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了就爱了》
第12节

作者: 爱到深处用牙咬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严研说陈总,你这样说当然没错,估计很多员工也是这么想的。我再把场景变一下,假如项目现场失火了,救火不是员工的职责,而应该是消防队的事情。那么员工打了火警电话是不是就尽到责任呢?从责任讲当然没问题,员工不是一定要去参与救火的。但问题的结果呢?也许报警前,火势很小,他浇两盆水就能灭掉。而他却在等待责任部门消防队来灭火。也许最快五分钟消防队就赶到了,但也许五分钟一切都化成灰烬了。

  陈亦彬从内心最深处觉得严研说的是对的,而且他本人就是时刻准备做责任以外的工作。他的工作本身就是查缺补漏。没办法,他对这家公司有感情。他首先不认为自己是给老板打工,他知道做这一切都是为自己。但是,不能要求普通员工也要有这样的觉悟,他还是需要为手下辩解:你这个比喻不是很贴切。
  难道陈总认为我们现在每一个项目现场都不像救火现场吗?
  陈亦彬叹了口气:的确现在是到处在救火!但是我们改革不就是想厘清责任、减少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吗?陈亦彬言外之意是假如大家都是做责任以外的工作,那还有厘清责任的必要吗?
  严研说:建立流程需要时间,而公司日常的项目还要做。如果等一切流程都成熟了,再做项目,咱们公司就死掉了。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公司尽快去完善流程完善责任制,而普通员工要勇于承担责任。
  陈亦彬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需要我做什么?

  严研笑笑说;我现在是私下交流。其实最难的是观念的改变,这需要时间。我也会给罗总说这个事情。我的想法是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勇担责任、无私奉献”的企业理念。
  陈亦彬点点头:好,非常好,我支持!
  那谢谢啦!严研告辞。
  星期三早上,陈亦彬一进公司,就发现公司门口的展板换了!换成了严研鼓吹的‘勇担责任、无私奉献’。陈亦彬看了两眼,没说什么,径直回到办公室安静地做事。
  半小时后,刘可溜了进来:老大,你看见门口的展板没有?
  陈亦彬头也不抬;怎么?

  老大,这什么意思?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鼓吹这个?不知道吗?出一分钱干一分活。我们都是打工的,我们不是主人公!
  陈亦彬抬起头:刘可,在我这里你抱怨下就算了,就不要在外面说啦!
  靠!为啥?挨了板砖,连哭都不让哭吗?
  刘可,你可是骨干,你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员工吗?再怎么改,也改不到你头上。就是改到你头上,钱也只会多,不会少!
  老大,骗我吧!我就知道我是一个打工仔,你别蒙我了!

  刘可继续嘟囔,让陈亦彬很烦。他啪的一声把茶杯重重地放在写字台上,吓了刘可一跳。陈亦彬说;我的话你听不听?
  刘可看陈亦彬脸已变色,忙改口:听啊,老大!
  那好,你回去跟那几个说,老老实实干活,嘴都严点,什么也不许说,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否则,不等他们收拾你们,我先收拾你们!
  知道了!刘可答应着灰头土脸地走了。
  陈亦彬继续埋头做事,花了半小时,心情才平静,这时手机又响了。通常这时外面的人打电话给他。公司一般用内线。
  陈亦彬一看打电话的是弟弟陈亦林,就问什么事情。

  兄弟之间说话倒也不客气,直来直去,所以是兄弟嘛。
  陈亦林电话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到陈亦彬这来读书。
  陈亦彬觉得奇怪,弟弟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当然,城里接受的教育肯定比农村好,但是他以前怎么没有,怎么突然现在有呢?
  陈亦林解释说最近刚听说村里一个孩子办到城里来了。既然别人可以办,为什么他不可以办?
  陈亦彬迅速地在脑子里想了想,然后建议弟弟可不可以等孩子再大点再来上学?因为陈亦彬觉得小学教育农村和城里又有什么本质差别呢?反而城里的小学学业负担太重,未必是好事情。

