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水浒:九百年前的那场山寨盛世(笑死算自杀)》
第57节

作者: 暗黑山老妖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2-6-6 17:20: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6
  那天史进来到帖子里说的请愿地点(县衙门口),距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时辰。

  他特地这么早到场,是想先看看风头。
  除此之外,史进事先还做了别的准备工作。
  他写好了标语,揣在怀里,把衣服撑得鼓囊囊的。
  到了现场,史进发现到处是他一样的人——换言之,低着头踱步,鬼鬼祟祟地左顾右盼。
  衣服里面塞满了传单横幅,个个看起来像高龄产妇,还有的背后领口露出半截竹竿。

  随着鬼头鬼脑的人越来越多,给群众们装孙子造成了很大困难——没地方供这么多人来回走动了。
  而原地站着东张西望,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那种“天生呆傻昨日走失”的人。
  于是大家开始面色尴尬的互相试探:
  ——您是……
  ——呵呵,您也是……
  ——您也看到……
  ——呵呵,您也看到……
  ——您是不是来……
  ——我不干什么,嘿嘿,嘿嘿……
  本来大家还可以继续这样是谈下去,反正天色还早,不信天黑前不会有个傻子出来领头;
  没有的话就拍拍屁股回家,说自己在这乘凉就是了。

  偏偏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数千人默默地抬头看着天,心里都在想:难道就这么回家?要不明天再来?
  最终史进忍不住了。
  他毕竟涉世不深,头脑单纯,遇事就问自己:要是程咬金、秦琼碰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样?
  另外只要你年纪够轻,总会遇到这种情况:你觉得这个事情明明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大家却不这么干。
  于是你得出结论:他们傻,胆小,老糊涂了、暮气沉重;

  或者文化水平低,没见过世面,等等。
  于是你决定,还是我来领头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叫鲁莽。
  史进跳到一辆大车上,气运丹田,大吼一声:
  “希夷塔炼丹基地污染水源导致我父中毒!要求赔偿!”
  史进这句话喊完,引起的回声差点把他的耳朵震聋。
  原来是上万人不约而同地跟着喊了起来。

  眼前一片白光,那是大家都把横幅亮出来了,高举过头,形成一片白色的海洋。
  如果史进是个现代人,就会以为这整件事是个surprise party——人人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单单等着自己出现,好一起跳出来。
  可见在大宋要找出头鸟很难,但是跟风的从来不缺。
  史进出面之后,群众们被发动起来,转眼间人数就加了一倍:闹了半天还有更含蓄的人一直在茶馆、民房、小区墙根底下躲着呢。
  有了带头的,大宋的百姓脾气就跟平时完全不同。
  大家先是喊口号,诉说自家亲人的病痛,然后就开始控诉牛鼻子们利欲熏心,再后来就开始一起大骂起来。
  上万人一起狂喊“x你妈”不可能不引起官府的注意,于是县衙出来个管事的要跟大家谈条件。

  双方的谈判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你们冷静一点……
  ——冷静你妹!
  ——朝廷理解大家……
  ——理解你妹!
  ——大家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
  ——赔钱!道歉!关闭希夷塔!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请你们先撤离现场……
  ——撤离你妹!
2012-6-6 17:21: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7
  朱武第一次听到史进的名字,是在这次请愿事件爆发的次日,也就是送走段景住的那天晚上。
  陈达和杨春添油加醋地诉说了史进如何冒充五爷手下,在外边飞扬跋扈。

  朱武听说这人只是个学生,就没当回事,随口说以后计较。
  他此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白天跟县衙的人喝酒的时候,陈真人和知县一再叮嘱,说这次请愿的事情要是这么闹下去,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必须严肃处理”。
  这孙子仗着自己财大气粗还有宗教背景,求人办事一向不知道客气,张嘴就“必须”怎样怎样,因此也有人叫他“必须子”。
  至于怎么处理,县里已经规定了底线。
  刁民的要求是认错道歉,赔钱,关闭希夷塔,最好能够处理两个当事人。
  官府的底线是不道歉,不追究责任,不关闭希夷塔,要是能不赔钱就更好了。
  这注定双方很难和平收场。

  考虑到现在东京倡导丰亨豫大,和气治国,事情闹大会影响仕途。
  因此官老爷们含泪让步,决定赔钱。
  不过凡事要做两手准备。
  假如发现刁民们胃口太大,不赔钱也可以把这事压下去。
  这个问题官府经验丰富,不用朱武操心。
  朱武说,那我还有什么可干的?

