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地方--一个旅澳女人的情路小说》
第6节

作者: 叮当被茶泡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大哥在又一次地确认了我的确交了个台湾的男朋友并且已经到了快要拜见双方长辈的程度之后,不知是由衷还是无意地发表了一番感慨,这番感慨把我对他刚刚稍有转变的印象重新打回原形。他说,那这究竟是你的不幸还是你男朋友的不幸呢?台湾是肯定要打的,武力解决比较直接比较快,***的作风就是这样!快打台湾吧,打了台湾就统一了,那陈水扁早就该拖出去枪毙!……他眉开眼笑,似乎所有的决策都将由他来发号施令,他更是满怀一种舍己为国的激昂,要让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一起踏赴前线。

  我们在下山途中一处半山腰的小吃店外分道扬镖了。此时,山雾渐浓,山间飘起了雨丝,石阶满是湿滑,大家都走得小心翼翼。
  黄某人的一番壮志豪言就像一颗还未点燃引线的丨炸丨弹扔进我心里,让我心神不宁了一路。天色骤变,温度骤降,我的头又开始裂开般疼痛。好不容易挨到了景区门口,三人买来青稞饼羊肉串补充能量,我更是早早回到旅游车上闭目休息。
  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原路返回的雪堡顶上,盘旋而下的山路忽陡忽缓,忽弯忽拐,让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一个呈一百二十度转角的弯道上,转角处迎面而来的一辆拖尾货车突然车轮滑出路面陷入山路内侧的坑渠,车身也随之倾倒。小武为了避让货车往外猛打方向盘,结果我们的旅游车车身擦到了另一边悬崖的护栏上,所有人都惊呼一声,倦意顿消。

  还是小武经验丰富沉着冷静,把着方向盘轻踩油门看着两边的侧镜一点一点地挪动着偌大身躯的旅游车,大家坐在位置上都不敢动弹,生怕自己不小心的晃动会造成车身的偏差。时间一点点过去,小武终于调直了车身离开弯道,车内爆发一阵掌声,大家不得不佩服起这些长年累月在高山险道上谋生存的旅游车司机。事后张莉和我说,他们在车窗边往下都能看见悬壁深涧了,刚才要是往外侧的冲力再大一点点的话,必定是护栏断裂,一车人危如累卵。

  夜宿松潘县。晚饭的时候,黄大哥继续和我们三个凑热闹。饭罢,桌上只剩下我们四个,我念及落入他手的照片,便拿出纸笔写了我的QQ、MSN和在国内用的手机号码给他,又另外写了一张给张宁他们。相遇即是有缘,大家明白临别在即,便互相都留了联系方式,又暂时相约回到成都后继续结伴混上几日。
  黄启文!我念着那纸上的名字。
  而正是这个名字后来在我心里的镌刻使我在时隔两年以后还能如此真切地回忆起那片离天很近的高原。在第二天的清晨,我们便沿着岷江返程。那薄而欢快的小溪流蜿蜒一路,仿佛是神降的清露,奔过卵石,穿过碧草,千百年淙淙地不复回头,最终汇聚成锦水壮阔的大川。“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总有一枝花朵在芬芳,她有着生命祈求的梦想,她有着日月轮回的沧桑,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优美如九寨之水的旋律挟着我意犹未尽的眷恋,在海子上轻荡,在树林间飘扬,在花丛中传颂,在岩云上翻卷……

  日期:2009-1-11 21:03:35
  四
  风尘一路,我们很幸运地比原定时间提早返回了成都。
  车还未到终点的时候,坐在前排的黄启文便频频发短信给我:晚上有什么安排?我请你们吃火锅吧!他们两个怎么说?
  我突然觉得这人的性子怎么那么急,好像等会儿散了伙我们便会人间蒸发了似的。
  我转头去征求张宁和张莉的意见。对于黄启文一路以来的慷慨热情,让我们颇是盛情难却,况且过几天大家就风流云散了,好歹也算是同道一场。于是,由我负责发短信回复前排的黄启文:盛情之下恭敬不如从命……
  暂别之后,我回到“百盛广场”。公寓里的电话很合时宜地响起。

