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眠者》
第15节

作者: 茶炉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1-8-27 3:21:00
  折腾几天后,无论是俄罗斯方面还是英国方面,都得到了他们希望得到的信息,同时,还收获了意料之外的成果。换句话说,就是检到了大便宜!
  除去前面提到过的那几十张克里姆林宫的“风景照片”一时还无从下嘴外,其他被整理和筛选出来的资料通过拼接和梳理,已经基本上理出了头绪。一个庞大、邪恶的阴谋计划渐渐浮出水面……
  六十年代初,一批战争期间被“偷”出敌对国的科学家和当时的苏联科学家们在人迹罕至的高加索山区建起了一座秘密的科研实验基地,并且从远东的苏联野战部队抽调了三个精锐的卫戍旅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从政治、文化、商业和军事上开始与东方较劲。以花旗国和米字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东方的红色政权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封锁和精神绞杀,妄图利用和平演变和敌对渗透等手段从根本上摧毁这些令其心惊胆战坐立不安的工农政权。

  东方的红色捍卫者们也没有无视西方列强们的挑衅,于是,一项又一项基于对付敌对国的方针策略和计划相继出笼;一个又一个针对这些方针策略和计划的实战任务也随时诞生。
  高瞻远瞩的前苏联国家安全部门的首脑们根据战争期间以及战争结束后国内外特殊战线出现的普遍问题特别做了批示,敦促国家机器的某部分高效率的运转起来,以期实现全面的保卫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防止境外敌人与境内残存敌对势力的相互勾结,杜绝一切针对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不利因素,坚决捍卫列宁缔造的社会主义强大苏联。
  休眠者计划便是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下悄然诞生的。
  休眠者计划的前身来自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项综合人体实验。
  纳粹德国在人体潜能方面的研究在当时相当富有成就。一批党卫队科学家在集中营、战俘营和死亡营中,挑选身体强健的俘虏、有色人种和犹太人进行有甄别性的实验,利用这些惨绝人寰毫无人道可言的实验所得出的数据,直接应用到战场上。
  有些实验的成果确实提高了德国士兵的生存能力,比如利用犹太人进行的冰冻复苏实验大大的延缓了帝国士兵们在东线的严寒地带的存活时间,还让这些士兵学会了如何利用当地的俄罗斯女人来温暖自己身体的技巧……
  有些实验则向未来提供了一个机会,即实现对人体的低温速冻,从而达到延缓代谢和延长寿命的目的。这项计划后来被运用到了传说对第三帝国元首的复活计划中……
  有些实验则是毫无学术可言的人体拼图,诸如向犹太人双胞胎的眼睛里注射有色颜料,用以甄别双胞胎的性特征;给犹太人囚徒做换肢手术等,除了残害生命,这类实验毫无学术价值……
  纳粹的一系列实验不仅协助第三帝国在战场上苟延残喘,还造就了数量不菲的所谓“天才”学者,纳粹著名的“死亡天使”约瑟夫-门格勒博士就是这群披着神圣医生外衣的刽子手的集中代表。
  战争结束后,死亡天使逃亡南美。他的第一副手吉斯勒博士则被苏联政府秘密“抢”到了手,连同吉斯勒博士与门格勒博士几乎所有的人体科研成果一起,作为休眠者计划的基础部分,被提到了意识日程上来。
  在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中,一座“矿山”快速的被建立起来,与之相关的铁路、公路及必要的生活设施、工人宿舍区等都相继建立起来。表面上看,就是一座普通的矿山,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火车装载着大量的黑色矿石开向山外。略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火车上拉的矿石是煤矿石。
  说起来也是相当的凑巧,在建立基地的时候,在原计划的基地主体附近,当真勘探到了储量丰富的浅表煤层,几乎不用挖矿井就可以开采。但为了掩人耳目,还是大兴土木的搞了个矿井,实际上的采掘段只有不到5米的深度,而真正的深井则是用来向下延伸的,在深井的深处,工程部队夜以继日的工作着,逐步将一座巨大的山体下部掏空,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秘密基地。而这些建设者们再也没有走出大山一步,通通就地换了兵种,成为了基地永远的守卫者。

2011-8-27 3:38:00
  前苏联的效率令人叹为观止。
  短短几年的时间,一批科研成果就被提炼出来运用到了各个领域。
  除了高加索秘密实验基地外,前苏联还在乌拉尔山脉南麓靠近西伯利亚南部的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秘密建造了巨大的核实验基地。代号“70”。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卫星城。
  这就是车里雅宾斯克70号卫星城
  位于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赛米巴拉金斯克4号试验场
  冷战结束前,作为核弹的秘密生产基地,前苏联城市车里雅宾斯克-70一直不为世人所知。在这里或其它类似的城镇中,数量惊人的原子丨弹丨被批量制造出来,其能量和破坏力总和在全球几乎无国能敌。
2011-8-27 3:51:00
  不死鸟成功的找到了通向地狱的大门。
  不死鸟已经完全有把握断定,罗密欧大首领掌握了前华约组织在德国境内建造的秘密基地的钥匙,这里,将是他最后的庇护所,也有可能成为他的坟墓。
  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在附属国的境内建造了为数不多但威力巨大的核设施。
  根据苏联国防部1964年制订的战略计划,在遭到“帝国主义分子”袭击后,华沙成员国部队将使用131枚战术导弹和丨炸丨弹来摧毁北约武器和西欧的政治和通信中心,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随后将立刻穿过核放射地带,占领西德的主要城市纽伦堡、斯图加特、慕尼黑。华沙成员国部队将在第9天攻占法国东南部的里昂。
  在这一长达17页华沙作战计划中,苏联人给出了战争计划的概要,华沙各个成员国军队的领导人则准备了具体的军事计划,其中包括前线、部队和装备部署的细节。作为欲盖弥彰的战时计划,这份文件被标注为捷克人民军作战纲要,并且有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长的签名和国家领导人的批准印章。
  这一计划一直至1986年仍是一个可选方案。柏林墙于1989年倒塌。捷克总统哈维尔在1990年当选总统后将这一计划搁置。
  尽管多数西方计划制订者确信任何第一次核打击都将导致双方的毁灭,但这一计划表明华沙成员国认为在核袭击将是大规模的地面战争。

  入侵计划的最终版本是在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后由前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的领导下完成的。根据捷克斯洛伐克的文件,莫斯科的指挥官认为,西方“帝国主义者”将首先发动核打击,毫无疑问,如果华沙集团的政治领导人为这一计划开绿灯的话,这一作战计划将得到实施。
  协助完成该计划的核发射基地原来就藏在捷克与德国边境上的这座大山里。
  以后的刺杀任务将是无比艰巨和困难的。
  需要在密集的、错综复杂的基地内部找到并确定目标将会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困难的事情。这也将是不死鸟复活后需要完成的最重要和最危险的任务。

  想到这里,黑暗中的不死鸟却笑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