  陈亦林就说了一个理由,让做哥哥的陈亦彬不得不帮——素质教育!且不说城里的教育资源丰富,就是跟着陈亦彬夫妇也比跟着陈亦林夫妇有出息。
  陈亦彬答应了解下情况,如果手续简单,他就办。如果很难办,他也没办法。
  陈亦林谢谢哥哥。
  日期:2011-02-12 09:35:48
  六、责任问题使陈亦彬更加郁闷,也只有郁闷时,他才想起王茜

  陈亦彬回到家里,把今天公司发生的事情讲给老婆听。公司新出现的展板,公司新提倡的“勇担责任、无私奉献”的理念。还有昨天严研讲的故事。
  还好,今天晚上于敏很耐心地听他讲完了。因为今天于敏心情好,今天院长告诉她原则上同意给她往上调一级。当然,于敏心里清楚,这个功劳要算在书记身上。
  陈亦彬为于敏能听他讲完而高兴,其实于敏不高兴他也必须讲完,今天晚上他讲这个是有目的的,他想了一下午才想出这个主意。
  于敏说:你们公司宣传这个没有错啊!社会上也应该提倡这个!咱们现在社会跟过去比,就是责任心少了,不讲奉献了,一头扎到钱堆里去了。比如现在的医院、学校。
  于敏说得陈亦彬频频点头。陈亦彬又故意问:我们公司的理念中还不止这个意思。讲的还包括越位意识,也就是不是该你管的你也要管。先管再谈责任。
  于敏说:当然也没错啊。这个叫越位也行,叫勇担责任也可以。无非是领导还没说是谁的责任,你先把责任担当起来。既然你担当了,领导自然也会把责任给你。总之,我认为多干事永远是会有好处的。当然,前提是领导要知道,领导也不糊涂。

  这么说你支持勇担责任的理念呢?陈亦彬进一步确认。
  于敏做了肯定的回答。
  既然这样,陈亦彬迅速而简略地把弟弟陈亦林的要求提了出来。
  彼时,于敏还在做饭。她听完后,继续干活,表现得不动声色。她已经明白了刚才陈亦彬讲责任的用意,她知道自己被绕进去了。两分钟后,于敏说不行,她回答的很干脆。
  为什么不行?陈亦彬没想到老婆拒绝得这么干脆,这么不容商量。
  于敏说:这和勇担责任根本就是两码事。
  怎么就是两码事?

  我们倒是挑起责任了,你弟弟那不成了逃避责任了吗?这个责任不担也罢!
  陈亦彬一时无语。
  于敏又接着说:孩子那么小离开父母并不是好事情。小学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好的性格最重要。至于多认几个字,多看几本书,会几样乐器,讲几句英文都不重要。而性格和习惯的培养,亲生父母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作为伯父伯母,能起多大作用?再说,我们有自己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没时间教育呢,哪有时间再管一个孩子。

  陈亦彬说:这些道理我也懂,但我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拒绝他吧。我的意思是我们先打听一下政策,假如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能办。也就顺理成章拒绝他了。
  于敏说:我最讨厌你这样了。你如果曲里拐弯地拒绝他,他那智商还以为真不能办,以后类似的事情还会找到你头上。我的意思要拒绝就直接拒绝,让他知道这种事情是他自己的责任,不要再找别人呢。
  日期:2011-02-12 09:38:39
  陈亦彬叹了口气说:这些大道理我都明白。但我弟弟也不容易……
  陈亦彬的话没说完,就被于敏打断:你弟弟不容易,难道我们容易?别人家的农村亲戚顶多考不上大学要求帮忙找工作,你们家倒好,这么点大的孩子就想送出来!这哪是转学,这分明是让我们一直管到上大学。假如我们说忙不过来,你弟弟又有借口了——两口子一块来啊!来了肯定不能住咱家里,还要给他们找房子。简直没完没了,没完没了,我就不明白城里有什么好?我就喜欢农村,那里空气好,绿色蔬菜,还有地,我恨不得也去做农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