  知县说,混进去,跟着一起请愿。
  朱武恍然大悟,哦,你们要秋后算账啊。
  秋后算账这个政治术语在大宋一般没人用,一用就要出人命。
  这一点朱武最清楚。

  官府这回准备的手段不新鲜:派几个流氓混进去冒充请愿人员砸东西,烧东西、殴打围观群众、挂反动标语什么的。
  这样一来,衙门就可以借调厢军把他们驱散,事后抓几个领头的。
  如果事情发展成这样,
  县衙可以理直气壮地汇报,说破获一个犯罪团伙,属于大功一件。
  此外还可以借此进行一次宣传
  另外礼部也会感激本县,它们会借此进行一次全国宣传,教育大家:请愿是一种跟“暴力“、”别有用心”、”被利用”分不开的非法活动。

  众所周知,大宋子民虽说活得跟孙子一样,但是自己认为智商是很高的。
  他们可以容忍自己说自己是屁民,素质低不配自治,但是绝不能容忍别人说自己傻,被利用。
  他们不恨别人不拿自己当人看,只恨别人拿自己当枪使。
  这样宣传足以使请愿这个词在全国人民心中臭不可闻。

  因此礼部的人尤其喜欢这种案例。
2012-6-6 17:22:00
  =====================我是正文的分界线=====================
  48
  朱武当时满口答应,不过回来之后,心情很复杂。
  由于自身经历的原因,他不想干这样的事,但是却又没有别的选择。
  要知道,虽然自己在华阴县势力不小,但是别的帮派想取代自己,也不是很难:只要得到官府的扶植,也就是半个月的事。
  一旦被取代,后果不堪设想。
  官场的这些人看起来是读书人,其实心狠手辣,比黑社会还狠。
  朱武不想自己像其他失败者一样,身中十几刀、被挑断脚筋扔到闹市里,最后还被鉴定为自杀。
  于是他找来几个得力干将,布置一番,说这回的人太多,明天我亲自带人去一趟。
  朱武这么谨慎是有原因的。
  据统计,当时请愿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人,朱武的所有手下加起来也不过几百。
  假如有个闪失,他这个团伙被群众生吃了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天,朱武坐着轮椅来到现场。
  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左右都紧张得头上冒汗,只有朱武还谈笑自若:这点人就怕了?我当年见过更大规模的呢。
  这时,朱武第一次见到了史进。
  当时史进心里对请愿的走向不太踏实,于是决定发表演讲,号召大家一定要理性。
  他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扯着嗓子大喊:大家认识我不?
  底下的群众都说:认识,挑头的史大郎嘛。

  史进当场就打了个哆嗦,连忙辩解,我不是挑头的,我只是第一个发言……
  群众们说,英雄你别谦虚了,你就是挑头的。
  史进听大家说自己是英雄,一时心潮澎湃,也就不解释了,直接进入主题:
  既然你们记得我是挑头的,那我有句话,写出来当成共同纲领,咱们都要遵守。
  史进从怀里掏出一叠一尺见方的白纸,每个上面写着大字。
  几个志愿来帮忙的人上来,把它们一一贴在墙上。
  北宋的时候,棉布还是很稀罕的材料,一般人都舍不得做成衣服,更别提往上写字了。
  因此这条标语也只好像拼图一样贴出来。
  那年头的文章都是从上往下读的,但是这样贴的话很占地方——墙不够高。
  所以这些人就自作主张的横着贴,结果贴反了。
  更可怕的是那年头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全看自己心情。

  史进写的标语明明是“不反朝廷不反官”。
  下面无数人却读成了:“官反不?朝廷反不?”
  “反!”有些人开始自己作答。
  史进回头一看,吓得脸都白了。

  他一边比划着一边用最大的音量通知助手:
  “反了!反了!”
  结果,回应他的是一片山呼海啸:
  “反了!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