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魂----中华历史深处还有这么一个脉络》
第2节

作者: 愤怒的秃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虽然我预想过,进正宗的军管区,是要搜身啊查身份证什么的,没想到会如此。
  第二天下午到了北川后,直接去了军管区。军管区算是在商业中心内,旁边是老式的电影院,这种电影院在沿海地区,起码消失10多年了。军管区大门如果没有两个士兵站岗,很容易被当做一个公园。里面的乔木树龄起码超过50年,有的甚至有几百年,一眼望去,郁郁苍苍,原始森林都不一定有这种树林密度。等等,军管区怎么没建筑物?“老张,诶,老张,我们就这么进来了?人呢?只有两个看门的?”

  老张没说话,直往树林里走,我后脊梁一阵发冷,不知道是树林里湿气大,还是我丈母娘的迷信说法,有不干净的东西往后领里吹气。大概走了百来米,眼前出现一幢小房子,虽然是小房子,但异常精致,重檐歇山,像小两号的寺院大殿,仔细一看,还有三根桅杆,只是桅杆顶部被藤蔓植物缠绕,不注意会以为三棵还没长粗的树。
  小房子看来维系的挺好,重新刷的油漆,一下子也看不出有多少年头了。檐下还有匾额,真是五脏俱全,匾额的文字难辨,像道家画的符,蝌蚪文一圈一圈,一逗一逗。进到这个微型的大殿,里面的布局也跟寺院相仿,只是中正缺了佛像。
  “这什么玩意啊,军管区还供菩萨的?怎么菩萨正身不见了?”如果这是标准寺庙的话,空着的那个位置应该安放弥勒佛,笑迎信徒的意思,而四周则是四大金刚,护法作用。弥勒佛背后的屏风那侧应该是韦陀菩萨,用现在的话讲,韦陀菩萨应该是寺院保安队长,有保护寺院安全的作用。很明显,没有四大金刚的供奉位置,我从右绕过,想看看屏风背面是不是有韦陀菩萨的塑像,正要转过屏风时,啪的撞上了一块结实的胸脯,抬头一看,二秆四星,大校!

  日期:2011-2-14 16:13:00
  进到正殿,空无一物,真的是空无一物。老张和大校还是径直走,穿过大殿打开后门,这是才看见一幢现代建筑。说是现代建筑,也至少五十多年了,属于五十年代的苏联式建筑。如果现在还有五十年代苏联援建项目的国有企业,基本就是这种形状的。大门两旁有几个竖立的两人高的挂牌,写着“成都军区测绘大队北川小组”、“四川省北川人防工程管理处”、“国家文物局四川调研所”。

  走到二楼,进了一间办公室,大校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个热水瓶,倒上热水给我,我接过来随手就放在另一张桌上。办公桌估计也跟这房子同龄,也是那种老式机关用的桌子,正中放一块玻璃,玻璃下压了一些纸条、日程表、还有几张照片,其中一张十来人的合照吸引了我的注意,虽然照片不大,但我一眼就瞟到了站在其中的老张。
  话说回老张。一般人第一眼看到老张,是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本身年龄也不是太老,50岁出点头,就是不善言辞,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跟老头一样点头,“是,是,是。”最多是你说的实在太离谱,他“是,是,是”之后会停顿几秒,然后看你一眼,呵呵一笑。
  我第一次看到老张,是在一个工程上。2007年,成都市东郊挖掘一座战国古墓,听说从探测出来的数据上看,规模不小,应该是王公级别的古墓,如果真是,单三重棺椁的防腐就要至少40吨的用量,如果还有湿尸,用量更大。
  赶到那时,现场已经差不多开掘了。而老张当时就在其中。
  考古并不是所有活都是考古专家干的,大学考古系、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才几个?加上实习生,也还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预测这100平方的地下有文物,至少起码从四周10000平方的范围开始浅层勘探。况且教授级别的会自己去掏泥抽水吗?这些活基本是外包给别人做。以前都是就近招农村妇女,临时培训一下,就下坑刨去了。不过平时剥玉米晒谷子的老娘们知道哪次锄头下去有货啊,不小心就一个哥窑香炉刨稀烂了。现在有了专业的工程队,有从盗墓团伙里招安的,有考古队出去创收的,队伍成分复杂,但经验充足、组织严密。老张的队伍不是刨坑的,是专业做文物防腐处理。三峡文物考古那一系列就是老张队伍的杰作。

  王公墓的现场,老张就跟瘦小老农民一样蹲在一旁,我一下子也没找到负责人,看着工人们支龙门架,吊葫芦怪无聊,就走到老张旁边蹲下来开始攀谈。所谓的攀谈,就是我说一堆,老张三个字回应“是,是,是”十来分钟下来,我怀疑旁边蹲着一个电话答录机,实在无趣。
  几个小时后,龙门架吊起一块方石,看来进度不错,墓已经打开了。方石刚一放下,老张就扒开人群凑了上去,可能说扑上去更合适,周周角角把方石端详一遍又摸了一遍,叹了口气,似乎很失望的样子。走出人群后,叫过来手下,交待一番,就走了。
  日期:2011-2-14 16:14:00
  再见到老张是在那次工程的庆功大会上。与其说是庆功大会,其实是一个内部的总结会。因为并没有开掘到按照预期想象的规模和规格,虽然没有被盗掘,但估计墓主人下葬时,恰逢动乱,连棺木摆放都比较仓促,陪葬品可以说全无。而且尸骨也已经没有任何研究价值了。没有本来倒是可以开个新闻发布会,各部门好好露个脸。我因为要攀交某几个官员,也去了。老张还是像个干瘦小老头坐在角落,我就凑过去说:“老张,你神了啊,看见一块石头就能判断下面有没有货,教我几招啊?”

  “是,是,是。”
  “说真的呐,石头上有什么学问啊,能告诉你没有东西。”
  “我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那你摇头叹气干吗?”
  “不是的。”

  “真搞不懂你。哎,你平时包工程的时候用谁家的防腐材料啊?”
  “没有哪家,别人要我用哪家就用哪家。”
  接下来我就给他奉上我惯用的产品介绍说明套餐了,啪啪啪啪一通,显然老张在听到我的产品特性后,眼中一亮。我哪会放过这个细节啊:
  “你买别人家的东西也是买,干脆做我代理好了嘛,我四川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你想啊,你要自己用时,等于常年批发价拿货,有时还能卖给别人。关键是你去腐化有权人的时候,为了包工程也要请他们一次,既包工程也卖材料,还是请他们一次,这叫借鸡生蛋啊!”
  “是,是,是。”

  “给你看看我们的代理合同?”
  “哦,好。”
  老张似乎没对合同条款很上心,若有所思。“你们的这个XH927能根据客户要求改特性吗?”
  “当然可以!不过最好你有配方,比如助剂的牌号什么的,当然,没有配方我们也能根据我们的经验给你配,但效果肯定是你们指定的更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哪里签字?”

  “这里!你看仔细了没有,这么快就签?开玩笑吧。”
  “呵呵呵。”
  看着老张笑的憨厚,我突然觉得和他似曾相识,有种奇怪的亲近感。我在合同条件那边也尽量挑优惠的条件填上,比如回款要求、返点奖励什么的。
  说了不相信,我跟老站的合同就是这么签的,之后的故事前文也交代过,老张一如既往去找工程,也没专心去推我的产品,最多有客户自己撞上来时卖个几十吨。
  日期:2011-2-14 16:15: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