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做大副时上俄罗斯的海参崴装面包铁,船到港口,代理是男的,像海关、卫检官员都是些大奶子娘们,相貌都很显粗鲁,有的身上还有股气味。那个地方鱿鱼特别多,个头也大,俄罗斯也有人钓鱼,有一次因为鱼线被鱼咬断了还跟船上人要鱼钩,给了他不一会他又回来了,因为他不会绑鱼线,他们的钩上面都是圆环,而中国的鱼钩上面是一块实心铁板,他来回走了四次,最后一次是叫了好几个朋友一块过来看着我们人绑才学会,也没有再过来找了。不过装货速度太快了,一万多吨的货一天多点就装完了,装货时掉下的一些面包铁水手们都把它捡起来收好,卸货时也剩了零零星星的一些货,凑一块有好几吨,后来过了几个月,船回国内长江某港口,趁黑卖给专门开着小船在江里收船上废品的人,居然卖了一万多块钱。船长是个财迷,胆子还小,开始怕出事不敢卖,其实被海关抓住然后敲诈的几率很小。有些国内港口的海关官员也很是可恶,船上这样的垃圾不及时处理,船舶常数逐渐增大自然会影响船舶载货能力,直接扔到海里面不但浪费资源非常可惜,有些东西还会造成海洋污染。处理些船上废品就成走私啦?恐怕他们自己都不会这么认为,但是对于一些级别低的办事员,这也许是他们获取灰色收入的重要途径,即使弄不到罚款,在船上作威作福一番,混几条烟还是没有问题的,对此我非常痛恨,国内港口我看也就上海港的情况好一点,给烟也不要,给的是南洋红双喜,不知道给中华是否能抗得住诱惑?卖了之后给船长三百他说不要,却又将手伸出来。
日期:2011-02-02 14:25:37
沙特很富裕,装一万多吨的甜菜干,少了59吨,人家根本就不在乎,他们自己不干活,都是雇的印度人和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人干体力活。在伊朗代理告诉船长说船上的人别下地,外面太乱了。苏丹是个很穷的国家,什么都靠援助,美国援助他们粮食,日本援助他们挖掘机,中国的钢管不是免费援助的,但价格也很低,船一到他们就说:“朋友,山东BEER?”可能和中国人接触也比较多,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汉语叫人“朋友”。他们大部分东西反正都是别人白给他们的,所以理货等手续也就走走形式,也没有像样的理货日报,就从烟盒里抽出锡纸,在背面写卸了多少货,还有多少货。码头工人也是很苦,干了一天活,也就拿一可乐瓶子水洗脸洗手洗脚。
日期:2011-02-02 16:08:49
中国一点不写也是不完整的。香港已经回到祖国怀抱,好多人都去过,这里只简单交待几句。香港有些东西很贵,有些东西却相当便宜。当年实习时同学就在香港买了五块钱的衬衫,那个价格在国内也买不到。另外不知道是因为难看还是什么原因,猪头在2005年时也只要5块港币,论个卖,在大陆猪头肉可不便宜呢。所以大陆船员最喜欢在香港买猪头然后好吃猪头肉。和新加坡一样,香港的油价便宜,所以好多船都会过去加油,加油船会给船上一些黄色画报或者挂历。画报上还写着:部分内容可能会引起您的反感。对于船上人来说怎么会引起反感啊,引起快感还差不多。我前后几次去香港都是挂的浮筒,用锚链挂的。下地得坐交通艇,维多利亚湾虽然是湾,但浪一点也不小,交通艇摇得很厉害,好些人刚一下交通艇就在码头上吐开了,也就是所谓的晕地。船员下地一般会去买数码相机或者电器之类的,有的上金器点给老婆买首饰。
日期:2011-02-02 16:10:51
沿海南北线上的驾驶员有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用高频协调进行避让。现在有了AIS(自动识别系统),直接可以知道对方船名,呼叫起来更加方便,双方可以约定好是会红灯(左舷对左舷)或者会绿灯(右舷对右舷),但也曾经闹过笑话。一艘船呼叫另一艘船:“XXX,我是XXX,我们两个会红灯好吧。”对方回答:“会什么红灯,我是抛锚船!”在某些管制区域,船上要用高频向岸上海事局的交管中心报告,交管中心有时也对船舶发出指令。曾经在成山头,交管中心在最后加了一句:“祝你一路顺风”,船上报告的驾驶员用女人撒娇的强调说:“交管中心你真好!”相信交管中心听到之后也会不禁莞尔的。现在好多沿海小渔船上也装了AIS,有时呼叫来船,说前面有渔网,请让开。上次就碰到有个人在高频里扯着破锣嗓子叫这个让,叫那个让,最后有人看不惯了,在高频里面说:“你叫这个转向,叫那个转向,你以为你是交管中心啊?”我们听到都笑了。
