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魂----中华历史深处还有这么一个脉络》
第3节

作者: 愤怒的秃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着这张老张的照片压在玻璃下,玻璃放在这种桌子上,桌子在这样的建筑里,建筑在这样的军管区里,显得非常荒诞,都怀疑这个片段是不是自己在飞机上打瞌睡做的梦。
  老张给了大校一个眼神,大校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我,“我叫赵向东,负责这里的守卫工作,军籍从属于成都军区,这些资料您先看一下。”
  我和赵向东握了一下手:“王储,HX927厂方的,负责内地销售,请多关照!”
  打开这个牛皮纸袋,一些文件和一些照片,用曲别针整理成几份,跟好莱坞的军方机密档案起码外观上挺像,心跳有点加速。
  第一份文件上别着第一张照片,是一个裸体男性,体态匀称,肌肉发达,毛发茂盛,尤其是头发,看起来是摇滚歌手。翻开照片,文件的标题露出来:《613工程立项书》。大致意思是对人体进行防腐实验工作,这个工程集结了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同济医院等专家组,我的公司也忝列其中,当然还有中科院和北京化工大学的教授组。比较奇怪的是还有成都市地铁设计公司列在里面。最后的落款倒是吓了我一跳,鲜活的一个大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第二份文件别着一张照片很模糊,看起来像个学校,文件标题是:《北川姜氏家谱研究项目立项书》。项目组里有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系,大意是姜氏家谱研究对于613工程意义巨大,但已知的唯一一本家谱在创校初期,也就是1911年左右曾被收入国立四川大学,现在查出文丨革丨时期的档案缺失,这本家谱也不翼而飞。
  第三份文件别的一张照片我很熟悉,是我家乡宁波的天一阁,文件标题是:《天一阁藏书整理归档计划书》。没什么特别内容,就是在两个月内,由国家档案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系针对天一阁的藏书和历史书录进行整理归档。
  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个立项书、计划书,实在把我搞的头晕,此外隐隐感到,这些东西背后肯定有个比较重大的目的。至于目的是什么,似乎老张和赵向东大校没有立即给我解答的意愿。
  日期:2011-2-14 16:16:00
  “613工程是什么?”
  “您马上知道了。”赵向东收回了文件袋,“这边请!”

  办公室内还有一个门,打开后是一个有不小坡度的地道,看得出最近修缮过,雪白的石灰墙壁,明亮的白炽灯,水泥台阶。
  反正这回到了四川已经是不寻常之旅了,好奇心战胜了荒诞感。在大校带领下,我和老张走进了这个地道。下到十来个台阶就是一个向后的转弯,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的话,应该是往军管区入口向回走。
  一路下降的阶梯,大概一分钟左右,就见到一个地下的大厅,对面一扇银行金库模样的金属大门,门没有锁,也不用密码什么,很简单就打开了。
  眼前竟然是一间巨大的停尸房!
  老张:“613工程就是要处理这些人体。”

  “有多少具啊?这些个都是谁啊”看着估计有1000平方的不锈钢抽屉架子,我惊讶道。我其实很想问这些尸体怎么会弄到这里,难道有什么特别含义还是什么,但鉴于之前的那些又去无回的问题,又咽了回去。他们想告诉我,自然会说,不想告诉我,问了自讨没趣。
  “目前16782名,如果不及时处理,估计每个月会有100到200名可能永远不需要处理了,而且我们没有多久可以拖,到那个时候没处理完,一名也留不住。”
  “我现在就告知生产部门,加班加点生产HX927,一天100多具要烂掉,天啊。”
  “单单HX927不够,缺少一种辅料,我就愁这个。”老张皱起了眉头。
  “不是还有专家组参与嘛,马上研发啊!”
  “关键是我们都不知道那种辅料的成分,化学分析出来成分竟然被推测为淀粉,但肯定不是。”
  “那你还订那么多HX927,到时候那个辅料还研发不出来,难道掰点馒头用?”
  “目前来看,要是没有配方,真的没有办法了。”
  “那该怎么办?”我看着老张也露出很不安的神情。
  “在四川再跟我一起见几个人,我们一起去宁波。”老张拍拍我的背,一起走出了地面。

  突然我想到,我们刚才所在的那个地下室,刚好是大雄宝殿的下方。
  日期:2011-2-14 16:17:00
  第二天从北川回来,直接到了四川大学。四川大学不算特别大,以前我和老婆也到川大去玩过,所以熟门熟路,进了大门我自以为是的径直往历史学院走,没想到被老张一把抓住,“不是那边,我们去操场。”
  不是要见四川大学的专家?去操场干吗?周末的操场上人非常多,我们挑了看台的一侧坐了下来,老张打了通电话,让对方来操场。绿茵场上两支球队飞奔,看着他们青春勃发,我不禁感叹一下,自己离开校园也有10年了,当初的激情,已经在所谓的商场上荡失殆尽,能彻底抛开跟赚钱有关的事情,单纯做自己喜欢的事,已经是一种奢侈。

  正在感慨中,台阶上的老张被人蒙住了双眼,“小文,别闹!”
  我回过头,一个标准的女大学生,牛仔裤,白T恤,马尾辫。“小文,叫王叔叔。”老张介绍了一下,“这是我女儿,叫小文好了。”
  “王叔叔好!”清脆的问候声让我不好向老张发脾气,我有这么老吗?不过辈分这东西就是很搞笑的,我石家庄代理的儿子比我都大,但他爸爸一定要喊我叔。就算真实的一个家族里,外甥把舅舅揍出鼻涕泡,姑姑抢侄女棒棒糖的事情也很多。
  跟他们父女就坐在操场边聊了会,大概知道他女儿小文在川大学的考古,已经保送进硕士了,实践经验也很丰富(这个我不怀疑,有个整天跟刨坟打交道的爹,实践肯定多),这次613行动,川大承接的是姜氏家谱研究,由川大考古所和中文系牵头,小文就是研究组中的一员。“小文负责线索的收集,至于整理和分析,会由川大的教授博导来做,所以小文要跟我们跑不少地方。”

  想想即将开始的探秘,竟然有小姑娘参加,多少觉得有点不方便,况且一个本科生,能懂多少东西,说不定还是我知道的多,别到时候真碰到什么家谱了,还看不懂篆书。其实我本身也学过一点中国历史文学什么的,人就是这样,往往在自己有点熟悉的领域,容易看不起人。
  小文跑去寝室收拾了一下,背了个书包就来跟我们集合。出了川大,天色已经暗下来,老张让我去他家吃饭。
  老张家里我去过一次,就是平常的小区,离我习惯住的酒店就两步路。家里收拾的很干净,这个归功于他做中学老师的老婆。到了家里,老张显的有点健谈了,喝掉两杯酒,我觉得是套套老张613工程内情的大好时机。老张这时也不避讳了,搁下筷子,表情有点严肃的说:“我曾经是个军人。”怪不得在军区的写字台玻璃压着的合影里有老张。“那时照身体条件、政治条件,我都不可能当兵。”这个身体条件一目了然,现在是个瘦小干瘪老头,想来年轻时也不会壮到哪里去,出身方面,老张跟我说起过,他爷爷是道士,属于封建迷信一类,虽然在政治运动那会之前就死了,但出身论横行的那个年代,这个绝对是老张家族的污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