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男孩—男生—男人大戏 崛起》
第10节作者:
文坛帅哥 学期快临近尾声的一次《道德与法律基础》大课上,我们和新闻系的两个班一起上,因为有新鲜美女输入,我不可自制地有点发情。突然,相隔两个人的一位女孩子令我眼前一亮,在马蜂窝被捣了一杠子的教室里,她就如一汪挪威森林中的湖水!观察了一阵后,我递了张纸过去:嗨,美女,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觉得你非常清纯!
收到后她先是一惊,嘴巴呈“0”形,转而望着我灿然一笑,提起笔写了一阵后礼尚往来了过来:我叫沈林冰,我觉得你很好玩儿。
我立马回了句话过去:首先我申明一点,我是一个人,不是一件玩具!
她看到后“吃”得一笑,又写了段较长的话递给我。
就这样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笔耕不辍”着,周围同学不时望望,台上老师也奉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素质教育姿态。到下课时,连那张大笔记纸的背面都留下了我们的“墨宝”。她最后写给我的一句话是:好吧,快下课了,我们下周再聊。
一下课,这件事就引起了轰动,班上哥们争相传阅那张“泡妞宝典”,我的人气拉稀般飙升,靠!以前由于闷头闷脑学习,连我们和蔼可亲的女班主任都给我的评语是谨慎胆小,望以后活泼开朗一点。而这次终于让他们见识了“真我的风采”,我真想双手叉腰来一句:“哼!老虎不吼吼,你们还当成病猫了?”
然而当第二周大课时,我却没去,虽然知道那“艺术创作之旅”非常之美妙,但真怕和沈林冰爱火燃烧起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我血的教训!四级快到了,我便咬咬牙去别的教室看书了,但心里总隔着层雾!下课回来后,好几个哥们说沈林冰早早就坐在那个位置上,我愣在那里!
既然牺牲了爱情,就要收获学业,我每天坐在学校草坪花岗岩凳子上埋头苦学的身影渐渐被同学们所熟悉。有天回到宿舍,隔壁万章哥们过来说:“靠!雷登,今天下午有人说你现在已成为我们学院学习的标志了。”“对对对,”另一高高瘦瘦的哥们也插话道:“哲学老师说你是我们班上最勤奋的学生,靠!雷登,我太佩服你的精力了,你这以后娶个老婆还不干死啊?”
但荣誉背后是更大的辛酸,充实要用大量的孤苦烦闷来哺育。我几乎每天都要独自登上教学楼顶去吹吹风,久久留恋那份舒缓而不愿回到教室去。好多次在阴风冷雨中独自徘徊在昏黄的街头,脚步漫无目的,思绪支离破碎,任凭远处强悍的灯光打在脸上,呼啸而过后抛下眼前的一片漆黑,唯有偶尔路人手提袋上偶像的肖像,才让我感到些许温暖。
四级考试越来越近了,我开始在晚上十点半回来后再在宿舍多挑灯夜战两个小时。同单元一号宿舍住两个主持播音系的男生,其中一个高个子的女朋友经常来,长得比较风情。这天那个高个子的舍友抱着一床被子去四号宿舍借宿了,我估计就有什么事要发生。果然十一点多,一号宿舍传出了女生的呻叫,在夜里格外荡人心魄,我毛发竖起,不由得从椅子上起身拉开一点门缝屏息凝听,那呻叫愈演愈烈,我心“突突突”狂跳,禁不住“浑水摸鱼”起来,一会儿后,我平静了一些,便回到椅子上握起了笔,但那里面夹杂着肉体的撞击声和凳子的滑动声,静谧的夜成了一潭浑水,我做题寸步难行!只好插上耳机听听力,但毕竟效果不是很好,只好咬牙坚持着!
