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那九头猪崽的脸,都是常耕地。
日期:2006-4-15 10:31:00
替身
《晚报》有一个人采访我。
他长得高高大大,不像一个记者,更像一个摔交运动员。
当时,我和他都坐在一辆车上。那车朝着幽深的远方行驶。
本来那辆车就很狭小,他一个人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在黑暗中我有点透不出气来。而那辆车密封很严,没有一丝缝隙。
他没有问“为什么写恐怖小说”之类的问题,而是问了我一个很古怪的问题:“假如,你和另外一个人,只有一个生的机会,而你有选择权,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我卡了壳。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绝问:“假如你的爱人和孩子同时落进了水中,你只能救一个,你救哪一个?”
如果我把生的机会让给另一个人,那么我就只有死。我热爱生命,不会这样放弃;如果我把生的机会留给我,让另一个人去死,那么我就是一个恶人……
我痛苦地闭上眼睛,寻求人性的答案。
假如,那个人是个孩子,或者是个孕妇,那么我也许会……
假如,那个人是个政客,或者是个商人,那么我也许会……
我早就说过,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此表示怀疑。现在,我的犹豫证明了我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
我突然说:“我好像梦见过你。”
那个记者说:“是吗?”
我说:“那是一个噩梦。我梦见我横穿斑马线过一个路口,迎面有一辆汽车开过来,那个司机的脸长长的,他把我撞倒在地,车轮从我的脑袋上碾过去……那一瞬间,我看见你站在路边,呆呆地看着我……”
他似乎不愿意听这个故事,把头转向了另一侧。
几天过去了。
这一天,我在报摊上看到那个记者写我的文章登出来了,就买了一份。
头条,标题是《与恐怖作家谈梦》。
我坐在路边的椅子上看。这个像虎背熊腰的记者文笔不错。
这时候,有一个老人走过来,坐在了我旁边,也看报。我瞟了他拿的报纸一眼,是一份跟我一样的《晚报》,正巧也翻到了有我新闻的那一页--第24版。
这很正常,《晚报》在本市卖得很好,几乎人手一份。
不正常的是,我发现他的那张《晚报》的第24版似乎和我的不一样--我这张有一则报道《三屯路出现一起车祸》,黑色标题,极醒目;而他那张的相同位置却是另一则报道《我市三环路今早通车》,红色标题,同样很明显。
我愣住了--同一种报,同一天报,同一版面,怎么可能不一样呢?
那个老人见我傻傻地看他,怀疑地打量了我一下,起身走开了。
他把我当成精神病了。
我赶快又到几个报摊买了几份相同的《晚报》,除了我最早买的这张报纸,都没有《三屯路出现一起车祸》这条新闻。
我仔细阅读这条来历不明的新闻--
今晚18点42分,在三屯路和强盛路交叉的路口,出现一起恶性交通事故,有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闯红灯,在人行道上被一辆卡车撞倒,头部破损,当场死亡。目前,死者的身份正在确认中……
现在离18点42分还有半个小时呢!
我想,这个新闻一定是校对失误,应该是“昨晚18点42分”!
但是,我还是想到现场看个究竟,于是,立即拦一辆出租车去了三屯路。
我下了车,看到三屯路和强盛路的交叉路口交通井然有序,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路口正巧有一个卖香烟的老太太,我走过去,问:“大娘,近几天这个路口是不是出过车祸?”
老太太白了我一眼,冷冷地说:“没有。”
我糊涂了。我想马上给报社打个电话,想核实这件事--也许我这张报是不法商贩盗版印的。
掏出电话,没电了。
我又问那个老太太:“大娘,这附近有没有公用电话?”
老太太头也不抬地朝对面指了指:“过马路。”
我抬头一看,对面果然有一个公用电话亭。
“谢谢。”
正巧人行道上是绿灯,我抬脚就要走过去。这时候,我敏感地发现,和我站在一起等着过路口的人都没有动。
我收回脚,问旁边的一个中学生:“绿灯你们为什么不走呢?”
那个中学生怀疑地看了看我:“那不是红灯吗?你是色盲啊?”另几个人把头转过来,都用奇怪的眼神看我。
只有我一个人看见是绿灯!
我全身的汗毛蓦地都立起来了。
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一辆卡车开过来,黑洞洞的驾驶室里正是我曾经梦见过那张长长的脸!
我惊骇的同时,一下摘下头上昂贵的貂皮帽子,扔到了路上。
有一个人恰巧走过来,他看了看那顶帽子,一步跨过去,想捡起来,被那辆疾驰的卡车撞个正着,脑袋溅出血水,触目惊心。
他正是那个采访过我的记者。
他圆圆的眼睛在车轮下看着我,似乎在说:“你终于回答了我的问题。”
日期:2006-4-15 10:37:00
河对岸
柴火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叫“寻寻觅觅”。
据柴火的经验,这个女孩年纪肯定不大,很纯情,很浪漫,只要男人在陷阱上写下“永远”两个字,她就会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跑过来……
他觉得应该截获她,免得落在坏人手。于是,他像捕捉一只蝴蝶一样轻轻靠近了她……
两个人很快就认识了,常常彻夜私聊。
不久,柴火提出要看她的照片,她爽快地从网上发来了一张。
柴火兴奋地打开,照片上却不见她的人,只有一条河,黑夜里的一条河。河对岸,一片黑糊糊的树木,深不可测。
柴火感到这张照片有点恐怖,以为她发错了。
“照片上没有你呀!”他E-mail问。
“你再仔细看。”她E-mail答。
柴火就凑近电脑,仔细看。
果然,他发现黑糊糊的对岸好像有个模糊的人形,在远远地朝他看。
“你别逗了,发一张清晰的。”
很快,她又发来了一张。
这次,照片上还是一条河,黑夜里的一条河。河对岸,一片黑糊糊的树木……
“你怎么又把这张发过来了?”
“不,这是另一张。”
柴火仔细观察,河对岸那模糊的人形果然和前一张有一点变化,隐隐约约能看出是个女的。
“不要再玩了,发一张近照来!”
“我的照片都是这样的。”
柴火终于明白,她根本不想给自己看照片。于是,他暂时不再纠缠这件事。
一天,女孩突然在网上问柴火:“你知道蝴蝶为什么终日在花草上飞吗?”
“传播花粉。”
“不,它们在寻找生前的样子。”
“毛毛虫?”
“你知道我在寻觅什么吗?”
“我。”
“很多年了,我只是想找到一个……死的方式。”
夜已深,四周静极了,电脑屏幕一闪一闪地白,主机“吱吱啦啦”地响。
“我父母都死了,我一个人生活。他们给我留下了一大笔钱,如果不是太奢侈的话,够我花到老了。我只想用这些钱,雇佣一个人,帮助我结束生命。你考虑一下,好吗?”
大约过了一分钟,柴火重重地敲上几个字:我同意。
柴火第一眼见到寻寻觅觅,发现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子。
她的一双眼睛很深邃,让柴火想起那张照片。
他朝她笑了笑:“我比你想象的更英俊,是吗?”
寻寻觅觅没搭这个话茬,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存折,递给了柴火。
柴火看了看,吃惊地张了张嘴,还给寻寻觅觅。
“我死了后,这个就归你。”
柴火端正了一下姿势,很敬业地说:“现在就开始吧。”
将近一周的时间,柴火一直都在为寻寻觅觅设计自杀方案。
他把她领到一栋十八层楼房的顶端。朝下望去,人如蚁,车如豆。两个人静静地站着,几乎听不到都市的喧嚣。这里是天堂的郊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