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辛——一位老记者的临终自述》
第19节

作者: 逍遥于津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多年前听说他为了一座大墓,独自一人去了西南边陲,从此便没有了音信,江湖都传言他已经死在了那里。没想到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一名黑脸的解放军战士了。”
  “有你这么形容的吗?!”徐卫东怒道,“什么叫摇身一变?老子那是弃暗投明,投笔从戎!”
  我扭头对徐卫东说道:“徐排长,那你当年为什么要弃暗投明,又是如何投笔从戎的?为什么脸上又变得黝黑了,当兵以后晒的?还是什么尸毒的后遗症痊愈了……”
  “别吵!快听——好像要来水了。”徐卫东厉声打断了我的提问,指了指前面的棺床。
  果然,棺床那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看来间歇泉终于要喷涌了。谢天谢地,我们三人赶紧起身跑到棺床旁边,都把目光投向了那颗放在北极星位置上的定向珠,睁大了眼睛准备见证奇迹的发生。
  日期:2011-5-6 16:45:00

  果然,棺床那里传来了“咕噜、咕噜”的声音,看来间歇泉终于要喷涌了。谢天谢地,我们三人赶紧起身跑到棺床旁边,都把目光投向了那颗放在北极星位置上的定向珠,睁大了眼睛准备见证奇迹的发生。
  随着“咕噜咕噜”的声音越来越大,‘华盖’的泉眼位置上开始汩汩的冒出和前两次一样的红水来。水一流出,便开始沿着星图上的点线沟槽四散流动,就像有很多看不见的手同时在用红墨绘制着棺床上的星图,正把一幅画卷快速地展开在你的眼前,感觉真的很奇妙。
  当水流到了北极星的位置之后,定向珠也随之浮起。但它并不是完全漂在水的上面,而是半悬浮于水中,珠子的一大半仍旧没在水里。这完全证明了沈芳华之前的判断,这颗定向珠的密度确实是古人精心计算好的。
  很快,定向珠便被水流从北极星的位置上沿着沟槽推到了北斗七星斗身的第一颗星“天枢”的位置上,继而顺流直下,按照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的顺序走遍了七星,最后沿着星图最外部轮廓的沟槽滑落到了棺床下正南方的一块青石板上。
  随着流水不断地淌下棺床,滑落在青石板上的定向珠又在水流的推动下开始了移动,我们三人立刻紧跟上前。这么小的珠子在这么大的黑暗环境里流动,而我们只有手上的几点亮光,所以它一旦离开我们的视线恐怕就再也找不到了。

  红色的流水在地面的青石板上四散流淌,绘制着奇妙的纹路。这颗定向珠在水流的推动下,沿着连通的沟槽,穿梭于各个青石板之间,由于沟槽的宽窄和内部高低程度的不同,它的移动速度也是忽快忽慢,有时就在我们以为它无法在某处转弯继续前行之时,周围的纹路中便会涌来其他的支流再次给它以动力,实在是精巧至极。我估计如果此时可以从上方鸟瞰的话,就能知道四散的水流正在绘制的是什么样的一幅图画了,相信它绝对比最大规模的多米诺骨牌倒塌还要壮观。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无心去分析古人的杰作了,只是牢牢地盯住定向珠,脚下跟着它快速的移动,生怕失去它的踪迹。

  到后来定向珠的移动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已经得小跑着才能跟得上。就在我已经开始喘大气的时候,它终于停了下来。我们定睛一看,这里正好是一块青石板的中心点,两条螺旋状沟槽的交汇处,两道水流一正一反从这里经过,形成一个微小的回旋漩涡,定向珠此刻正在这个迷你漩涡中来回地旋转着。
  “看来就是这里了。”徐卫东说道。他扬头看了看四周,这里是这个房间的东南角,离棺床所在的中心位置已经很远了。
  “嗯,应该是这里。正东南方向,‘地户’所在的位置。”沈芳华附和道。
  这“地户”也是“天星风水”理论里的名词之一,与之相对的还有“天门”。《素问》里有云:“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奎壁角轸是二十八星宿里的四宿。在方位上,“奎”是西方七宿里最靠北的,“壁”是北方七宿里最靠西的,此二者之间就是正西北方向,即“天门”;“角”是东方七宿里最靠南的,“轸”是南方七宿里最靠东的,此二者之间就是正东南方向,即沈芳华所谓的“地户”。

  我当时虽然尚不了解“天星风水”,听不懂什么“地户”,但看定向珠所停的位置,心里也有了个大概。我问他们俩道:“咱们不会是还要往下走吧?”
  沈芳华笑道:“你算说对了,通道的入口应该就在这块青石板的下面。”她的语气听上去还挺高兴。
  “我说沈大夫,咱们再往下走岂不是离地平面更远了吗,你不至于这么欢欣鼓舞吧?”我对她说道。
  “人家沈家小姐是来找东西的,现在有眉目了自然是要高兴的。难道唐通讯你忘了?”徐卫东忽然在一旁冷冷地说道。
  沈芳华闻言淡淡地说:“徐白鬼,找不找东西是我的事。你又不是棒槌,应该清楚目前这和咱们逃生并没有什么相悖的地方。如果你有其他出去的方法,请讲。”
  徐卫东不阴不阳地笑了笑,没有接沈芳华的话。他弯腰把石板上的定向珠捡起来放进了口袋,然后解下了身后的步枪,将枪口上的刺刀扎进了青石板的接缝处,用力撬了起来。
  也不知是徐卫东天生神力,还是这块石板太轻,随着他不断地加大力度,青石板果然被他慢慢撬得抬了起来。我一见赶紧上去帮忙,用手抠住翘起的石板边缘向外翻,在我们两人的合力下,终于把这块青石板给掀开了。与此同时,一股阴冷的气流立刻从下面吹了出来,我在旁边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石板下面的确是一个通道,看宽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一级级人工修建的石阶直通到更为幽深的地下,黑暗之中根本看不到尽头。

  “你先请吧,沈家小姐。”徐卫东冲着沈芳华摆手,做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沈芳华冷哼一声,拿起阴阳灯(就是那盏特制的酒精灯,前面徐卫东曾说过此物名为阴阳灯),迈步就要往里走。
  “等等!”我一把拉住了沈芳华,对他们低声说道,“都先别说话,你们仔细听——”
  有一个微弱而又熟悉的声音从通道里幽幽地传了出来,那是婴儿的啼哭声!那个把我们从地上引到这里的啼哭声!
  日期:2011-5-6 16:49:00

  第二十一章 另外的人
  片刻之后,婴儿的啼哭声戛然而止。
  “这是怎么回事?……”沈芳华的脸色很不好看,脑子里似乎在努力思索着什么。
  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余震发生之前的那一幕,开口道:“沈大夫,我不知道现在说合不合适。咱们俩在千年神鸮的那个房间时,我曾模模糊糊地看到琥珀里面的肉尸眼皮抖动,好像是要睁开眼睛似的。不过后来余震发生了,我顾着逃命,是不是眼花看错了也不好说。不知道沈大夫你有没有注意到?”
  “你的意思是……” 沈芳华闻言看了看我,脸色变得更加难看了。
  徐卫东此时反倒异常镇定,显示出了江湖前辈的风范,他开口道:“我以前虽然没有进过风水镇,但是大墓确实下去过不少,也碰上过很多次古尸起尸的情况,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比如婴儿棺、尸胎什么的也都见过。但是说实话,老子从没在墓里听见过小孩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