦。
白起同学同样是运动歼灭战的行家,可惜强强对抗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硬拼了几回互有损伤,最后反而被赵括同学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有英雄说,那不是被打得败退,是诱敌,是主动退出战斗。小白说,你觉得二万五千里是长征呢?还是被人撵着屁股追呢?
请看赵括同学在这几回合的较量中,没有一部被白起同学分割而围殴,把四十五万赵军凝结成了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怎么和白起同学打运动战都不离散,谁敢小看赵括同学统军能力?就此衡量,赵括同学就比在徐蚌会战中的前朝诸悍将要优秀得多。
当然,白起同学小白也是非常了解的,他节节败退一方面是因为赵括同学确实强得出乎他的意料,没想到赵国还有这号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此人不除,假以时日待其羽翼丰满后,必定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所以为了秦国的将来必须要趁现在就杀死赵括同学。但是怎么杀呢,赵括同学和自己的战术不相上下,这么拼下去,只能是双方拼到最后一兵一卒,最后两败俱伤,反而把秦国提前断送了,所以不能硬碰硬,要找软当,要找赵括同学的七寸。这另一方面,就是要诱导赵括同学。
有着如此的心机,小白钦佩不已,白起同学乃是天生的战神。这也是秦王之所以换白起同学的原因。若是那个王龁同学,估计就跟赵括同学死磕了,要么被赵括同学包饺子全灭,要么把秦军主力全部断送在这场战役中。
记得后来当马超同学的铁骑在曹操同学眼皮下驰骋的时候,很多同学就劝曹操同学拿出虎豹骑来跟马超同学拼了算了,曹操同学不答应,拼光了那多心疼啊,不划算,马超同学野战无敌是不?孤就不和你野战,孤建个城池跟你慢慢玩。于是曹操同学利用水和沙在大漠中奇迹般的建立了一座城池。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白起同学也是这么想的,(众英雄汗,明明是曹操同学照抄白起同学的)运动战大家半斤八两,拼下去没啥意思,换一个我擅长的你不擅长的方式玩玩。白起同学也要做一个奇迹般的工程了。赵括同学军事方面进攻防守列阵工事项项优秀样样拿得出手,究竟有什么是白起同学擅长的赵括同学不擅长的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