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2-27 19:58:14
第三步,依靠狠心来独宠。从靠美貌邀宠,到靠心计来固宠,再到最后靠狠心来独霸皇帝的欢心,武则天一路走来,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地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来看武则天如何打败王皇后的。
其实,武则天打倒王皇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刚开始,皇帝虽然宠爱武则天,但是,却也没有想废掉王皇后。武则天虽然暗中收买了不少人,为她唱赞歌说好话,为她刺探皇帝和皇后的行止,但是也并没有抓住皇后的把柄,没有动摇皇后的地位。后来,武则天生了小女儿之后,王皇后也非常喜爱这个小女孩,于是经常抱着逗弄一番。历史记载,有一次,皇后和小孩逗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武则天偷偷进去,把自己的女儿掐死,然后用被子盖上。不久皇帝下朝来看自己的女儿,武则天假装欢笑(实在一个是卓绝无比的演员),揭开被子看孩子,自然孩子已经死了,便立刻痛哭起来。皇上自然会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她们都说,刚才皇后来过这里。于是李治马上联想到是皇后杀掉了他和武则天的孩子。武则天便趁机一边痛哭一边数落皇后的罪状(平时抓住的小辫子开始起作用)。皇后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自然没有办法为自己解释清楚——即使解释,自然也没有人信——即使有个别人相信,自然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因为当妈的为了升职而把自己的女儿给掐死,这在历史上简直是骇人听闻的。由此可见,相比武则天升职记,杜拉拉升职记实在是太小儿科了。我说了,杜拉拉升职记纯粹就是成年人的童话,而武则天升职记才是血淋淋的现实。
王皇后无法为自己解释清楚,别人又都说是王皇后行的凶,再联系到王皇后自己不能生育反而因为嫉妒武则天而把自己的后代给掐死,唐高宗李治就开始动了心思,想把王皇后给废掉。
人们常说,天下最大的法不是宪法,而是领导对你的看法。皇帝对皇后产生了看法,换掉皇后就是迟早的事情了。当然,王皇后是正牌主演,具有名门望族的人脉优势和皇后头衔的名望优势,武则天只有皇帝李治一个人的宠爱。所以,想要灭掉王皇后,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那样简单。为了废掉王皇后,武则天和李治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一个很极端的就是贿赂当朝大臣长孙无忌。然而,由于前面说过的原因,长孙是拥护王皇后的铁杆派,因此被他给拒绝了。没有办法,武则天和李治开始明着来。皇帝把几个大臣找来,对他们说自己想立武则天为皇后。其中一个叫褚遂良的大臣朗声说:“我不同意。”
理由有三:
第一个理由,皇后出身名门望族。——这个优势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了。
第二个理由,皇后是太宗李世民为高宗李治娶的,名正言顺,地位得到了法定的认可。褚遂良说:“先帝临终时拉着我的手说,‘朕的好儿子(李治)、好儿媳(王皇后),现在就托付给你了。’如今,皇后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怎么能轻易废黜呢?”褚遂良说的这个原因,我们在上面也谈到了。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重要最击中武则天要害的理由——褚遂良说:“退一步说,即使皇帝您真的想要更立皇后,那么,也应该天下名门望族里挑选德行贤淑的女子,为什么一定要挑选武氏呢?武氏曾经是侍奉过先帝的人,这是众所周知的。您如果一定要立武氏为后,那么全天下人的耳目,哪里能遮得住呢?(意思是这是很羞耻的事情)万世之后,天下人会怎么说陛下您呢?”
说完这些理由,褚遂良猛磕头,血流满面,高喊:“还陛下的朝笏,请求您放我回老家种地吧。”
朝笏这个东西大家在电视里都见过,就是官员上朝的时候拿着的白色的长条状的东西,用来临时记载一些上奏的事情,相当于今天的小笔记本。褚遂良要把这个东西还给皇帝,说自己回家种地,摆明了说你这碗饭不太好吃,老子不打算伺候你了。
这番对白,褚遂良拂逆了武则天和李治的意志不说,而且还把武则天和李治干得丑事给赤裸裸地说了出来,简直就是把二人的遮羞布给扒了个精光。
于是,皇帝李治听了之后大怒,命令人把褚遂良给拉了下去。
当时,武则天正躲在幕后壁听,看到褚遂良居然一点面子不给自己留,简直气吐了血,于是喊叫:“为何不杀了这个老东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