②
在那些苦行僧般的日子里,惟有宿舍哥们友桥给我带来了一些快乐,或者说我们是一对难兄难弟。
开学分宿舍时我们班正好缺一个床位,我便“友好出使”到了隔壁的文学班,住上后邻铺就是友桥。刚开始我颇不适应,因为他们除了性、足球、美女之外,老是谈一些玄玄乎乎的东西,比如希特勒到底是不是天才啦、尼采哲学到底有没有影响世界啦、雨果到底有没有神性啦等等,但不久,我也就开始咋咋乎乎了,环境造就人嘛。
日期:2010-08-25 12:50:00
一天,友桥告诉我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得超艰苦,前两部是在窑洞里写的,三部一共写了六年,写完后刚开始作家连马路都不会过了,后来不久就英年早逝了。听完后我震撼地一时失语,翻出借书证一趟子跑到图书馆去借,一读果然震撼非常,通宵达旦手不释卷,那几天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成了我赖以生存的食粮,尤其是孙少平在破败的工地厂房里读书的情景,更是凿进了我脑子里。当时读完第一部是半夜四点半,手头没第二部我像丢了魂似的,天刚亮就在呼呼的寒风去砸图书馆的门。突然我觉得文学也和音乐一样,也具有很大的魅力!
友桥是一名超正宗的文学青年。他说他高二曾一度在校外住便宜的小平房,以省下钱周末搭车来子宾淘书,有时仅仅就是为了买一本在县城买不到的《诗刊》。这我相信,他在宿舍常常将大段的诗歌脱口而出,令我们无不吃惊。尤其是天才诗人海子他更是常挂在嘴边,无数次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朗诵那首《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时他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但深深感染了周围的世界。耳濡目染下我也不禁将那首诗背了下来,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随着思想的沉淀,我渐渐明白了海子的死因——孤独——当一个人穷尽了世间的真理的时候,他唯一想做的就是扑向神秘的死亡,记得海子曾说他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么只有天国才能让他获得重生。后来我又想,或许海子也是用卧轨自杀来嘲笑我们,嘲笑我们的贪婪、自私、无知——在所谓的发展中对自然的破坏,对真理的伤害,对爱的遗忘……我们这个社会太卑鄙、太龌龊、太肮脏了,不配他这样高贵的灵魂居住,所以他要去圣洁、自由、幸福的天国,其实海子始终是爱我们的!
当然,这都是好几年以后了。
记得当时有天傍晚大家都出去了,宿舍里就只有我和友桥两个人。眼前一片昏暗,白天熟悉的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的,屋子里顿时笼罩着一层陌生感、神秘感。我们都没开灯,这一点我们很相像。我在床上靠着被子,呆呆抱着吉他。他在书桌前的椅子上勾着头,出神地望着地面,单薄的身体在暮色中勾勒出一副瘦削的轮廓。这时,整个公寓也一片沉静,远处楼道里“嗙”的关门声空旷而响亮。这在我们这种公寓里是极少遇到的,因而特享受,思绪在奔驰,心情却像小溪缓缓。突然友桥抬起头来问:“雷登,你以后对居住的条件是什么,理想中?”
没等我回答,他又说:“我想在一条小河边盖一座小木屋,每天看着麦苗,听着小河,啊!那简直太幸福了。”我很想笑,但他在真诚地陶醉,大眼睛像一口泉,于是我不禁顿住了。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一本诗集赠给周围的朋友们,”他接着说:“还有——慕容蔓。”说后半句时他还有些难为情,他并没望着我,只是在说。我还是想笑,这也太小了吧,但还是没笑出来,他真的很真诚。
“那你的笔名叫什么?”我问。
“荒子草”。
顿时我脑海里闪现出了一片枯黄的小山坡,心中的悲凉凝重油然而生,我久久沉默着……
“我以后可能会选择死亡的。”他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我心头一缩,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一样!于是沉沉暮色中传来一股莫名的感动,我有些想哭的感觉。
自那晚后,我和友桥的关系一下子发生了质的飞跃,正如人口没控制前咱中国可以放开生孩子。不知不觉,我们把睡觉时原先的脚对脚改成了头对头。
有天晚上睡下后,迷迷糊糊中觉得床头小台灯好像亮着,早上睁开眼,耳边躺着一首诗:
《背景》
黑暗中
两个互不相识的人
仅仅因为灵魂的相似
而团结在一起
一个去寻找火
一个去寻找柴
然后围着篝火坐下来
在他们身后是一片黑夜
和黑夜统治了一千年的树林
拒绝燃烧
也拒绝发亮
此时是他们
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在大火前
他们亮出自己的手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