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师手记:我在四川音乐学院旁的殡仪馆当临时工》
第13节作者:
雷立刚 “虽然暗,但只隔着两三米,那么近,我看得是很清楚的。” 杨蜜回忆着,缓缓摇了摇头。
“你还说要我讲鬼故事吓人,你这不也是吗?”雷立刚在旁边插话了,“我看啊,要么,是你编的,要么呢,是你看花眼了。再说,人一旦老了,男人和女人的面貌会很相像的,你看差了,也不奇怪。”
可杨蜜还是摇了摇头,说:“这肯定不是我瞎编的,至于是不是看花眼,我自己也想过很多次,我觉得应该不是,那个刘婆婆,我经常在门口看到她,她的样子,我很清楚,虽然老,但一直是个老女人的脸,而那天晚上,我明明看到的,是一个老头儿的脸啊。”
“那要么,就真是个老头,只不过穿得和刘婆婆有点相似,所以你把他当成了刘婆婆。”这次是我插嘴说了。
“哎,那也不会,因为,我从读大一起,就跟她有点熟——起初,我并不知道她是个怪婆婆,有那么多传说,我只是觉得她很可怜,所以,我帮她拣过好几次垃圾呢。还和她聊过天,她的声音,我熟悉得很。那晚,我要进门的时候,她还对我说了句话,绝对是她的声音。”
“她说什么?”我们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一起问。
“我不能说,我后来又去找过她,还和她聊了一些话,我答应过她,不对任何人说的。” 杨蜜欲言又止,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
“好了好了,杨蜜,不想说就别说哈。” 张小蔚打了个圆场, “总之,你们注意到没?咱们川音,一到夜晚十点过后,就很少有人到大校门外去,这可跟其他大学很不一样啊,我想,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肯定是有啥子原因的,以后大家都注意着,夜深了不要出大校门就是了。”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方纵,忽然声音很低地说:“这话说得对,九眼桥一带,夜深了尽量不要乱晃,我们家上面几代,都一直在九眼桥这一片做古董生意,对这一片,知道一些事儿。”
“都有些啥事儿?” 杨蜜立即追问。
方纵不像是卖关子,而是真的想说又十分犹豫的样子,最后,他说:“那我就简单说一点,恩,你们知道那殡仪馆,以前是个什么地方吗?”
“什么地方?”
“以前,那里叫法云庵,是康熙55年修的。我听我爸说,1957年,直接将法云庵改成了殡仪馆。”
我们大家都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不禁好奇不已。虽然,入读川大考古系以来,我们都知道了,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是佛道文化盛地,唐朝时期,成都是中国两个可以发佛教度牒证书的权威地之一;同时,现在属于成都市管辖的邛崃,在历史上也是中国佛道盛地,后蜀时期,那里曾经出现了许多高僧大道,奠定宋明理学基础的陈抟就在这里修道达八年之久,可以说,成都地区是中国佛道思想文化的宝库所在地,甚至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根据地。
而九眼桥一带,则更是历朝历代,成都宗教文化的重要集中地。
只是,我们都没过想到,殡仪馆竟然就是法云庵!
“那么,康熙55年,为什么要选那个地方修法云庵?你们想过吗?”方纵接着问。
“为什么?”
“我爷爷告诉过我爸,说是为了镇住某些东西。其他的,不是我不说,而是我也不知道了。” 方纵接着说,“总之,九眼桥这一片地儿,几千年来一直就很诡异,古书里的相关记载很多,还有啊,九眼桥方圆2公里内,有两个大型刑场。”
这在我们考古系的课堂上,教“考古学概论”的青年教师老金是讲过的。
老金三十多岁,北大硕士毕业,才华横溢,是不少女生的偶像。他很随和,不准我们喊他金老师,而要喊“老金”。他上课,喜欢讲一些杂闻野史。
据老金说,九眼桥西北面一公里多的“下莲池”,在民国是重要刑场。那时的下莲池刑场,紧靠老城墙,杂草丛生,泡桐树、枸树密密麻麻,连白天都阴森可怕。而深夜里,附近居民半夜间经常会听到哭声呜咽,有时还依稀听见令人心惊肉跳的敲梆声……
而民国时成都另一处著名刑场,离九眼桥也近,就在九眼桥东侧几百米的莲花池。
莲花池西北方向的空坝,是个大刑场。刑场右侧有个地藏庵,住着尼姑。庵内空房和两廊专门停放灵榇,尼姑们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
而距刑场左面约一里路则是乱坟岗,当时叫“黄天荡”,也就是如今的宏济路市场附近,任人乱葬埋棺。
在莲花池被行刑而死的人,若有人收尸,则多暂停榇于地藏庵;无人收尸的,就由老成都人俗称“干鸡子”的乞丐,拖到“黄天荡”,用破席裹尸“软埋”……于是那时,常年都有上百只野狗,成天在“黄天荡”乱窜狂吠,行人白天也须手捏打狗棒结伴而行。至于夜晚,则几乎无人敢走。
所以,九眼桥一带,是历史渊源颇多的,懂行的人,深夜一般不在那里走动,只是近几十年,城市发展变化极快,人口流动也极其频繁,加之府南河拆迁改造,以前的原住人群,大多已经搬迁,大量外地人涌入这一片区,逐渐已经没有人,在意那些古老的传说了。
可是,直到今天为止,九眼桥区域所出现的自杀、凶杀案件,在全成都,算相对较多的。而成都民间流传的鬼故事,也多大以九眼桥、红瓦寺片区为背景……
记得当时,下课铃响起的时候,老金顿了一顿,清了清嗓子,说:“所有这些,究竟全部只是偶然,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其实,上学期,听老金的课,我们更多是把这些,当趣闻来听,而如今,我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说不清楚的感觉。我心里暗暗地想,等过段时间眼睛好了,要去找老金好好请教一下,我隐约感到心里有一些迷惑,需要寻找答案。
(九眼桥附近有两个民国时期的刑场和一个坟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