  晓琳在百忙中还没忘记我是今天回成都,她的声音铃铛般地在我耳边摇晃着。晓琳找我吃晚饭,她说她今天可能七点就能下班了,就是吴旻得晚点……
  吴旻是我妹夫,白白胖胖挺老实的一个云南小伙。他和晓琳是云南大学的同学,晓琳毕业后去了上海工作一年,那时候,吴旻每两个月屁颠屁颠地往上海跑一次。一年后两人两情相悦地结了婚。后来晓琳和我姨妈在上海谈下了一个信用卡推广代理的事儿,据说那老板是个美国华侨,在华尔街闯荡了多年,凭着和华尔街几个财团的头头深厚的交情,携了一笔巨款回到国内,想借着国内近几年蓬勃的商机大干一场。他们在上海成立了名叫“我爱卡”的信用卡推广公司,美国华侨带着几个亲信半凭实力半凭关系负责打点了国内主要几家银行的头儿,拿到了这些银行的信用卡销售代理权,每推销出去一张信用卡,银行便返回多少的点数给“我爱卡”。

  晓琳的个性从小就是和我反个个儿的,活泼好动,满脑子鬼主意。她在收到“我爱卡”正在招销售代理的消息以后马上和吴旻挂了一夜的长途,也不愧是出生牛犊,上海一行,让23岁的晓琳拿下了“我爱卡”在昆明的推广代理权。
  一个月后,晓琳就向上海那家外资公司辞了职带了不多的钱回到昆明,这时留守在昆明的吴旻也放弃了在医药公司不错的收入加入了晓琳。两人在商业区租了办公楼置办了办公用具,和晓琳的父母以及吴旻的弟弟妹妹就这样开始白手起家。
  那会儿听晓琳和我姨妈说,刚开始的大半年他们几乎是没有一分收入,每个人每天顶着昆明强烈的日头跑在外面寻业务。那年留在昆明过年的时候一家四口身上加起来就不到三千块钱,还得留着交房租和日常费用。也是那年年末我拿到了澳洲永居绿卡,因为移民政策一年一变,回国探亲之前我便找了中介垫了钱帮晓琳先办了亲属担保的移民。经过一年半的等待,今年六月底晓琳拿到了澳洲的绿卡,九月初在签证规定登陆的日期前去了墨尔本几天,在我的遥控指挥下受到了Paul很好的接待和照顾。同时,在晓琳夫妻俩默契的配合和努力的付出下,这一年半时间里他们在昆明的公司也走出了最初创业的困难,转亏为盈。两人得到了总部的赏识,如虎添翼,顺利地拿到了成都的市场开发权。

  因为赶在移民政策大变之前帮晓琳顺利拿到了澳洲绿卡,她和我姨妈都特别感激我,加上我们表姊妹从小一起学画画感情很好,这次我回国晓琳一定要我来成都待上一段时间。于是,我在西安老顾家待了不到半月就被催促到了成都。我一心指望着她能陪我开怀地吃上N顿香喷喷麻辣辣的地道川菜,和尽情地欣赏下夜色里霓虹畔窈窕美艳的成都靓女,结果倒好,除了刚下飞机的当天晚上被拉着和他们的直接领导——一个德阳的小女人一起去德阳吃了顿“干锅鸡”和“德阳烤鱼”之外,之后的三天我几乎没见过晓琳的人影。我一打电话给她就是“老姐,你再等会啊,吃点饼干先,我开完会就去找你吃饭”。然后一等便是两三个小时。

  对于这个能干又漂亮的表妹,我一直是疼爱有加,所以理解她工作辛苦的同时,作为表姐当然不能成为她的负担,每每耐不住饿了我就往楼下的商场跑,吃了差不多三天的“味千拉面”。
  之前的拉面加上之后的高原餐,让我的嘴巴和胃苦不堪言。今晚终于能一尝正宗四川火锅的麻辣味儿,当然不能再冒被放鸽子的风险了。我和晓琳说,今晚我和旅游团里认识的几个朋友出去吃饭,明晚吧,她要有空的话就陪陪我,正经聊聊。
  晓琳解释,主要是王悦现在在成都,天天晚上开会到半夜,半夜再去吃宵夜老姐你又睡了。明晚吧,还要和你讲下我去墨尔本的事情,再说,我们也得商量下以后在那边生活得找些什么生意来做做……不愧是女强人二号,一开口就是做生意。女强人一号早送给了王悦,那个德阳的小女人,一副久经沙场精明强干的模样和打扮,她大我没几岁,却已经是“我爱卡”的第二把手了,典型的一个工作狂加美食狂,工作起来加班加点从不知道时间,吃起东西来胃大如牛,几个小伙都敌不过,可我总认为她不是在吃饭,而是拿吃东西来发泄压力。对此观点,晓琳绝对的首肯。

  刚挂上电话,铃声又起。是Paul打来的,他收到了我回成都路上发给他的短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