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36节

作者: 推山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值我刚开店不久,眼力的确有限,对刺绣这种比较生疏的玩意,完全是门外汉。我早说过,我有喜新求异的嗜好,不仅因为性格,还由于我对古玩行的认识。大统的东西,懂行的太多,对于初涉古玩的人根本没有便宜,只有在生僻的项目上,大家才处于一个起跑线,只要胆子大,敢冒险,就能获得机会。我的想法是不错的,所以有了这样的货色,我再不会等闲视之。

  黑马市场赶完集的第二天,我去了鸭老板家,果真见到了刺绣的四扇屏。东西不错,完全是郑板桥的竹子风采,有图有字,文雅娟秀,那细细的批线和精致的绣工,虽然针法比较单一,却把郑板桥原作的风貌反映的淋漓尽致。
  搞刺绣的朋友知道,越是针法单一的好绣工,年代越早。针法是在实践中创造的,越是往后,创出的绣法越五花八门。很明显,货物是清代,那淡淡的黄色丝绸做地,更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韵。东西确实不错,虽然我的眼力不好,却很坚定的产生了以上想法。
  上眼的东西,价格当然不是白菜价,鸭老板诚恳地说,我要至少一万挂零,因为有人给到一万块了,他没有卖。听他的话头,我倒不完全相信谁给过多少价,却明白即使还价也不会比一万少太多。前头说过,鸭老板赚钱的心是铁打的,他看好的东西,价格就像岩石一样坚硬。我从来没花过那么高的价买东西,而且,鸭老板是宁津人,宁津人让我吃的亏够多了,我心有余悸,只得拍了照,准备来个乾坤大挪移,在网上卖掉,回头来买。

  刺绣是偏门,早期网上的玩家不多,有几个询价的网友,听到报价都泥牛入海,没了消息,所以我也没了心气。想想那刺绣并不是完品,有不少脱绣的地方,花那大价钱确实不值得。不久后,鸭老板的刺绣卖掉了,当然没多卖多少钱,可是他却因此拿住我的把柄,笑话我许久。
  日期:2012-05-16 17:07:45
  鸭老板整天守在店里,常常遇到零星闲逛的人,看顺眼了也会掏钱做交易,这种集外的收获给人惊喜。可是,在市里比较繁华的地带,偶尔有市民送货,或者不太懂眼的嫩铲子找上门来,搬兵求救。鸭老板盯得久,把好处尽揽怀中。2009年上,鸭老板竟然遇到了意外之喜。
  某天,鸭老板刚打开门不久,正无所事事的坐在杂货堆里发呆,忽然两个人上门了,鸭老板认识,是同行里的铲子。他们在近郊的一个村子里铲货,遇到一条书桌,农家少二千元不卖,他们看不准,不敢招呼,要求鸭老板去看个究竟,买成后按规矩给提成。
  铲子说的村子就在市边上,几乎跟市里连在一起,分不出里外了。说来有意思,那个村子里就有两个古玩行里人,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大肚子蒋老板,另一个老牌铲子,新铲子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找他们。
  蒋老板是家具行里的高人,硬木软木都看的好,可惜近在咫尺,竟然不知同村隔了几条街有一个书桌将要轰动古玩行。

  鸭老板听说,不敢怠慢,赶紧锁了店面,叫了出租三轮车,一路突突突的奔了去。进到院子里,看到那件桌子。鸭老板别看卖古董多年,跟好多东西熟络,可对木器仍旧处在面熟的层面上,他左看右瞧,上上下下看了个遍,愣是没弄个分明。
  “这是个铁梨木的!”鸭老板认定了。
  铁梨木属于硬木,档次却比较低。排在紫檀、黄花梨、红木之后,如此说来,其档次就打了折扣。一个书桌二千块,鸭老板犯了思量,要知道,他家的货色多是三钱不值两文买来的,只有真正确认无疑的上等货,他才会花上千块的大价钱购买。所以,既然是铁梨木的,他就犹豫了。
  在这里不能不说一句:铁梨木做家具,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用铁犁做大件家具的现象几乎绝迹了。也就是说,铁梨木家具年份都好,以明代居多。它属于硬木,年份又好,用腿肚子想一想都知道两千块那是个便宜!
  鸭老板回到店里,望着成堆的烂货,准备好好想一想。他的店内搜集了不少茶壶,多是七八十年代的货色,收来很便宜,有点毛病的三块两块,没毛病缺盖的不过五块,带盖子的也就十块八块。那些壶剁成了小山,鸭老板十五块起价销售,二十三十的卖,稍微好的卖到一百多元,利润不低,每个星期四都能卖上千块,赚头不少。所以,他望着成堆的茶壶出神:二千块能买多少茶壶啊?还要给引路人提成,又是二百块!鸭老板帐算得精,又怕买回来亏了本,远远不如买茶壶更稳妥,所以没了动静。

