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教授说48小时后过去取人骨笛。”叶林眉眼一笑。
“嗯,我知道了,刚才尹教授已经给我来了电话。”
“老师,您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叶林看出了端倪。
“不错,会察言观色了,有点儿长进。”马哲笑着赞许道。
叶林有些迫不及待:“老师,您就别卖关子了,快说说?”
“林子,现在看来,这人骨笛最少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即使笛子复原一般人也无法吹响啊!这是我最近两天感到最为焦虑的事情,千年骨笛复原后由谁来吹响,这一点非常重要。”
“哎呀,老师,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儿!对啊,这现代的笛子大家都会吹,可一千多年的人骨笛谁会吹,这还真是个问题。”
“小伙子,不要着急嘛,现在这个事情已经解决了,为师也找到了最佳人选。”马哲的身体重重向椅子后背一靠,并惬意地闭上眼睛。感情老师还和自己卖关子呢,叶林看到旁边的空茶杯,顿时有了主意。
泡好一壶上等的龙井茶端至近前,马哲也睁开了眼睛,顺手拿过茶杯品了一口,这才悠悠而道:“要说这人吧还真挺特殊,他是一位僧人,现在算来也是位大师了,本早已不问尘间之情,是我百般央求他才答应的。”
听到这里,叶林愈加纳罕:“老师,您怎么找了位和尚啊,想让他来吹响骨笛?”
日期:2011-9-27 8:49:00
马哲微微点点头:“其实,骨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比如贾湖骨笛,距今约8000年,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
“九千年前,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过一批精致骨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分属于贾湖早中晚三期的二十多支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骨笛,经专家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把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足足前到八千年前啊!”
“老师,这是中国人创作的伟大奇迹,简直有些不可思议。”叶林连连感叹。
“是啊,晋代的猿骨笛。唐《酉阳杂俎》载:“昔晋时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还有明代的鹤骨笛,这都是最早的智慧结晶啊。但现代,骨笛的制作却是越来越少,而骨笛的吹奏和正常笛子却有很大不同,如果找不到特殊人才,即使骨笛恢复也无法将其吹响。”
随即,马哲的话锋一转:“1987年,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二十余支新石器骨笛,其中M282∶20骨笛吹奏河北民歌《小白菜》,录音发布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上,当时震惊了全世界。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次千年骨笛的再次奏响,意义非凡啊!也许,该是到了由中国人来改写人类远古音乐文明史的时候了。”
叶林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这次骨笛吹响的重大意义,只是不知这位高僧到底有什么本事。马哲看出了端倪,继而微微一笑:“过去了千年,我们只能来推测,古人是采用斜吹法还是竖吹法?因为无人能回到千年前亲睹骨笛制作、演奏、陪葬等各种情况。所以,还要对骨笛科学的仿古实验及分析推测才能知道这一点。
“对啊,是比较令人疑惑,不知道这位高僧怎么能将笛子吹响?”
马哲听了这话,突然呵呵一笑:“因为他的身份极其特殊,以后你就知道了。”
“老师……”马哲故意不说,这倒引起叶林的强大好奇心,不过他的话音未落,马哲就已经出了办公室。
日期:2011-9-27 19:25:00
第三章 奏响
两天前——
二楼是一个会议厅,外加一些小型而隐蔽的会议室,还有几个实验室,这应该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场所。一楼则是不大不小的门厅,门口的地方摆着一把长条凳,左侧有个小型的茶几,旁边还有一台老式饮水机。墙壁本是白色,很久未曾修整了,现在已经是微微泛黄。考古所里的资金一向不太充裕,所以一直没有花太大力气进行室内、室外的装修,马哲的目光一一扫过,脑海中却还思索着刚才那偶尔冒出的笛声。
“马教授,这么晚才回啊?”听到声音转头看到了两位年轻人,他们此时正是最好的年华啊,头发黝黑,脸含笑意,其中一位个头挺高,一米八的大个,对马哲说话小心翼翼,里外透着尊重。
哦,想起来了,在他们一行人去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前这大个就来了,他原来曾是市里的武术冠军,考古所里经常会放一些比较贵重的文物,为以防万一,所长亲自将他招来,据说这小伙子一个人能撂倒七八个壮汉。
“小伙子,听说你功夫不错,要好好干啊,前途无量。”马哲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鼓励说道。
个高的人先是一愣,而后有些腼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马教授,您记错了,我不是市里的武术冠军,他才是。”说完这话,他顺手指指旁边那位矮个子男生。个子不高,方脸,腰板笔直,自始自终他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也许是不善言辞的那种男孩子。
竟然弄混了,马哲拍拍脑袋,有些自嘲地说道:“哎呀,真是老糊涂了……”
“马教授,您去塔克拉玛干沙漠小半年,忘记了也正常,我叫李灿祥,他叫董猛。”说完这话,高个子瞅瞅旁边的董猛,笑着又对马哲回道:“他这人有些本事,就是不爱说话。”
马哲的目光落在董猛身上,心道,这小伙子倒是奇怪的很,还真没见过这么沉默的年轻人。他正欲抬脚向外走,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过头又问道:“对了,就在刚才,你们有没有听到笛声?”
日期:2011-9-28 19:49:00
李灿祥先是一愣,而后纳闷地摇摇头:“没有啊,什么笛声?”马哲听了这话,又顾自摇摇头,随即手一摆:“哦,没事没事,也许是我耳朵发惊了,你们工作吧,我先回了。”
马哲出了院门又回头望去,厅内一高一矮两个身影在来回走动,一切又都安静下来。抬头向天上望去,一轮皎洁的月亮挂在天上,也许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天空看不到一颗星星。目光向下移动,爬山虎将楼房紧紧包裹,竟然有种扼住喉咙的窒息感,马哲有些不舒服,慌忙收回了目光。
晚上,马哲今晚没在办公室没有逗留,一则人骨笛还没有返回;二则他这两天有些心神不宁,所以就早早回了家。
“老头子,回来了?”房门拉开,里边传来老伴的声音。他们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总体还算比较和谐,不过令人头痛的是,他养了个不孝的儿子,这令马哲伤透了脑筋。
“怎么,鹏飞没在家?”老伴已经迎上来,并顺手拿过他手中的黑提包。不过没回他的话儿,眼睛里掠过一丝惊喜,随口说道:“今个回来的早啊!”
“我是问鹏飞怎么没在家?”马哲向屋内扫了一眼,声音里已经有了愠怒。
“哦,刚出去,说是见个朋友,马上就回。”看到老头子的脸色不好,她慌忙为儿子打着掩护,其实儿子已经出去整整一天了,她眼睛向门外瞅着,希望鹏飞赶紧回来。
吃过饭,马哲看了会新闻联播,之后又到了书房,专心致志的看会书,再抬头看表的时候已经到了午夜十二点。他忍不住打了个哈欠,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没想到我马哲竟然养出这么个败家子!想到这里他气得呼呼直喘粗气。
“吱呀”房门轻轻被推开了,马鹏飞身体一侧到了屋内,不过他还没来得及换鞋子就看到了一脸阴沉的父亲。
“你去哪儿了?”马哲极力压住内心的怒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