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着女秘书进了屋,心里特别紧张。一想到要面对一群俄国老师,心里就没底。平时,在国内我们看到外国人,总会多瞅上两眼,觉得新鲜。同样,我的到来,也给这个教研室带来了不小的波动。就如同平静的湖水中,投进了一块石头,旋即溅起了几处涟漪和水花。我进了门,就象程序设计好的一样,大家的目光一齐瞄向了我,被十几个大男人这样盯着,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此时,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走到我的跟前,他就是这个教研室的一把手,名叫古力雪夫。古力雪夫是学校很有名望的教授,在教研室也很有威信。老头,其实长得并不老,面色红润,头发不是金色黄色,而是黑色,但不是黑毛子,是典型的俄罗斯人。他身高有近一米八,体格健硕。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但慈祥中又带着几份威严。古教授把我招呼到跟前,就象父亲和孩子聊天一样,问寒问暖,问长问短。我对教授说,自己的俄语还不过关,能不能先学一段时间俄语,教授一口就答应了。后来,古教授亲自为我拟定了一个进修计划,上面写的非常详细,除了在教研室的工作,还把我的休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教授想的很细,说明他真地费了一番心思,想好好栽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现在每每看到这个计划我都会有一种冲动,古教授就象是我的慈父一样。遗憾的是,后来由于练摊倒货,没能按照教授的意愿去做,现在回想起来,十分后悔。难道赚钱就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一直在想。当一个人为钱而生存的时候,其实也就意味着在失去着别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比如,我与教授的师生情,我与教研室同事的友情。
人们常说,俄罗斯的军工很发达,是什么让他们走到军工领域的最前沿呢?我想,这与俄罗斯的科学家们是分不开的。我所在的矿山机械教研室,是坐班制的,大家工作非常敬业,每个月教研室都要开一次会,学校也经常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有时,为了某个学术问题,大家会争地面红耳赤,学术氛围相当好。要知道,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十分糟糕,老师开工资都成问题。有位老教授,白发苍苍,每天都按时上班,从不搞特殊化。他的名字我已记不得,但对他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在进修一年期满后,按领馆规定,每人要从所在进修学校拿回一份校方的鉴定,我呢,因为中途去经商,无法写出有份量的报告。科学就是科学,不靠真本事,不花费时间和精力,是不会有任何收获的。就是抄袭可能都抄不圆满。但无论如何,我必须在教研室的会议上宣读自己的报告。我赶在会议前,加班写了个东西,我知道这是做秀,不过是在重复我在国内的那点知识,可我也只能这样做。那天的会议,我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但我自感有愧于教授,有愧于教研室,有愧于这所大学,有愧于祖国。我本来是去进修的,可却不务正业,走进了旁门左道,不应该啊。
当天的会,我不知怎么结束的。那位倍受我尊敬的老教授直截了当地批评了我,他老人家说的在理,我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看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恰似连珠炮似地追问,古教授为了保护我,当场宣布,会议到此结束。然后把写有他签字的鉴定书交给了我,我很感动,也很自责,用现在的话说,十分纠结。在去教研室有限的时间里,我和俄国同事相处得还不错。毕竟国家和国家的关系是一回事,但老百性与老百性之间,永远可以交朋友的。我对古教授的一位年轻助教一直心存感激。由于我经常不在家,每次教研室开会,都是古教授派他的这位得力助教去宿舍找我。如果我不在,这位老兄就会在门上贴上一张纸条,上面注明开会的时间地点。谢谢你,古力雪夫教授,还有你,助教朋友,还有你,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以及教研室所有的老师和同事,愿你们一路走好。
到了学校后,我直接转到俄语教研室学俄语。我有两位俄语老师,一个叫奥莉亚,另一位叫斯维特兰娜。奥莉亚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孩,长得娇小可爱,完全不像我们印象中的身高马大的俄罗斯姑娘。奥莉亚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穿着太薄,用东北话说就是臭美。即使是在冬天里,她也是穿着短裙。房间里冬天很暖和,穿少点也没什么,可是走廊还是挺冷的。我上课的教室在俄语教研室的斜对过,每次上课,她都是一路小跑,生怕在走廊里挨冻。奥利亚毕业于列大俄语专业,教我这个老外,那是绰绰有余。我和奥莉亚没学多久,因为课程变动,给我换了个新老师,斯维特兰娜。这位黑头发,大鼻子的美女,生于格鲁吉亚,现在已入俄罗斯籍,丈夫是个外科医生,孩子五岁。与奥莉亚娇小的身材不同,斯维特兰娜长得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结婚生子对她的身材没带来丝毫影响。如果说和奥莉亚在一起还有些面子拘谨,放不开的话,和斯维特兰娜相处就放松多了,都是已婚的人了,说轻说重,似乎不那么在意。
上课时,我们俩隔着桌子相对而坐。我读俄罗斯的小说,之后,她帮我纠错。俄语非常难学,这是我的真实的感受。从贬义上说,俄语过于繁杂,条条框框太多,但从另一角度讲,它又是细腻的,优美的。所以,几百年来,俄国出了那么多大文毫,诗人,这多多少少与俄罗斯这门语言是分不开的。从俄罗斯语言可以反映出俄国人的性格。没去俄罗斯之前,我一向认为,俄国人身材是彪悍的,性格是外向的,可去了才发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俄罗斯人,尤其是男人身材特别高的并不多,1米75是个平均值吧,超过一米八也属于高个了。男人通常不胖,反倒是女人胖者居多,特别是已婚女人。俄国男人的性格,多数是内向型的,一说话就脸红的并不少见。一种民族性格的产生除了文化的影响,就是气候了。俄罗斯由于靠近北极的缘故,终年鲜见阳光,所以显人们得十分淡定。不象东南亚人,非洲人那么奔放。远的不说,如果让广东人慢点说话,小点声说话,恐怕都是件困难的事,只要天气炎热的地方,性格就要热烈些。因工作的关系,同新加坡人打交道多些,新加坡人性格太奔放了,有时我都觉得受不了。俄国男人的性格,除了受气候地域因素影响外,两次世界大战也是个重要因素。由于许多男子充军打仗,并最后战死在沙场,留下了无数的寡妇,从此俄罗斯变得阴盛阳衰。在很多中小企业,都是女人当权,女强人很多很多。如果你看过《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就一定会赞同我的说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