  那二位眼巴巴等了一天,没得到回复,心想鸭老板恐怕没戏了,他们辛辛苦苦趟上的货物,万一被别人发现,被别人买了去,他们就白忙活了。他们又动起别的脑筋,把电话打给一百里以外的宁津的一个古董贩子鸡老板。
  鸡老板也是老干家,听明白鸭老板的看货经过,看到了机会,他明白就是铁梨木的,也会有不小的收获,所以立刻动身奔德州而来,马不停蹄的去看货。那书桌脏兮兮的看不清纹理,可那成色明摆着是一个大惊喜。你道怎么回事?鸡老板眼睛贼的很,他透过脏兮兮的外表,发现了端倪,书桌根本不是鸭老板看的铁梨木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黄花梨的。

  农家所在地眼看要拆迁,家里有这件破烂,实在不想搬来搬去的,死心塌地的想处理掉,所以买卖没遇到阻力,鸡老板买成了,他很大方,两个铲子各得贰佰提成。到了晚上,外地的大玩家就知道了消息,鸡老板捡到一张黄花梨书桌,纷纷连夜赶来,谈价钱,那张书桌卖到四十多万。
  此事的曲曲折折很快传到鸭老板耳朵里,他那个后悔啊,把肠子都悔青了,人家一天之内赚了几十万的桌子是他刚刚放掉的,鸭老板心里堵得慌,一口气喝了三瓶啤酒,差点发怒把成堆的壶踢坏了几把。
  日期:2012-05-17 14:22:05
  等冷静下来,鸭老板觉得不能这样算了,竟然找上门去,问鸡老板要部分利润。鸡老板哪里肯答应,此事前前后后跟鸭老板一点关联也没有,他并没撬鸭老板的行,是他自己不要,能怨谁?他鸡老板凭眼力捡漏赚大钱,天经地义,所以没给鸭老板好话。
  鸭老板自取其辱,面红耳赤的讲不出硬道理,人家气势汹汹的指责他,他也没办法,只能败兴而归。鸭老板的作为传出去,让行里人笑话。从此后,鸭老板发奋图强,让儿子们努力工作,铲的壶越来愈多,竟然堆满了屋子。为了扳回一点损失,鸭老板成了彻头彻尾的“壶王”。

  点评:鸭老板遇到机会,却没有抓到手,完全怪自己,他是经营多年的老古玩贩子,可以说见多识广,眼力却糊里糊涂,到手的机会竟然不能识别,不能不说太滑稽。像他那样的思维和见识,赚点小利绰绰有余,但想成为古玩行的翘楚,肯定是笑话。古玩人的成就是量身定做的,鸭老板的德行只能当“壶王”。
  蔫老板也有大作为
  黑马古玩城的奸商——乡村地主因为告密为行里人所不齿,被受害人绝地反击挤他到古玩城三楼的角落里。在火车站北市场,也有一个被挤走的古玩商,人称蔫老板。蔫老板之被挤走,并不是干了背地里祸害人的勾当,却是因为他在古玩行里做事太艮,有些磨人眼。
  蔫老板本姓黄,不姓蔫。他个头不高,身材偏瘦,脾气表面看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所以人送诨号“蔫老板”。别看他说话慢声慢语,却不是那种没主意的人,他比任何人都固执,比任何人都保守,比竹子更有韧劲。他的心比石头硬,做生意价格要的高,绷得紧,即便是不好区分真假而多半是假货的东西,他卖起来,也一样沉得住气,悄没声的放在柜台后里,等来个冤大头,他立刻抓住,跟他成交,让他倒霉。

  我在火车站开店的起始,并不认识他,原因是见面少,他并不是每个星期四都开门做生意,也许间隔两个礼拜来一次,也许是三个礼拜不来,也许连续几个礼拜都来,类似武工队的打游击,不太有规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