日期:2011-02-02 16:13:10
但是更多的时候,高频里面非常混乱。有唱歌的,也有放音乐的,最喜欢放的歌曲是《粉红色的回忆》,经常能听到人放这首歌。也有通过高频对骂的,什么“北方骡子”,“南方猴子”,“福建猪”,“山东驴”,骂着骂着就脏话连篇了,把对方家里所有女性称谓像串糖葫芦一样挨个“问候”一遍,有人这时候还会出来拉仗,说别骂了,让高频安静一会。海上高频通话更多的时候是互相问对方挣多少钱一个月,一般是先在16频道上呼叫,然后就换“拐拐(77频道)”或者其他频道慢慢聊。海上高频里自然也不缺少情色内容,往往会有自称“炮博士”的人,从北方港口一直介绍到南方港口,各个港口的小姐都在什么位置,价钱多少,会不会宰人,有的还详细描述项目,这时往往周围会有几个人在高频里面跟这个“博士”打听一些具体问题。
日期:2011-02-02 16:16:36
中国沿海真的不好跑,夏天经常有台风,冬天带来大风的冷高压基本上一个周一个。即便没风没浪,小渔船还特别多,尤其是浙江福建沿海,一到渔季,那就像一座海上城市,晚上全是灯光,到处都有渔网。大船一般会避开渔网,实在没办法了就只好冲过去。如果偏离设计航线不是很多的话,驾驶员往往会调整航向,避开渔船群。现在情况还略微好点了,以前还有一些渔船晚上不点灯,大船到了跟前渔民就站在船头,打着手电筒拼命晃悠。福建沿海渔船还有一个让驾驶员很头疼的习惯,他们喜欢抢船头,迷信说法是“抢过大船头,一年吃喝不用愁”。沿海南北线上的船大多船况很差,人在货舱里,到处都有射进来光线的小窟窿眼,有的船据说货舱里面都跑进来小鱼了,过台湾海峡要是遇到风浪,因为船体受扭曲铁锈就一块块地自己起来了,平时不敢敲锈,经常是一敲一个洞,越敲洞越大。在高频里经常会听到有人广播“航行安全,大家请注意,我船主机故障,停车漂航,请过往船舶加强联系,注意避让,船位是……..”
日期:2011-02-02 17:21:29
讲两个水手的故事,作为我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吧。
那还是在2002年,船上木匠因为早些下船的水手长使坏,没有如愿升职为水手长,再加上合同到期了,就向船长递交了休假报告,同时推荐老丁做木匠。老丁快五十岁了还在做AB(一水),主要原因是脑袋发木,尽管如此,与人为善的船长还是表态让他升木匠,并在胡志明港发传真时让公司派一个AB上船。开往曼谷的路上,那个老丁整天都露出黄牙花子笑得合不拢嘴,有人都提前开始叫他木匠而不是叫老丁了,他也含含糊糊地答应了,见人就打招呼、发烟,并且一改常态,变得对我们年轻驾驶员非常客气,让人感觉到他的精神境界都明显高了一个层次,变得那么好合作,那么有团队意识了。如果作为船上的基层领导,抛开业务不说,这方面他是完全合格甚至相当优秀了。
有人说老丁啊,你要升职了,请个客乐呵一下吧。他故意装得毫不在意:“咳,这有什么,每个月就多二十美金。”同时认真学习木匠业务,积极主动去量水,船大约两三天就到了曼谷,公司那边一点动静也没有。大家都说不可能那么快的,传真发出去一般至少要一个星期才会换人。从曼谷开往马来巴生的路上,他勉强安定下心来继续做AB, 继续量水,但是往驾驶台明显跑得多了,主要因为一旦有邮件或者传真,驾驶台是最先知道的。可是令他失望的是一直没有消息,这时又有些人安慰他:“这个公司在新加坡有子公司,马上要加油,到时换人代理就直接带过来了。”于是他继续充满幻想地量水、发烟。然而,一直到加完油起锚开航也没有见到有人上来。这时他才彻底绝望了,整天都无精打采的,一张驴脸也拉得老长,要知道从东马装货到日本卸货,至少半个月,在日本是否换人也还不敢确定。船上人看他那可怜样也不叫他请客了,只是背地里讲讲“就多二十美金”这个笑话。
日期:2011-02-02 17:23:3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